道德經:善良是自己的态度,圓潤才是人生的手段。
特立獨行的人,在這個世界活得都不會舒服。
一個人越是有棱角,他的人生就越為被動,輕則讓自己多走彎路,重則喪失自己的性命,這并非是危言聳聽,而是世間的規律。
在生活中,真正活得舒服的人并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有多麼強,而是因為他擁有“同歸于塵”的圓潤。
他的圓潤,就是收起自己身上的刺,用别人感覺舒服的狀态去對待别人。
或許有人會覺得總是遷就别人,這樣的狀态委屈了自己,但是我們不妨換一種角度去看:一個人因為收斂自己而感到委屈是一種“擦傷”,那麼,因為不懂收斂而被人排擠甚至下套的時候,才是人生的“車禍”。
輕則傷心,重則傷身,這就是棱角對于一個人産生的災禍。
古人常說這樣一句話: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
脾氣性情怪癖或是執拗的人,多半都是短命的;講話的時候總是過于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斷定他沒有太大的福分。
“待人須平和,講話忌刻薄”,這是做人的基本修養。
為什麼那些性格暴躁,氣性暴戾的人容易早逝呢?就是因為這種人棱角太過于分明,心胸狹隘,沒有度量和格局去容納事情,一旦遇到讓自己不順心的事情,馬上就表現在臉上,自己不舒服的同時,讓别人不舒服,而這一切的行為,都為他的人生留下了後患。
正所謂說“掘地三尺埋他人,不料掘墓埋己身”。
強硬是一把雙刃劍,在傷害對方的同時,你也在傷害自己。
《道德經》中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一個事物太過于強壯,必然會走向衰老,說明他沒有合乎道的法則,最終必然走向衰亡。
人常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那些性格孤僻,個性暴力的人并非是因為邪惡,相反,他們内心更加善良,正是因為過于善良,過于耿直,所以不願意向這個世界妥協。
這樣的張狂個性,讓他在遇到事情時心亂如麻,心浮氣躁,必定會有損健康,所以好人難長壽。
而禍害遺千年,就是因為那些奸詐小人雖然品行不端,但是他遇事通融,用圓潤待人處事,反而能夠用自己的溫和去化育問題,這樣的人生,自然少了更多彎路和問題,他們也更擅長處理人際關系。
故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
如果不能用圓潤遮蔽自己的善良和才能,那麼你的善良和才能隻會成為你被攻擊的理由。
古代的李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自身很優秀,為人很正直,但正是因為掌握不了圓潤和妥協的态度,連自身都難保,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不斷的受盡挫折和苦難。
他的成功是來自于才華和正直,而他的人生的失意,也是因為過于正直和對于善良的堅守而造就。
善良是自己的人格,圓潤才是人生的手段,一個為盾,一個為矛,以盾為守,以矛為攻,缺一不可。
人即便不讓自己流于世俗,但是也不可讓自己活得太過于特殊,标新立異,故作清高,甚至以自己的強硬态度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這都不是智慧的狀态。
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人生,保持中庸,深淺有度,一切看似庸容平常,其實這種方式正是順從了天地之道,正所謂外圓内方,外柔内剛。
正如《道德經》中所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成百川之王,就是因為它居于百川之下,故能成為百川之王。
真正舒服和偉大的人生,并不是高高在上,特立獨行,而是融入世俗,周旋于世俗之間,在世俗之中守住自己内心的信仰,退掉自己的鋒芒,讓自己看上去與世俗無異。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