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5 09:46:49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1

背調授權郵件。/受訪者提供

“您好,我是某公司HR,我司委托第三方合作夥伴XXX,協助您完成背景信息備案工作。”

當你收到這封郵件時,恭喜你,你已經通過了心儀公司的所有面試,離正式入職隻剩最後一步——背景調查。

當你将信息填寫完成并提交後,快到以秒為計算單位,背調結果便會發送到公司的郵箱中。基于大數據,讓此前依靠人工訪談的背調效率大大提高。一般來講,根據調查的信息量,背調周期在2-7天之間。

發出這封郵件的是第三方背調公司,在他們的話語體系中,作為求職者的你,被稱為候選人,你所心儀的公司是委托人。

背調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給候選人做身份與經曆的調查與核實。既要驗證包括學曆、工作信息、有無犯罪和訴訟記錄等基礎信息,還要了解候選人的工作能力。

行業自身的定義,不能等同于大衆對其的理解。

背景調查,一個努力從第三視角客觀呈現職業生涯的行業,卻常常因為太過于神秘而被人誤解。

有求職者把背調誤解成“背地裡調查”,甚至将背調視為對offer擁有“最終解釋權”,直接決定着自己的去留。

擔心、焦慮,甚至是抗拒,是絕大多數求職者面對背調的第一反應:“可以拒絕背景調查嗎”“被背景調查折磨瘋了的隻有我嗎”……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2

擔心、焦慮,甚至是抗拒,是絕大多數求職者面對背調的第一反應。/來源:豆瓣

背景調查≠背地裡調查

“錄用/不予錄用”的結論,絕不會出現在由第三方背調公司出具的背調報告中。

知了背調聯合創始人王珺将第三方背調公司的工作簡單概括為——數據的搬運工。将候選人提供的證明材料結合正規渠道驗證,背調公司摸索出“判燈模型”來判斷候選人是否存在風險。

通用的“綠-藍-黃-紅”判燈模型中:綠燈表示良好,風險等級最高的紅燈,意味着嚴重造假。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3

背調公司真實背調報告案例。/來源:某背調公司官網

是否錄用的決定權掌握在委托人手中。當招聘需求高于一切時,紅燈候選人也有機會得到錄用。據鳳凰網報道,某頭部互聯網公司認為,有犯罪前科或不良記錄的候選人,如果在面試時主動提出,且本人又足夠優秀的話,還是可以錄用。

所有背調工作都有着清晰且明确的調查邊界。

采訪中,不少背調行業從業者均表示,背調高管時,委托人往往會要求背調其私德、婚姻狀況等個人生活方面的内容。即便是候選人同意調查家庭生活,在實際背調過程中,非職業生涯内容的調查項目,第三方背調公司都直接拒絕。

面試時,求職者往往被要求填寫一份與簡曆内容完全一緻的個人信息表格。一位垂直領域的獵頭表示,這張表格最大的意義在于,最下面的那個簽字——“是否同意接受本公司的背景調查”。

這個簽字在第三方背調公司看來“并不具備法律效應”,更為準确的說法是,“隻能作為公司的背調授權,不作為第三方背調公司的授權依據”。

第三方背調公司的工作起點,是從一張在本公司系統内“實人實名實時、單項單次”簽署的授權書開始的。

一線背調員小北每天的工作是從查看候選人的授權書開始的。授權書中包括候選人授權内容,提供的個人信息及證明人信息等内容。目前,小北就職于一家第三方背調公司“i背調”。五年多的從業經曆中,經手過上萬份的背調報告。

“是否同意自主搜尋證明人”再次為背調劃出清晰可見的調查範圍。嚴格意義上來講,私自做背景調查可能會侵犯公民隐私權,會觸及刑法,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

“法務是我們整個公司非常重要的部門。”翡仕背調負責人Mia強調說。翡仕背調隸屬于一合人力集團,後者有着多年獵頭行業經驗。

将反響平平的項目,

美化成“熱烈讨論”,算造假嗎?

識别造假,是背調員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但絕非目的。

小北已經總結出一套高效的方法論:上午9點到10點半聯系公司HR。因為這是HR的正常上班時間,在工位上可以方便調出這名員工的入職時間、合同主體、違紀等信息。

上午10點半到11點半内适合撥打總監級以上的高管電話,因為這個時間段,他們一般在籌劃整天的工作。

在午休和晚上等“打工人”休息的時間段内,小北會聯系候選人的同事。一方面,訪談需要一個完整的時段,工作時間容易被打斷,另一方面配合背調并不是前同事的工作内容,在工作時間撥打背調電話容易被拒絕。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4

識别造假,是背調員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但絕非目的。/視覺中國

這一系列方法論很有可能成為揭穿造假的突破口。據每日人物報道,一位背調員在工作時間内撥打了由候選人提供的HR證明人的電話。結果,電話那頭傳來剁菜的聲音,這顯然不符合HR的工作狀态。後來,背調員從官方渠道找到了這家公司的HR,對方表示,那個手機号不是自己的,最近也沒有接到背調電話。結果證明,候選人提供的證明人實為假扮的。

“從用人單位的心态分析,他并不希望我們調查出來的員工都是有問題的,我們隻是想合理地規避風險。”當初因為“初出茅廬的正義感”,Mia從一合的高級獵頭顧問轉崗,加入背調行業。

已經從事近6年背調工作的她,曾經遇到過因公司破産倒閉、被迫離職等種種原因,無法提供有效證明人的候選人。為了不讓候選人定義為“信息真實性無法驗證”,預計2天内完成的工作,Mia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查閱大量資料,聯系多位行業人士才最終找到有效信息。

她也曾見過一份“華麗”的簡曆:本碩國内985名校畢業,海歸博士,曾在行業頭部公司擔任中高層職位。

而後Mia調查出,這份“華麗”背後隻有“本碩國内985名校畢業”是真實的,海外就讀的學校實為名校附屬下的分校。并非在頭部公司就職,而是外包員工;并非“主動離職”,而是被辭退;并非向公司首席科學家彙報,隻是與公司的對接人有聯系。

《2018中國職場誠信現狀調研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高達89% 的人事和74% 的求職者認為當前職場的誠信狀态不佳。招聘仍然是職場失信的重災區,履曆造假情況占五成以上。

根據所處行業和崗位級别的不同,背調側重點也有所調整。某家背調公司官網注明,“鑒于金融監管的要求和行業高風險的要求……建議核實的維度:身份信息、金融違規、教育背景、工商注冊、個人風險、工作履曆、個人信用、個人表現”。在運輸行業的建議核實維度中增加了駕照狀态、駕照信息。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5

背調基本模塊内容。/來源:某背調公司官網

王珺表示,藍領員工更注重風險類信息,比如是否存在外債、是否違規違紀等。

Mia明顯感覺到,學曆驗證和身份信息等數據性的信息造假情況越來越少,很多造假信息出現在管理的下屬團隊規模、彙報線等非硬性指标上。

一位在傳媒行業工作的求職者曾擔心,将一個本來反響平平的傳播項目,在簡曆中美化成“引發特定圈層熱烈讨論”,是否算造假?

這位求職者的擔憂在絕大多數的背調員看來,“是個很細節的問題”。單個項目的單一表現隻是綜合能力評估的一部分,綜合能力才是背調員最想了解的内容。

翡仕背調會根據某一崗位制定能力模型,并按照能力模型來确認候選人的能力。在奢侈品行業銷售崗位的能力模型中,業績和穩定性便是其中最主要的考量标準。

“還不錯,但我隻能給他打5分”

客觀上來講,背調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從候選人角度出發,拒絕搜尋證明人,或者拒絕背調的理由亦在情理之中。在職期間不方便背調、提交離職申請但工作未做交接,或者與前公司關系并不融洽……

背調公司給予充分理解。背調前,背調助理會與候選人溝通調整背調時間,在不影響候選人交接工作和下段工作入職時間的情況下,安排背調工作。

不可否認的是,信息的不完整會存在很大的解讀空間。

當背調員多次撥打候選人上級電話,在有預約通知的情況下,上級仍未接聽電話。“這就會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信息。”王珺具體解釋說,“一般來講隻有兩種可能性,候選人和上級的人際關系并不融洽,或者候選人的業績确實有問題。”當然,這番經驗之談并不會寫進背調報告中。

其次,收錄大量的主觀信息後,如何保持客觀性呢?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6

“沒有人是非黑即白的。”/@日劇村

“主觀評價,它不可能客觀。”王珺表示,雖然是不能避免的情況,但背調員可以通過對單個證明人的多次驗證,或是詢問不同維度的證明人來構建相對客觀的候選人能力模型。

例如,詢問候選人上級領導,問題側重在戰略規劃能力上——本年度,為他制定的三個目标,最終完成率如何?而詢問候選人的同事時,更關心溝通協作能力。

Mia曾遇到這樣的情況:上級領導評價一位候選人“還不錯”,但隻打了5分(10分制)。

“為什麼‘還不錯’,卻給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Mia意識到回答内容的矛盾性,可再次驗證後得到的回複并未解釋清楚——“就是這樣的評價”。

秉着原話錄入的原則,上述這段對話将如實地記錄在該名候選人的背調報告中。原公司的上級領導給出不及格的分數,也極有可能影響最終背調報告的結果。

商業時代的“史官”,

見證人才在熱門賽道間流動

背景調查,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引入國内時,最早由一些提供商業報告的外國公司背調在外企就職的中國人。

醫藥、互聯網和金融行業是國内最早廣泛使用背調的行業。“醫療行業早年間由外資企業長期壟斷行業的頂尖技術,本土企業核心技術迎頭趕上的同時,公司管理、人事等制度也在不斷完善。”正如Mia所說,背調行業在國内的生根發芽是民營企業高速發展和逐步規範化的必然結果

20多年前,日後撐起中國互聯網經濟三大巨頭百度、阿裡、騰訊才剛剛成立。“大學生不包分配”模式開始大規模施行,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求職市場初見雛形。

2000年《中國教育報》報道的一組數據,或許并不能代表全貌,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求職市場混亂的窘境。

“在當年全國人口普查中發現,填寫具有大專以上學曆的人數比國家實際培養的人數多出60萬,倘若這是一場大型招聘,這意味着求職者中有60萬人持有的是假文憑。”

十多年過後,2014年,BAT均成長為萬人規模公司(百度員工46391名,阿裡員工34081名,騰訊員工27690名)。字節跳動此時還是一家成立時間不足兩年的小公司。

行業驟起,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大招聘密度和規模,人才快速流動……這些直接催熟了背調行業的發展。同年,國内背調行業市場規模達1億元。

特别是高管層面,互聯網大廠招聘從人力成本角度,轉向人才價值的考量。“作為人力資源管轄範圍的員工背調工作,其實并不隸屬于哪一個職能部門,海外公司往往将其劃分在内部人員的合規性來管理。”王珺向新周刊記者解釋道。

這便是為什麼背調工作不由公司内部HR負責的原因。HR的KPI是HC(Headcount,公司招聘名額)的完成,背調則是進一步考量員工與崗位的契合程度。據悉,一家互聯網大廠至少會啟用七八家第三方背調公司。

截至2020年年末,BAT三家員工總數增長超4萬人,字節跳動員工蹿升至近 10 萬。

一般都什麼崗位進行背調(簡曆的秘密背調員都知道)7

字節跳動員工增長情況。/來源:晚點LatePost

此時,背調行業市場規模已增長至5億元。盡管比起國外高達95%的滲透率,談及國内市場份額是件“傷心的事兒”。

但國内背調市場穩定發展的态勢依稀可見。目前背調工作上到企業高管,下到外賣小哥,已實現行業全覆蓋,并呈現崗位下沉的趨勢。據悉,知了背調2021年客戶量約為50萬,其中針對藍領員工的背調工作約占6成。

到了2022年,風向一轉,公司擴張的步伐戛然而止。

不管是“公司組織框架調整”,還是“畢業快樂”此類互聯網新語,都掩蓋不住互聯網大廠紛紛裁員的事實。夾在委托人和候選人中間的背調公司,再次見證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在熱門賽道間流動。

2017年小北剛入行那會兒,互聯網行業正大肆招兵買馬。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小北明顯感覺出,制造業、新能源、大健康等行業成為了招聘行業的主角。

委托人,招聘單位的用工标準在提高;候選人,求職者紛紛走向“宇宙的盡頭”——體制内。

從招聘條件上來看,以保險行業為例,小北告訴新周刊,對學曆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背調信息量來看,王珺表示,此前招聘白領級員工,隻要求學曆标準。但現在委托人更希望做工作内容的訪談,以了解候選人的優劣勢。“對招聘這件事,(招聘單位)更謹慎了。”

結合知了背調的自身業務發展情況,王珺觀察到“大家可能都會偏向一個更加穩定的市場(就業環境)。”據悉,其合作的一家國企,今年社招人數擴大了三倍。

背調行業,像是商業時代的“史官”,客觀、清晰地記錄着商業世界的每次轉向。沒有人能一直站在風口,但總有人乘風而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