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如何區分品種?一、名字的由來:因其體型碩大扁長,軀幹覆蓋着碩大的排列整齊的、閃耀着光芒的鱗片,叩打,口唇角有兩條觸須,遊動時神态悠然,活像神話中的“龍”,故此得名龍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龍魚如何區分品種?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名字的由來:
因其體型碩大扁長,軀幹覆蓋着碩大的排列整齊的、閃耀着光芒的鱗片,叩打,口唇角有兩條觸須,遊動時神态悠然,活像神話中的“龍”,故此得名龍魚。
二、龍魚的分類及分布:
龍魚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遠古石炭紀時出現在地球上,大約于侏羅紀時開始暢遊在地球上的淡水水域,并逐步從一個共同的祖先分化為兩種,即澳大利亞龍魚和亞洲龍魚。其中,亞洲龍魚又分為紅、金、青三大品系,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三、常見品種:
★紅龍:一号紅龍,原産地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島,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5-7。
★班加紅龍:一号半紅龍,二号紅龍。原産地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島,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過背金龍:過背金龍,馬來金龍 .原産地馬來西亞霹靂州美極美拉河及其周邊, 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紅尾金龍:紅尾金龍,印尼金龍,原産地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青龍:青龍,黃尾金龍。原産地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星點珍珠龍:星點珍珠龍,原産地澳大利亞北部,巴布亞新幾内亞,最長體長7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珍珠龍:珍珠龍魚,原産地澳大利亞東部,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銀龍:銀龍,銀帶,原産地巴西亞馬孫河流域,最長體長8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黑龍:黑龍,最長體長60厘米,生存水溫24—30攝氏度,生存pH 6-7。
★特殊體型龍魚
●龍魚的生活習性:
金龍魚成年魚體長40~50厘米,最長可達80厘米,壽命可達數十年。過背金龍性情較紅龍威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甚至青蛙、蜈蚣尤其喜吃蟑螂。水族缸飼養以小魚、小蝦(要剪去劍突)、肉塊、面包蟲、血蟲等為佳,也可喂人工飼料。對水質要求不高pH6.5~7.5的自來水适當去氯(曝曬或加大蘇打)即可,用軟水(煮沸處理)更佳。适宜水溫24~28℃,冬季一般調到25℃即可。一般的水族過濾裝置可以滿足養金龍魚之需,不可換水過勤、過多,以免造成鱗片或魚鳍脫落(雖然可以再生),每次以換去1/4為宜。可用潛水泵使魚缸形成水流,保持金龍魚活力。病害較少,一般不會緻命,受損傷、感染時可用食鹽水、抗菌素處理。
●龍魚的飼養:
1.水質飼養金龍魚需和弱酸性軟水。 一般源自江河的自來水的水質為弱酸性,是适合金龍魚的軟水。 但是自來水中,含有氯或氟,這對金龍魚是有害的,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在飼養金龍魚時,必須把水先存貯1~2 天或在日光下曬半天,使得溶解在水内的氯或氟得以自行消失。 如果可在水中添加極少量的大蘇打以分解氯。 若使用來源于地下的自來水、井水、礦泉水,硬度可能偏高, 應加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白開水或蒸餾水, 将水的硬度降低。水族箱中養金龍魚較久的老水,由于蒸發作用, 一般也會變為硬水,應及時軟化。 水質軟化最簡單的辦法是先把水煮沸,除去雜質, 或用離子交換樹脂過濾設備過濾。
2.水溫最好保持在24℃~26℃, 特别是飼養銀龍和黑龍,水溫需要提高到28℃~30℃, 金龍魚對水溫忽然升高或降低非常敏感,易使神經系統休克、吸收中斷、導緻死亡。在飼養金龍魚時, 必須嚴格控制水溫的恒定。尤其是水族箱養金龍魚,換水時新舊水的溫差不要超過2℃,而且新水注入時,一定要慣注、散開。 當金龍魚經過運輸轉入新環境養殖時,應等15分鐘左右, 待運載容器與新的放養環境水溫相近時再将魚放入。
3.氧氣和光線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主要有二。 一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産物;二是直接從空氣中溶入。 但水中殘餌、 魚的排洩物和水生植物枯枝敗葉的分解作用,也在不斷消耗水體的溶解氧。 因此應及時清理飼養池和水族箱的各種污物。 為了保證水池或水族箱中有足夠的溶氧,還應配套增氧設備。
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同金龍魚放養密度密切相關,依照筆者經驗,金龍魚飼養最佳密度以魚體長20厘米, 水深度50厘米計算,水面5平方米可養15尾,15平方米則可養30尾,随着水面的擴大,放養密度可适當提高。
魚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适度光線。 最好是一天内早晚兩次的陽光能照射到飼養水3~4小時為佳。 光線過暗,金龍魚行動呆闆,食欲不振,色澤暗淡;光線太強, 同樣會遊動不正常,甚至出現氣泡病等。
● 金龍魚的飼養管理 :
1.飼料。金龍魚屬肉食性魚類,從幼魚到成魚, 都必須投動物性餌料,以投 喂活動的小魚最佳。 動物内髒,易妨害消化系統,不可投喂。 投喂的人工全價配合飼料多選用對蝦飼料(浮性) 。每天投喂2~3次,每次 以20分鐘内吃完為佳。
2.水池飼養管理。飼養水池應選建在日照良好、 易于進排水的地方。沒有 過漏設備的水池, 每年要把池底污泥撈出,換上新沙,露天的水池宜遍植睡蓮 。 每天要定時撈取枯葉,清除垃圾。夏季高溫、 冬季低溫時要經常注入新水, 保持水位和水溫。
3.水族箱飼養管理。金龍魚魚體較大, 水族箱長度應超過120厘米。 同時, 應安裝紫外線殺菌,預防病害發生。 水族箱必須配備空氣泵,不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 而且又可驅除水中濃 度過高的二氧化碳。 為防止金龍魚受驚時跳躍水面,水族箱還必須加蓋。 水族 箱内水質最低限度每三天換水一次,每次換出水量的1/4至1/3。 若發生魚鳍脫 落可能是換新水過多所至,隻要立即暫停換水,即可慢慢複原。
4.病害防治技術。 金龍魚發生疾病的原因有二:一是飼養管理不當。如水質 不清潔;換新水過多;投餌不當;操作中造成了外傷。二是調護失宜。 如:氣 候突變; 病菌的傳染;酸雨引起水質變化等。從外表上觀察,健康的金龍魚,背鳍必定直聳, 腹鳍晶瑩,鱗片閃閃發光, 金銀色奪目。 遊泳時鳍尾喜歡柔軟屈曲,鰓蓋開啟有度;患病的魚,體色暗淡 , 遊泳呆滞,尾鳍斜垂,鰓蓋浮漲,,眼球下垂,無神。
● 以下介紹三種金龍魚最 常見的疾病及預防措施:
1.錨蟲病:在病魚體上能找到長約1厘米左右,頭部鈎在魚體内的寄生蟲, 初期魚顯得不安,食欲不振, 蟲體寄生位置紅腫溢血,嚴重時會導緻組織壞死 。 緻病的原因是長期投放金魚作活餌, 金魚将錨蟲帶入了養金龍魚的水體。 其防 治措施:改投喂其它肉類動物食餌;用5~10ppm高錳酸鉀浸洗魚體每日一次。
2.水黴病。在病魚體上有被纖維狀的水黴包圍, 菌絲附着于皮膚組織中。 魚得病後,遊泳不活潑, 食欲減退、逐漸死亡。發病原因, 是受水生黴菌感 染的結果。主要防治措施:12%食鹽水浸傷口約15分鐘;2用10公升水溶解3 克 硼砂浸浴魚體5分鐘,然後移入清水療養;3用0.5ppm孔雀石綠全池遍灑。
3.白點病。主要症狀,在病魚的全身遍布白點, 像撒上白粉般,嚴重時就 像在魚身上覆上一層乳白色的膜。發病原因,是小瓜蟲寄生在魚體上所緻。 主 要防治措施:1用0.1~0.2ppm硝酸亞汞全池遍灑;2用500ppm硫酸銅和500ppm硫 酸鎂全池遍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