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屋裡扁平的蟲是啥?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宗春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夏天屋裡扁平的蟲是啥?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宗春啟
古人說,“夏蟲不可以語冰”,是說夏季的昆蟲活不到冬天。這話對麼?那時下花鳥魚蟲市場裡怎麼會有賣蝈蝈兒的?其實,那些蝈蝈兒是人工繁殖的。
人工繁殖蝈蝈兒讓它們在冬天鳴叫,這在清朝的宮廷裡很是盛行。電視連續劇《末代皇帝》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坐在太後身邊的小皇帝溥儀,面對跪地的諸大臣不屑一顧,專注地從懷裡掏出一隻葫蘆,打開蓋子,裡面跑出一隻蝈蝈來……
幼年的溥儀在宮中是否玩過蝈蝈,未見有文字記載,但是清廷養殖冬蟲,是确有文字可證的。據王士襄先生考證,早在清前期,民間育蟲的方法和冬日欣賞鳴蟲的習俗便被引入了紫禁城。國學家夏仁虎的《清宮詞》裡就有這樣一首:“元夕乾清宴近臣,唐花列于幾筵平。秋蟲忽響鳌山底,相和宮嫔笑語聲。”注釋說,元宵之夜皇帝在乾清宮設宴款待親近大臣,幾筵前擺着溫室培育的芍藥、牡丹諸花。燈山之内安放着秋天收養的蟋蟀。“奏樂既罷,蛩聲唧唧,自鳌山出。”夏詩說秋蟲是秋天收養的并不準确,鳴叫的秋蟲與那些在正月十五盛開的芍藥牡丹一樣,也是人工養殖的。
王士襄說皇宮裡冬天鳴叫的是蝈蝈,夏仁虎說是蟋蟀。夏仁虎是江蘇人,或許分不清蝈蝈和蟋蟀,或許皇宮裡既有蝈蝈也有蟋蟀。
康熙皇帝寫過一首詩:《絡緯養至暮春》。絡緯,就是蝈蝈。《帝京景物略》中說:“有蟲,便腹、青色,以股躍,以短翼鳴,其聲聒聒,夏蟲也,絡緯是也……以其聲聒聒,曰聒聒兒”。聒聒兒,今通常寫作“蝈蝈兒”,屬于螽斯科昆蟲,以卵越冬。而康熙皇帝詩中所詠的絡緯,已經越過冬季活到了暮春——農曆三月。詩中說:“秋深厭聒耳,今得錦囊盛。經臘鳴香閣,逢春接玉聲。”——秋天,嫌它叫得吵人,如今卻要把它養在錦囊裡。整個臘月它都一直在叫,已經叫到了春天、融入了迎春樂曲。當然,這些蝈蝈兒也是人工孵化的。
乾隆皇帝也寫過一首《詠絡緯》詩。詩中說:“群知絡緯到秋吟(誰都知道蝈蝈秋天名叫),耳畔何來唧唧音(此時為何聽到蝈蝈的叫聲)?”他在這首詩的序中對此作了注解:“皇祖時,命奉宸苑使取絡緯種育于暖室,蓋如溫花之能開臘底也。每設宴,則置繡籠中,唧唧之聲不絕。遂以為例雲。” 奉宸苑,是内務府所屬管理園囿、河道的機構。乾隆的這段序說,從康熙年間開始,奉宸苑就按照皇帝的吩咐,每年像在溫室裡養花兒那樣,人工孵化蝈蝈兒,讓它們叫到臘月底。年終設宴時,将它們裝在錦籠中,聽它們的叫聲。這在清代已經成為慣例。據宮裡的太監說:每年春節到正月十五,皇宮的宮殿暖閣裡擺設火盆、燒上木炭,周圍架子上擺滿蝈蝈葫蘆,“日夜齊鳴,聲可震耳,蓋取‘萬國來朝’之意。”
人工繁殖孵化蟋蟀的技術,明朝人就已經掌握了。《帝京景物略》中說:“促織感秋而生……秋盡則盡。今都人能種之,留其鳴深冬。”并詳細地介紹了人工繁殖蟋蟀的方法:秋天把蟋蟀養在鋪上土的盆裡,讓蟋蟀把卵産在土裡。冬天,把盆放在暖炕上,蓋上絲綿,每天往絲綿上灑水。五六天之後,“土蠕蠕動”,再過七八天,卵内就會鑽出白色的幼蟲。将幼蟲放在蔬菜葉上,仍舊蓋上絲綿、每天灑水,一個月以後就會長出翅膀、顔色變黑、能鳴叫了,不過比秋天的蟋蟀叫聲要細一些。該書還說,可供人賞玩的昆蟲不止蟋蟀,還有金鐘兒、蝈蝈。其實,人工繁殖的冬蟲裡,還有油葫蘆、金鐘兒、咂嘴、紡織娘等。
蝈蝈、蛐蛐、油葫蘆、咂嘴、金鐘兒、紡織娘,都是屬于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或螽斯科。油葫蘆,又寫做油壺魯、油乎盧。似蛐蛐,而比蛐蛐大,也是人們喜歡畜養的鳴蟲之一種。金鐘兒,“黑色,銳前而豐後,須尾皆歧,以躍飛,以翼鳴,其聲蹬棱棱……狀其聲名之,曰金鐘兒。”其實這些昆蟲都是通過振翅——鞘翅互相摩擦——發出聲音的。
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養秋蟲》中,對這些秋蟲的人工繁殖方法有較為詳盡的介紹。其文之末談到,北京城中過去有蛐蛐趙、四面陳、徐十、雜合面文子、小楊子等“一生弄秋蟲”的人物。
金受申先生說:“買蟲悅耳自是易事,孵蟲營利,就太難了。”因為人工孵化太難,所以冬天的秋蟲價格不菲。富察頓崇《燕京歲時記》中說:“又有油葫蘆,當秋令時,一文可買十餘枚。至十月,則一枚可值數千文。蓋其鳴時铿锵斷續,聲顫而長。冬夜聽之,可悲可喜,真閑人之韻事也。”買一隻油葫蘆要花好幾兩銀子,說明舊時玩冬蟲都是有錢的閑人。王士襄先生在《秋蟲篇》中提到一位酷愛秋蟲的管平湖先生,在隆福寺花了五塊大洋,買了一隻西山大山青蝈蝈。這隻蝈蝈“已蒼老,肚上有傷斑,足亦有缺,明知不出五六日将死去,先生猶欣然以五元易歸,笑謂左右曰:哪怕活五天。聽一天花一塊也值!”五塊大洋,當時可買兩袋“洋白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