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性格,作為一個人重要的心理特質,具有穩定性,同時也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同的人性格差異巨大,關于性格的形成,長久以來人們争論不休,各種理論層出不窮,“血型性格學說”是其中之一。
血型性格理論
著名的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學者希波克拉底首先提出了氣質體液說(The temperament, the body fluid),該學說一度主宰西方醫學界,對世界醫學與心理學的發展均有深遠影響。希波克拉底認為,四種不同的體液構成了人體的基礎,它們在每個人體内的比例不同,從而形成個體多變的性格,現在看來,這一将性格與體液聯系起來的學說是後來的血型性格學說的理論基礎。
20世紀初,奧地利醫學家卡爾·潆德斯泰納(Karl Landsteiner)通過研究紅細胞的凝集性質首次發現了血型,之前流行的體液學說被西方醫學界徹底抛棄。
20世紀20年代後期,日本東京女子師範學校教師古川竹二(Takeji Furukawa)發表了名為《血型與性格學的研究》的論文,首次将血型與人的性格聯系在一起。
為了确定血型與性格的關系,他對11個家庭成員進行了觀察,然後根據結果總結出一個結論:人類不同的血型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從現在看來,古川的文章可謂是漏洞百出,研究過程也缺乏科學性,在當時也受到了學術界的批判。但正是這個科學家們不屑一顧的研究,在日本引發了一場近乎狂熱“血型潮”。
存在普适性規則嗎?
此後,美國與歐洲的許多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對大量的檔案材料進行了分析比對,發現在一些人群中,血型與性格确實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不過,這些研究都沒能總結出一個适合所有人的普适性規則。
目前在世界範圍内,最熱衷于血型性格學說的國家仍是日本,血型對于他們的意義就如同生辰八字對中國人的意義一樣,無論是性格還、戀愛還是社會地位的差異,他們都将其歸為血型的不同。2013年一部名為《血型君》的動漫大火,可見“血型決定性格”的思想仍有一定社會基礎。
不同血型所代表的性格
近年來,各國對于血型與性格相關性的研究有很多,他們統計出來的結果也不盡相同。不過我們依然能夠總結出一些共同的觀點,以供大家參考。
A型血:A型血的人是善變的,他們的性格普遍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态,會随着成長不斷變化,而在衰老之時又回歸本身,這種變化通常具有抛物線的特點。一般而言,A型血的人在幼年會比較自我與任性,不喜歡受到約束,通常也具有很強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成年之後逐漸變得理性與客觀,而在老年時期又會變得像一個小孩子一樣任性、固執。
B型血:B型血的人則往往個性爽朗率直,沒什麼心眼,做事情喜歡憑借主觀意願。他們的性格變化不大,從年輕到年老都能保持同樣的心态,且大多數為浪漫主義者。在人際交往中,由于他們的率真與陽光通常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過于耿直的性格使得B型血的人在職場中容易處處碰壁。
O型血:O型血的人大多是行事果斷的人,他們的執行力非常強,善于表現自己,有很強的集體意識,十分善于交際,這一點與O型血的血液特質相似。不過O型血的人有時又會表現出粗魯與自負,過于相信自己的判斷而容易走上歧途。
AB型血:AB型血的人性格更加複雜,他們的内心是充滿矛盾的,在需要作出決策時往往患得患失、舉棋不定。但是他們也有理性、具有奉獻一時的優點,在朋友之間比較受歡迎,自制力也更強。
争議與思考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實驗表明,血型與一個人的性格沒有明顯的關聯性,而那些支持此觀點的學者們也往往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因此,血型性格理論不是一個系統科學的學說,目前尚未被主流科學所承認。
近年來,通過對人類基因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生物學家試圖尋找血型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聯性,而基因的先天條件正是一個人性格的重要基礎,因此血型與性格是否具有關聯性目前還尚未明了。
不過,先天因素并不能決定我們性格的全部,後天的環境、教育等因素對一個人的性格同樣能産生大量影響。我們不能因盲目迷信血型而将自己限制在思維定勢裡,我們應該堅信:人類主觀能動性的潛力是無限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血型與性格學的研究》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