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6:42:45

作為我國封建時代的兩位著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有着許多相似之處。舉例來說,李世民原本不是太子,是靠着發動玄武門之變除掉兄長李建成、逼迫父親李淵才順利登上帝位。朱棣也并非太子,是靠着發動靖難之役才從侄子朱允炆的手中搶來了皇位。而在奪得皇位後,前者締造了“貞觀之治”,後者則開創了“永樂盛世”。那麼,同樣是奪位,為何李世民敢于直接逼迫作為開國君主的父皇李淵,朱棣卻不敢在朱元璋在世時有什麼動作,直到其死後才終于起事呢?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為何李世民敢逼着李淵退位)1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最為關鍵的原因就在于李世民、朱棣奪位前地位、聲望有着巨大的差異。隋朝末年,天下豪傑并起,而作為太原留守的李淵卻一直無法下定決心參與到複雜的局勢中去。見此情形,李世民力主起兵,并對李淵進行了積極鼓動。最終,李淵決意起兵,而李世民則在此後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唐朝建立并完成統一的過程當中,李世民領兵攻破長安取得據點,又接連消滅了窦建德、王世充等主要割據勢力,被許多人認為立下了首功。然而,天下安定後被李淵立為太子的卻是功勞遠不如李世民,但擁有嫡長子身份的李建成。在這種情況下,為李世民感到不平才是人之常情,因此就算李世民是通過非常規的手段奪取皇位,許多人仍然能夠表示理解。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為何李世民敢逼着李淵退位)2

相比于李世民的厥功至偉,朱棣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過程當中完全沒有什麼貢獻可言,畢竟直到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登基稱帝時,朱棣都還僅僅是一個八歲的孩童。洪武十三年(1380),成年後的朱棣前往自己的封地北平,這才正式開始建功立業。又過了十年,朱棣通過招降北元太尉乃兒不花的大功獲得了朱元璋的表揚,從此才逐漸開始總領大明北方軍事。

其次,李淵和朱元璋同樣有着巨大的差異。從性格上講,李淵為人仁慈謙和,優柔寡斷,而朱元璋則手段強硬、雷厲風行;而從能力上看,李淵的軍事能力應當不如李世民,而朱棣的軍事能力恐怕難以和戎馬半生的朱元璋相比。因此,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除掉李建成、李元吉後沒有受到任何懲罰,而如果朱棣膽敢于朱元璋在位時發動政變,無疑會被最讨厭背叛的朱元璋立刻鎮壓嚴懲。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為何李世民敢逼着李淵退位)3

第三,李世民和朱棣一個在内、一個在外。唐朝建立後,李世民等皇子并沒有外出就藩,而是繼續留在京城,這就為玄武門之變的爆發提供了基本條件。李世民起事隻需要控制住小小的玄武門,再拉上一些心腹手下就足以達成,可以說隻要速度夠快,就能夠讓李淵毫無應對之力。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為何李世民敢逼着李淵退位)4

朱棣所處的情況大有不同,他被封在北平,手下的勢力也幾乎都在北方,因此,如果他想要起事,幾乎隻能像後來發動靖難之役時一樣大舉興兵強行南下。朱元璋去世後,朱棣南下尚且要打着“清君側”的旗号,且十分艱難,如果朱元璋尚在,出師無名、兵力和指揮能力全面處于劣勢的朱棣顯然不會有任何勝算。

最後,李世民、朱棣起事的動機各有不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盡管确實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立下大功卻沒被立為太子,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保。對于太子李建成而言,李世民這個過于優秀的弟弟是個巨大的威脅,除掉他的謀劃也早已開始。客觀來說,先下手為強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重要動機之一。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為何李世民敢逼着李淵退位)5

至于朱棣的起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在于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為了鞏固皇權進行了大肆削藩。短短一年之内,湘王、代王、齊王、岷王等藩王先後被廢,這給朱棣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了不被朱允炆廢黜,朱棣一面稱病一面準備起兵,這才有了後來的靖難之役。朱元璋在位時對朱棣頗為器重,甚至表示“攘外安内,非汝其誰”,倘若朱允炆不盲目削藩,而是給予足夠的尊重後徐徐圖之,或許一切尚未可知。

李世民為什麼要反李淵(為何李世民敢逼着李淵退位)6

通過上述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盡管都是奪位,但李世民和朱棣所面對的情況幾乎有着天壤之别。李世民敢于起兵逼迫李淵讓位,其基礎便是自己一來對唐朝建立立有大功,二來發動事變較為容易,三來遭受到了來自兄弟的暗算和威脅。朱棣不敢在朱元璋活着時亂來,則是一來能力不足,二來缺乏動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