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戰火紛飛專欄

戰火紛飛專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23:33:40

二戰期間,蘇德兩軍在東線戰場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除了雙方的軍隊在前線浴血厮殺外,處在占領區和包圍圈中的普通百姓,也遭受了他們生命中最為悲慘的境遇。炮火中一幕幕支離破碎的場景,至今讓這些劫後餘生之人不寒而栗。

這當中,納粹對列甯格勒800餘天的圍城戰可以說是當中最好的代表。在當地軍民頑強的抗争下,納粹的圍城戰最終以失敗告終。而回顧這場慘烈的勝利,位于城郊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一、生命線的選擇

1941年9月8日,納粹德國為了迫使列甯格勒城内的軍民投降,于是在威廉·馮·裡布将軍的指揮下,德軍将列甯格勒完全包圍起來,并切斷了其與外界的一切聯系。狂妄的希特勒還公開的表示,要在冬宮廣場上檢閱自己的軍隊,在他的眼中,列甯格勒不僅可以被占領,必要時還可以從"地球上抹掉"。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1

為了保證當地百姓和城内的生産生活不受影響,蘇聯決定要打通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但在選擇路線上,最高統帥部卻犯了難:由于德軍将所有陸路通道和鐵路占領或破壞,因此尋找一條現成的道路可謂難上加難。

最開始,蘇聯采用空投的方法進行補給。雖然在幾個月的時間内,城内軍民得到了約4300噸食物,但這些東西對于城中軍民來說隻能是杯水車薪,因此必須要選擇一個更為穩妥的方法。經過多次的協商與讨論,蘇聯最高統帥部最後将目标定在了列甯格勒郊外的一座湖泊上,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拉多加湖。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2

作為歐洲最大的淡水湖,拉多加湖1.8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絕對可以讓運輸部隊施展出他們的力量。而且距離城市不到20公裡的路程,也可以充分保證運輸物質的安全和準時性。雖然德軍在圍困戰前,就對拉多加湖及附近的水路進行了一定的封鎖和限制,但為了城市作戰的需要,德軍無法将全部軍力都布置在拉多加湖周邊,這讓蘇聯看到了好機會。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3

地點選擇好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建設。由于天氣惡劣和無法捉摸的地理條件,修建一條可穿越拉多加湖的道路,蘇聯官方并沒有什麼十足的把握。直到有關人員查閱檔案後發現,一位叫紮哈羅夫的燈塔管制員經過多年觀察得知:冬季拉多加湖雖然湖面不會有結冰現象,但沿湖地帶卻可以結冰,其厚度足以支撐人和車子自由通行。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紮哈羅夫還細心地将每次結冰時間都記錄在案,最終經過調查,蘇聯确定了修建的日期,一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

二、打不壞的生命之路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蘇聯就開始着手準備進行公路的修建。此時,可能是上天被蘇聯軍民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列甯格勒郊外接連幾天都被寒冷所包圍,原本不會結冰的湖面此時也開始大面積結冰。但要想結成可供汽車所走的厚度,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根據調查,冰層至少需要10厘米的厚才能支撐沒有貨物的馬車,而想要汽車行駛,冰層得至少要到20厘米才可以。

1941年11月19日,由米哈伊爾·穆羅夫中尉率領的馬拉雪橇運輸隊成功地向對岸進行了試探性的物資運輸,自此蘇聯決定利用拉多加湖對列甯格勒軍民進行物質運輸。但此時戰事緊急,想要根據自然結冰顯然是不太可能的。蘇聯官方決定,在冰面較厚的地方進行道路修建,地點是從湖畔的奧西諾維茨港口到湖對岸的科博納,全路線采用公路和水運進行交叉運輸。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4

1941年12月2日,經過精心規劃路線,這條連接拉多加湖東西兩岸的交通運輸線奇迹般地如期建成。12月10日,第一批帶着物質和人員的汽車順利從列甯格勒安全撤離。此後,該路段開始陸續地進行物質的運輸工作。這條戰争中唯一的一條軍事戰略通道,在當地軍民口中有着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生命之路"。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5

由于冰面的厚度有限,因此每次運輸時,卡車上僅能裝載兩箱物質;由于德軍的空襲和炮擊,加上冰面不可預見的危險,不少卡車都掉進了冰窟窿之中,這使得許多司機因此喪命。但為了戰争最後勝利和城中軍民的安危,卡車司機舍棄自己的安危,将糧食和武器源源不斷地運進城中,并幫助城内軍民進行撤離。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6

在冰面上行駛時,司機們經常邊扒着車門邊行駛,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當車輛掉進冰窟窿時,司機可以迅速脫離車輛進行逃生。為了保證運輸順暢和安全,蘇軍在拉多加湖上設有加油站和取暖站,供過往汽車加油取暖。蘇聯還每隔一段距離安排軍人和警察維持交通秩序,防止意外的發生;為防止湖面上的強風将汽車和雪橇吹翻在地,人們用厚厚的積雪在道路兩邊建起牢固的冰牆,阻擋寒冷的北風和橫風的吹襲。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7

為了增加運輸的效率和速度,蘇聯軍民開始根據實際情況對現有的路面進行加寬。并随時開拓新的線路,當路線被确定且經過了安全性測試後,人們就會用的清掃工具和推土機将路面進行拓寬,加大運輸的數量。當春季到來,冰面融化後,蘇聯還會用内河輪渡和貨船對列甯格勒進行水上航運的物資補給。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8

此後的日子裡,"生命之路"曆經不斷的修建和擴建,最終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對外物質通道。根據戰後的統計,從1941年11月到1942年4月,"生命之路"總計向列甯格勒運送了超過35萬噸的貨物,其中,超過75%的貨物是提供給當地軍民的食品。其它的重要的物資包括汽油,發動機潤滑油和彈藥等;約有3.2萬噸噸軍事物資以及3.7萬噸用于前線和海軍艦隊的燃料和潤滑油通過該線路從城内運出,并由此運往蘇聯各地的戰場前線,有力地保證了戰争的物資供應。

三、最後的勝利

1942年4月23日,三輛載有洋蔥的汽車成功越過了幾乎融化的冰面,将最後一批補給物資成功送往了列甯格勒。1943年初,"生命之路"被另一條新路線"勝利之路"所取代,後者是一條連接列甯格勒和沃爾霍夫的鐵路支線,這使得運輸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戰,1943年1月,蘇軍正式發動了對德軍的反擊作戰,同時全體軍民僅用17個日夜,成功将列甯格勒周圍的交通路線打通,納粹圍困列甯格勒的圖謀徹底宣告破産。1944年1月27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列甯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順利結束,長達872天的列甯格勒圍城戰以蘇聯人民的完全勝利而落下帷幕。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9

據統計,在地獄般的872天中,共有64萬列甯格勒軍民不幸喪生,這成為了戰争史最為慘烈的一場圍困作戰。雖然蘇聯百姓承受了深重的苦難,但幸存的百姓沒有屈服于德軍的淫威,靠着戰前僅有的一絲儲備,以及"生命之路"帶給他們的的信心與物質,最終使得全體軍民成功支撐到戰鬥勝利的那一刻,挫敗了德軍圍死列甯格勒的企圖。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10

戰後為了紀念這一慘烈的圍城作戰,列甯格勒被蘇聯政府授予"英雄城市"的榮譽稱号。列甯格勒軍民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也成為了未來取得二戰全面勝利的精神基礎。在當年"生命之路"的原址上,當地軍民修建了大量的紀念建築群,包括大量的紀念碑、公路公裡紀念柱和鐵路紀念柱。

戰火紛飛專欄(戰火紛飛的生命之路)11

在拉多加湖邊,有一座被稱為"被打破的包圍圈"的紀念碑,在紀念碑台座旁的花崗岩石碑上,蘇聯詩人布羅尼斯拉夫·科爾容留下了這樣動人的詩句:

"後代啊,你要知道,在那艱難的年代,我們帶着對人民的忠誠,信守義務,忠于祖國,從這裡,在拉多加湖的冰面上,開辟了一條"生命之路",得以讓生命延續"。

結語

偉大的"生命之路"不僅是一條簡單的運輸之路,更是一條彰顯全體軍民的愛國情懷的精神之路。雖然付出了巨大犧牲,但蘇聯軍民沒有被困難的局面和戰争的炮火所吓倒。反而是激發了他們的鬥志,最終在不屈精神的鼓舞下,德軍最終隻能咽下失敗的苦果。

參考資料

1.《列甯格勒的土地:1941-1943》

2.《第二次世界大戰編年史:1941》

3.《生命之路1941-1943》

4.《偉大的衛國戰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