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是菊科,莴苣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是耐寒性蔬菜,喜冷涼氣候,不耐高溫,喜濕潤。莴筍播種以秋播春收的春莴筍為主。莴筍是綠葉菜類中栽培比較多的蔬菜之一,是調節蔬菜春淡市場的骨幹蔬菜,莴筍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
1、播種季節
播種時間是随着各個地區的氣候條件來确定,華北、華中地區多在9—10月份播種,初冬或者第二年春季栽植。四川、雲南、貴州等冬季比較溫暖的地區在9—10月份播種,初冬定植。西北地區一般在春季利用溫室播種育苗,4月份定植。
2、品種選擇
春莴筍多以早熟豐産型品種種植為主,早春供應的春莴筍要選用耐寒性強、早熟品種,如南京白皮香早種、上海小尖葉、杭州尖葉、重慶紅莴筍、羅漢莴筍等。
3、适時播種
莴筍生長期要求冷涼氣候,不耐嚴寒,忌高溫炎熱,在幼苗期生長比較緩慢,嫩莖膨大期要求最适的生長溫度為11—18℃,所以多采取育苗移栽,播種期必須适時。
4、 育苗
選擇肥沃土壤,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沙壤土作為育苗床,做成寬150厘米,長度根據地塊來确定,施足底肥,翻犁耙平,每平方米苗床播種4—5克。9—10月份時,炎熱季節已經過去,土溫适宜,可以采取幹播或者濕播法播種。幹播法就是在整好的苗床中撒播種子,用細泥土覆蓋,以地面見不到種子為準,然後用腳鎮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然後澆水,一般4—6天就可以出土。濕播法是先澆足水,然後播種,覆蓋泥土。出苗後注意間苗、除草、澆水和施肥。
5、移植
栽培莴筍也要選擇肥沃的土壤,每畝施農家肥5000公斤左右,翻犁後耙平做成2—3米的畦,定植的行距33厘米,株距30厘米。将根莖部埋入土中,将土壓緊,使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觸,便于發根,土壤濕潤就不澆水。幼苗定植時要選生長健壯、株矮、葉多、葉色正常,沒有病蟲害的苗移栽,淘汰株高、葉少、徒長、有病蟲害的苗。
6、田間管理
春莴筍生長期長,當年不必追肥,以免徒長,春暖以後要進行中耕除草和追肥,肥料以腐熟的人畜糞便為主,也可以結合少量尿素,每隔10—15天施一次,一般施3—4次。追肥要勤施,早施。天氣幹旱,追肥要結合澆水進行,用清糞水在早晨或者晚上澆施。蓮座葉形成以後,追肥濃度也适當加大,促使莴筍旺盛生長,防止早衰。
為了促進莴筍莖部膨大和提早上市,可以在采收前15—20天,用20—40PPM的“九二0”進行葉面噴霧,每隔5—7天一次,連續噴霧兩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