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楊萬裡在《立秋日聞蟬》裡寫到:
老火薰人欲破頭,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将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立秋前後,蟬鳴越發有了些聲勢,而我們今天要聽的歌就叫做《蟬之歌》。确切地說,《蟬之歌》是一類歌曲,它是侗族大歌中典型的代表,屬于“聲音大歌”的類别。侗族人有三寶:鼓樓、大歌、風雨橋。大歌以它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明明是人在唱歌,為什麼叫“蟬歌”呢?這實在是歌者對大自然最有想象力的模仿,别看這小動物個頭不大,但往往一兩隻就是一個管樂隊,隻要氣溫合适,它們就會喧鬧一整天,而樹梢就是這些樂手的舞台,你唱我和,鼓噪着無盡的生命力。
侗族大歌的分部合唱是領唱與衆唱相結合。這句概括看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演唱時卻會呈現出豐富的變化。大歌的主旋律一般在衆唱的低聲部,高聲部從這裡派生出來,但有時他們的關系也會轉換,當低聲部唱出一個持續的低音時,高聲部的歌手會變化出一條明亮的旋律,從而超越低聲部的地位。
再來說說歌手們的發聲方法。和現代歌唱教學中強調的“胸腹式聯合呼吸”不同,侗族歌手們采用自然呼吸的方法,而共鳴位置靠前,重點在于口腔和鼻腔,在唱一些歌曲尤其是模仿動物鳴叫時會用到“舌尖顫音”。
聲部之間的完美配合加上獨特的演唱技巧,除了給人多層次的聽覺感受之外,還會營造出一種開闊的空間感,歌手之間的呼應疏密交疊,時而柔和時而清亮,仿佛是山林中的陣陣蟬鳴,此起彼伏綿延不絕。
侗族大歌已經有千年的曆史,在宋代就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就寫到:“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 侗族人說:飯養身,歌養心。他們世代傳承,在鼓樓下面在火塘旁邊,人們用唱歌來表達喜怒哀樂,用唱歌記錄自己民族的曆史。而“蟬歌”也不是一首歌,它是一種生命的狀态,唱的是什麼已經不重要,那無與倫比的聲音才是最觸動人心的力量。
歌詞:靜靜聽我模仿蟬兒鳴,希望大家來和聲。我們聲音雖不比蟬的聲音好,生活卻讓我充滿激情,歌唱我們的青春,歌唱我們的愛情。
科普時間
雄蟬每天“唱”個不停,是為了引誘雌蟬來交配,有趣的是,雄蟬聽不見自己發出的聲音,而雌蟬又不能發聲,它們真的是天生一對。
稿件來源:莫瀾
編輯: 于苗 初審:東方 責編:言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