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11:28:29

現實生活中,總能聽到“人有三急”這句俗語。所謂“三急” 其實指的就是,尿急、便急和屁急。雖然聽上去有一些不夠文雅,但卻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生理需求。當然随着人們的需求不斷轉變,“人有三急”也逐漸演化為,排洩與飲食等問題的代名詞。

由于現代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所以在面對“三急”問題時,也都能通過現代手段完美解決。尤其是對于住樓房的群體來說,上廁所的時候隻要直接去衛生間,找到馬桶就可以輕松解決尿急、便急的問題。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1

但是在古代社會由于生産力比較低,人們的生活也十分困苦。所以在處理上廁所這件事情的時候,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底層貧民,基本上都站在了同一個水平線上。那就是統一使用“蹲坑”的方式,來解決上不了台面的生理内需。

在古代人的思想意識中,如果将上廁所的行為直接說成“蹲坑”,不僅有違“禮儀”和孔孟之道,甚至還會被認為是一個比較粗俗的人。所以很多文人雅士,就用“出恭”來代替“蹲坑”二字,不僅顯得特别文雅而且也能避免尴尬。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2

古代的“廁所文化”發展與演變

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禮儀典籍《周禮》, 曾記載生活于三千多年以前的古代人,就已經用上了“公共廁所”。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減少了随地大小便的行為,而且也讓古代“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據史料記載古人還曾專門研究過“廁所”二字。他們認為“‘廁’,言人雜在上,非一也,言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清也。”大概意思就是自從有了“廁所”之後,人們就可以在有遮擋的專門空間中,解決“三急”問題了。

這不僅體現出了禮儀教化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環境清新。雖然社會不斷發展與朝代頻繁更疊,古代的“廁所”及“廁所文化”也在不斷更新。尤其是自周超在路邊道旁設立“廁所”開始,就開啟了古代中國人的“廁所文化”之旅。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3

1.古人對“廁所”的稱呼演變

先秦時期,人們管可以藏污納垢的“廁所”叫做“圂”。之所以會有這種晦澀難懂的稱呼,皆因當時的“圂”都建設于豬圈之上。簡單的說就是在豬圈的頂棚之上,放上兩塊木闆并在中間留出空隙。

這樣無論是糞便還是小便,都可以直接落入豬圈之中。不僅特别方便而且也減少了清理污穢的環節。但由于這種“蹲坑”也就是所謂的“圂”,過于簡陋而且安全性也比較差,所以稍有疏忽一腳踩空,輕則滿身污垢重則身殘或死亡。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4

随着古代“廁所”不斷演化,又出現了“溷藩”、“圊”、“軒”等稱呼。但無論是哪種名稱的“廁所”,其結構都無法擺脫“蹲坑”的束縛。即使是王公貴族們的“軒”,也隻是腳踩兩塊木闆的坑位。

古代民間的“廁所”就更加簡陋了,很多人家隻是找一個僻靜之處,直接在掘地三尺後,在坑邊放上兩塊可以墊腳的木闆,然後就地取材使用茅草進行遮蔽。這種形式的“廁所”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茅坑”或“茅廁”。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5

2.秦朝“以缸為廁”

當曆史的車輪滾動到秦朝之後,由于生産力也向前邁了一大步。秦朝人在上廁所的時候,要比先秦時期的古人更為聰明一些。他們會将特制的大缸直接嵌于深坑之内,然後在缸内注入清水并在大缸上面放置中空的木闆。

上廁所的時候隻要直接蹲在大缸上面,就可以解決内急的問題了。但由于缸内污水較多,所以在上廁所的時候就要掌握一定技巧。否則污水四濺後果就會苦不堪言。這種“以缸為廁”的做法,其實與現代的抽水馬桶頗為類似。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6

在缸内的污穢積聚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有專門的“保潔人員”進行清理。有的直接倒入大江大河之中,有的會直接拉入農田作為肥料。秦朝時的“廁所”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不分男女”,講究的是先來後到的淳樸民風。

但是秦朝這種用大缸制作的廁所,其實危險系數也比較高。對于年幼的孩子或年紀比較大的老者來說,一旦出現了腿腳不利索,或者蹲坑時間過長腿腳發麻,就很容易一頭載入這口滿是糞便的大缸之内。

筆者認為秦朝時期的“廁所”,雖然要比先秦時期的“廁所”先進了一些,但是依然沒有改變上廁所的形式和狀态。所以這個時期的“廁所”,其實也依然處于蠻荒階段,并且“不分男女”的做法,其實也與禮儀和文雅相去甚遠。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7

3.漢唐時期的“廁所”

相比較于先秦和秦朝,漢代人的“五谷輪回之所”,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改觀。雖然從體積上來說要明顯縮小一些,并且也多以方方正正的小房子為主,但依然沒有改變古代廁所的“整體”格局。

但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漢代的“蹲坑”口徑有明顯縮小的趨勢。而且一般都是用整塊的石闆搭建而成,蹲位上的石闆會被開鑿出長方形的窄口,這樣不僅看起來更加高大上一些,而且也能夠有效預防掉入糞坑的悲劇反複發生。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8

唐朝作為古代曆史發展的高峰期,不僅僅是體現在了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即使對于上廁所這種小事也可以用心。現代社會中的公共廁所,基本上都會放置隔斷。這種做法其實與唐基本類似。因為大唐廁所都會在蹲坑位置,放上一圈半人高的瓦片。

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蹲坑時尴尬,而且也預示着古代“廁所文化”,正在向文雅的方向發展。這其實與隋炀帝獨創的科舉制有很大關系,通過科舉取士不僅提高了,全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了,即使是上廁所也應該“附庸風雅”。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9

古代“出恭”二字的來曆

大多數人在閱讀古典書籍的時候,或者是在看古裝影視劇之時,都會聽到“出恭”兩個字。比如,元代戲劇家關漢卿就曾在,《四春園》第三折中寫道:“俺這裡茶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喝上七八盞,管情去出恭。”

吳承恩在《西遊記》第二九回中,也曾寫道:“沙僧,你且上前來與他鬥着,讓老豬出恭來。”這兩段文字中所提到的“出恭”,其實就是古代人上廁所的雅稱。實際上“出恭”的來曆也頗為傳奇。

在一開始的時候,“出恭”根本沒有上廁所的意思,如果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應該是出入恭敬之意。尤其是“恭”字作為一個敬稱,原意為恭敬、恭謙、恭讓等。而“出恭”則是指出入都要恭敬而小心。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10

1.“出恭”

“出恭”能與上廁所聯系在一起,其實與隋朝時期的科舉考試有很大關系。在科舉考試之時為了防止作弊,舉子們在進入考場之後,就需要在“号房”内待上幾天幾夜。但是為了解決考生們的“拉撒”問題,确實讓考官們大費腦筋。

但考生們有了内急又不能不讓去,所以隻好配置專門人員,與考生同進同出考場與廁所。這種做法不僅大費周折而且也浪費人力,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這個難題,元代人想出了一個好法子。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11

從元代起科舉考場為了更好的管理考生,以及解決考生們的内急問題,曾專門設置了“出恭”與“入敬”兩塊牌子。當有考生需要上廁所時,就可以領取“出恭”牌。至此之後古人就就将上廁所稱為“出恭”,即大便為出大恭,小便為出小恭。

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預防考生擅離座位,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作弊。到了明代的時候不僅規定考生,在考試的時候可以上廁所,而且也隻需領取一塊“出恭入敬”牌子即可。這種憑牌進出考場與廁所的做法,一直沿用到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出恭”被作為上廁所的代名詞,其實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科舉考場是非常肅穆的地方,所以考生們隻有做到“出恭入敬”,才能體現出科舉考試的正規性。事實上這也體現出了古人注重繁文缛節的弊端。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12

2.“如廁”

其實古人管上廁所除了叫“出恭”之外,還有一個名字就是 “如廁”。據《晉書·王敦傳》記載:“石崇以奢系于物,廁上常有十餘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廁者,皆易新衣而出。”

這個記載中不僅寫出了,石崇家廁所的奢華程度,而且也讓我們知道了,古代人上廁所的另外一個名字“如廁”。無論是“出恭”還是“如廁”,其實都是對上廁所這一行為的雅稱。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出了,古人對不登大雅之堂行為的鄙夷。

到了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時,偌大的紫荊城内不僅沒有煙囪,而且也沒有廁所。這不僅令世人産生了很多遐想,生活在紫禁城内的人,都是如何上廁所的呢?這件事就是“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13

清朝皇族已經開始使用“坐便器”。這種所謂的“坐便器”的構成十分簡單。就是将便盆放置于中間镂空的闆凳上。“出恭”的時候排洩物可以直接落入便盆,并由專人倒入糞車運出紫禁城。

仆人們在宮裡出恭的時候,由于條件比較簡陋,所以直接使用一些比較破舊的便盆即可。但是在出恭前會在便盆内鋪上碳灰,完事之後必須用灰蓋好。至于小便無論是皇族還是仆人都使用“便桶”。然後會有專門的太監傾倒、刷洗,這樣才能保證紫金城内空氣不被污染。

古代廁所文化趣事(古人為何把如廁叫)14

結 語

筆者認為從古代人上廁所,以及“廁所文化”的演變和發展,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古代禮儀發展和社會意識的進步。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上廁所這件小事,因為能夠将小事做好的民族,才能處于不敗之地。

古代廁所從“蹲坑”到“大缸”,再到“方寸之地”和“坐便器”,其實都預示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轉變。但是這個發展過程其實也經曆了幾千年的風雨。從“出恭”的危險系數逐漸降低,再到現在家家戶戶使用抽水馬桶,這其實也不失為一種進步。

【參考文獻】

方南生《我國古代的廁所》

虞忠《中國人的廁所文化》

朱慶征 《東亞的廁所》

《淺談中日關于廁所隐語的比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