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經濟學需求量的概念

經濟學需求量的概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20:19:34

經濟學需求量的概念?一經濟學的“需求”概念是,有着物品和/或技術支持的需要例如,睡眠是一種生理需要,為睡眠提供床榻等用具才是需求呼吸是一種生理需要,空氣淨化器才是需求千裡眼是一種想象中的需要,望遠鏡才是需求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需要和需求都是事實的存在,但是,坐地日行八萬裡是一種物理事實,以車代步則是一種經濟事實,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經濟學需求量的概念?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經濟學需求量的概念(經濟學的需求概念刍議)1

經濟學需求量的概念

經濟學的“需求”概念是,有着物品和/或技術支持的需要。例如,睡眠是一種生理需要,為睡眠提供床榻等用具才是需求。呼吸是一種生理需要,空氣淨化器才是需求。千裡眼是一種想象中的需要,望遠鏡才是需求。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需要和需求都是事實的存在,但是,坐地日行八萬裡是一種物理事實,以車代步則是一種經濟事實。

占有一切是一種心理需要,滿足個人能力發展所需條件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需要。就是說,沒有無代價的收益,每個人的生命資源(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個人在得到某個東西的同時,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他東西,此即“機會成本”,所以說,個人可以追求自身能力的全面發展,卻不可能也無必要去占有一切,換言之,占有一切不是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個人占有任何物品都會有厭足的時候(邊際效用遞減為零),唯獨對于貨币(錢)的占有沒有厭足的時候,似乎錢具有不受邊際效用遞減律制約的神性。人們之所以需要錢,是因為錢可以滿足個人獲得任何交易品的需要,而交換的需要又根源于個人能力的差異,個人從事自己最為擅長的活動,才能為他人提供最多的有利服務,從而獲得最多的收益(如貨币)。“掙錢越多越好”,至于錢是否“夠用”的問題,沒有能力發展要求的個人會以“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來衡量,即取決于個人對于效用物品的“有效需求”。實際上,個人掙到多少錢才“夠用”,是沒有客觀标準的,而是“主觀的”即取決于個人能力發展的需要。例如,某人有着從事科技研發的能力,他不願貸款或接受風投,而是自己去經商,掙到多少錢才“夠用”,取決于他進行科技研發需要多少錢,他不會因為經商可以掙到更多的錢而放棄自己搞科研的“偏好”。貨币是商品效用的最高抽象,能力是人的活動(行為和行動的集合)的最高抽象。生理需要是“自然的”、給定的,能力發展需要則是“人為的”、不确定的。

人類和動物都有食物需要,在這種需要上沒有人類和動物的分别,但是在滿足這種需要的方式上存在着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區别。人類以狩獵、種植等勞動方式獲取食物,因此,人的需要不僅僅是行為動機,而且可以作為目的自始至終引導整個行為過程而成為行為過程的内容。由此可以給出“目的”的定義:以一定的方式去實現的需要。動物有獲取食物的需要以及出于這種需要的行為動機或意圖,卻沒有基于這種需要的行為目的,因為各種動物獲取食物的方式都是固定了的,每一種動物獲取食物的方式對于這種動物的個體來說都是“先驗的”。

就人來說,同一種需要存在着滿足需要的方式的差異,并且滿足需要的方式往往比需要得到滿足更為重要,所謂“不食嗟來之食”、“君子愛财取之有道”。所以,“價值”不僅是得到了滿足的需要,而且是需要得到滿足的方式。得到了滿足的需要是“使用價值”,通過交換得到滿足的需要是“交換價值”,後者不能化歸為前者。交換和交易作為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方式,有其自身的價值屬性,這種價值不能還原為交換物或交易品的效用。正因此,有些人把做生意當作與他人交往的方式,而不是因為做生意可以掙到更多的錢,這些人的價值偏好是滿足需要的方式比需要得到滿足更重要(價值高于效用)的極緻化表現。市場價值體現在滿足每個人的各種需要的方式上,市場的演進不是以交易品的數量和新交易品的出現為标志的,而是以交易方式的變化為标志的。

滿足需要的方式比需要得到滿足更重要,同樣的,工具比工具的作用對象更重要。黑格爾《邏輯學》:“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更高的東西;鋤頭比由鋤頭所造成的、作為目的的、直接的享受更珍貴些。工具保存下來,而直接的享受卻是暫時的,并會被遺忘的。人因自己的工具而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然而就其自己的目的來說,他卻是服從自然界的。”黑格爾的曆史局限性是,他沒有注意到,使用工具的活動方式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一種價值,手段本身不是目的,手段的運用卻可以獨立為一種目的。這種目的早在人類曆史的初期就已形成,狩獵成功的男人們回到定居點,操持着他們的狩獵工具,手舞足蹈地再現狩獵過程。手段的目的化衍生出生存活動的審美需要,這就是藝術的起源。

工具是人建立自身與外界關系的手段,是人自身能力發展所不可或缺的東西,因而有着自身能力發展要求的個人對工具的重視強于對工具對象以及工具使用所得結果的重視。貨币是交易手段,個人擁有的貨币量越大,可以交換到的物品數量和種類也就越多,由此形成了“錢越多越好”的觀念。但是,這個觀念誘導個人産生“占有一切”的貪念,以至于遺忘了終極目的——發展個人自身能力。

在人類社會進入電氣化時代之前,生産方式(怎麼生産)的發展總是快于生産内容(生産什麼)的發展,需要的對象(需求品)幾乎不變從而生産的内容也就幾乎不變,可變的是怎樣生産,形成了怎樣生産支配生産什麼的格局,并且成為曆史發展的動力和各個階段的标志。

進入電氣化時代之後,新技術和新産品的發明越來越多地來源于生産過程以外的研發機構,例如各種家用電器的發明,人們對于微波爐的需要完全是技術開發的結果,日常生活中的人們有着加熱食物的需要,但是用電磁波加熱食物的方式不可能從日常生活中産生出來,這項發明是科研人員機緣巧合的産物。

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每一個初創企業都意味着是一個攜帶新技術或新産品進入市場的企業,這樣的企業依據新技術或新産品的特性組合了生産要素,新技術或新産品未必是對消費者某種需要的迎合,更多的是對消費者需要的開發和引導,具有引導性的新技術或新産品的初創企業才更易于取得成功,即開辟出一片市場、形成專業化分工。這是因為,電氣化和信息化開啟了全新的生産方式,各種新技術和新産品都是這種生産方式的衍生形式,猶如樹幹與枝葉的關系。

航天技術的發展開辟出新的生産領域,正在形成新的生産方式,由此衍生出各種新技術和新産品,如同一棵大樹開枝散葉。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無從設想太空生活的場景會是怎樣的,因而無從預想太空生活會有哪些需要。隻有當航天技術不斷發展,把越來越多的人送到天空生活,才會形成消費者需要,而這些需要是由太空科技開發和引導的,并且改變了人們既有的某些需要,例如飲食的内容和方式。在太空生活中,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行走,都有着技術支持,隻有得到技術支持(開發和引導)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将來必定會有一門“太空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初始規則就是,技術開發并引導需要,不再是需要引導技術的開發。在這門學科裡,“稀缺性”仍然是一個基礎概念,但是,稀缺的不再是物态的資源,而是建構人與環境關系的技術,技術的稀缺度取決于人自身能力的發展水平。

迄今為止的經濟學隻有與供給相對應的“需求”概念,卻沒有與能力相對應的“需要”概念,由此導緻了諸多觀念混亂,以至于亞當斯密提出的鑽石與水的“價值悖論”,至今也沒有得到解決。

所謂“價值悖論”,不過是從物品的效用出發去理解“價值”所導緻的觀念迷障,而從人自身的需要出發去理解“價值”是不會産生這個困惑的。任何一種物品,隻有當它能夠滿足人的需要時,它才是“有價值的”,差異隻是存在着人的當下需要和将來需要的分别。人在沙漠中需要的是水而不是鑽石,并不意味着人脫離了沙漠之後不會需要鑽石。在日常生活中,鑽石的“價值”之所以高于水,是因為鑽石的稀缺度大于水,但是這并不意味着鑽石的價值量等同于鑽石的稀缺度,因為這是兩個不可公約的概念。稀缺度大的物品意味着獲取這種物品的難度較大,從而獲取的成本或代價較大。而且,稀缺度與成本量之間也沒有公約數的關系,因為技術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例如,目前的人造鑽石在物理性質上已經與天然鑽石沒有差别,人造鑽石的生産成本遠遠低于獲取天然鑽石的成本,從而市場上鑽石價格大跌。此時,人們對鑽石由“需求”回歸“需要”,即不再是因為鑽石價格高而想要得到它,而是因為鑽石可以給人産生審美愉悅而想要得到它。這種回歸不僅可以看作是價值的“主觀化”,而且可以看作是效用的“主觀化”,因為鑽石的審美效用是純粹的主觀感受。如此,“價值悖論”便得到了解悖,暴露出其佯謬的本相,從而古典經濟學與現代經濟學、主流經濟學與奧派經濟學之間的對立沖突也就不過是一種觀念上的自相糾纏。

順帶說一下,經濟學不必再沿用舊哲學的“主觀”“客觀”之類的術語,且問:天然鑽石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人造鑽石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恰當的說法是,天然鑽石是物理事實,人造鑽石是經濟事實。

人們對任何一種效用物品的需求都有厭足的時候,卻唯獨對作為交換介質的貨币(錢)的需求沒有厭足的時候,這是一個經濟事實,而不是一個“悖論”。隻有當經濟學理論處于某個由規則構造的形式系統中,這個經濟事實才會表現為悖論,即:某種經濟學理論把“需求”定義為由價格支配的一種數量,價格是供求關系的貨币表現形式,價格提高則需求量下降,需求量上升則價格提高,此即需求定律。邊際效用遞減律說的是,人們對任何效用物品的需求都會随着滿足度的增加而減少,滿足度增量下降則需求量減少,需求量減少則價格降低。因此,邊際效用遞減律與需求定律可以構造一個邏輯自洽的規則形式系統。但是,人們對于作為交換手段的貨币的需求卻不受這兩個“定律”的支配,對交換手段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對标的物效用的需求,使得由這兩個“定律”構造的規則形式系統出現了悖論,其情形猶如蒼蠅拍打不到拍子上的蒼蠅。

在此,有必要給奧派學人科普一下現代邏輯意義的“悖論”概念:形式化系統就是規則系統,任一有限形式系統都存在着該系統無法自證的東西(“盲點”),并且表現為悖論,即該系統由一個初始規則出發,經過嚴格的邏輯推導,得到的卻是兩個相反的結論。因此,“悖論”的發現使得傳統邏輯的一個基本信念破滅了,即:從一個正确的前提出發,經過嚴格的邏輯推導,得到的結果必定也是正确的。

可以把供給的内容分為物品和技術兩個大類,舊經濟學的“供給”概念的外延隻有物品而無技術,新經濟學不僅重視物品所内含的技術,而且把技術作為供給的一個獨立内容。例如,消費者需求的是手機的效用,不必知道手機的技術構成,手機芯片的尺寸不斷縮小,可以更加便利消費者的使用,由此形成了手機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的對應關系,從而固化了手機技術的發展路徑。然而,芯片微型化存在着一個極限,小于3nm時會發生量子隧穿效應,不再能夠滿足二進制運算要求。新的技術路線是,将手機的内存卡和處理器剝離出來,由雲端服務器提供内存和處理,手機隻是作為終端接發設備。這種設備可以安裝在物品和牆壁上,這樣,手機将不再是“手上的機”,不再是“生活必需品”了。互聯網信息傳輸是一種需要,手機卻不再是一種需求。到那時,如果有誰堅持要把這種設備抓在手裡,那就顯得極其怪異了。

概括說來,“需求”對應的是物品,“需要”對應的是技術。沒有哪一種物品是不可替代、不可取消的,因為所有人造的效用物品都是技術的物化形式,而技術是人自身能力的體現,能力就是人建立自身與外界關系的活動水平。發展人自身的能力之所以是一種終極目的性的需要,乃是由于建立更加豐富多樣的人與外界聯系形式,才能使人有着更多的愉悅和舒适的存在感。如此,人的滿足感不再來自物品效用的獲取,而是源于人自身能力的發展以及這種發展所産生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贊賞的自足感。

一個沒有審美能力的人,不會有對于鑽石的審美需要,卻會因為鑽石價格很高并且具有“保值”的效用而産生對于鑽石的需求,因而當人造鑽石批量生産使得鑽石價格大跌時,他對鑽石的需求也會跟着大減,粗鄙的暴發戶們都是這樣對待鑽石的。一個人有沒有欣賞鑽石的審美能力,跟她有多少錢無關,她即使買不起鑽石,從而對鑽石沒有形成“有效需求”,她也仍然有着對于鑽石的需要,這種需要是為了獲得審美愉悅,而不是為了占有的滿足感。

審美能力無法技術化,但是具體的審美活動可以技術化。例如,某人不會欣賞鑽石的美感,隻要他有欣賞其他事物的審美能力,就可以借助他欣賞其他事物的方法,使得他獲得欣賞鑽石的技巧。

一個教條主義的說法: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通過交換得到滿足,有些需要無法或不必通過交換得到滿足。例如,商品化的住房是一種需求,隻有買得起商品房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每一個家庭都要求有自己的住房則是一種需要,這種需要無法以市場交易的方式得到滿足(言外之意就是要求分配住房)。這種教條主義看法的認知根源是,試圖在物品效用的層面上區分需求與需要。豈不知,有些人可以為了滿足自身某種能力的發展需要而放棄買房,例如為了環球旅行而賣掉房子。又如,一個建築師的從業初衷并不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住房,而是把建築設計當作一種藝術活動,是為了從中獲得審美愉悅。因而,建築師這個職業對于他來說,是一種需要,而不是一種需求,不論建築行業是否景氣、能不能掙到大錢,建築師職位的市場供求狀況如何,他都會選擇從事這項職業。人生的“真相”是,個人出于自身能力的發展需要做出的職業選擇,比他受着供求關系的驅使做出的職業選擇,更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對此,舊經濟學是完全無法用供求關系意義上的“需求”概念及理論做出合乎其邏輯的解釋的。

最後,做一個通俗的概括。睡眠是一種需要,床是一種需求,個人什麼時候需要睡覺,并不取決于他有沒有床。特異情形是,有些人隻願意在床上睡覺,有些幼兒更是要在特定的床上睡覺。迄今為止的經濟學隻有與供給對應的“需求”概念,卻沒有與能力對應的“需要”概念,沒有供給的“需要”不予考慮,猶如某些人沒有床就不肯睡覺。這樣,經濟學的理論效用就僅僅表現為描述供給者(企業家)如何發現消費者需求,而不是表現為引導供給者(企業家)如何開發消費者需求。

我們需要發展出一個新的思路,即:企業家判斷→生産要素組合→企業行為邊界→價格/市場形成→分工格局→産生财富。企業家判斷不僅僅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發現,更是越來越多的表現為對消費者需求的引導和開發,開發需求比發現需求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更有賴于企業家的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