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們可能會發現,帶剛出生的寶寶去醫院檢查,每次醫生都會給孩子稱體重,這并非表面工作,因為身高體重可以直觀反應出寶寶的健康狀況。
體重太輕,也許是營養物質沒有被有效吸收,抵抗力會下降;體重太重,可能導緻肥胖,進而引發一系列問題,父母不可不重視。但如今依舊有很多老人覺得孩子越胖越健康,以至于變成了小胖子還認識不到事情的嚴重性。
小偉今三歲了,特别挑食。由于父母工作忙,所以從小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他特别疼愛,隻要是小偉喜歡吃的,不管有無營養,毫不猶豫地買給他吃。
轉眼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入學體檢時醫生說小偉身高正常,但體重超出标準體重五六斤,平時要注意減肥,不然以後會帶來很多疾病。爺爺奶奶怎麼也沒想到,對孫子的疼愛竟然變成了傷害。
對孩子好并不是讓他們吃得開心,還要關注是否健康。剛出生的寶寶尤其要控制體重,如果增重過快,長大後可能會被肥胖困擾。
那麼,寶寶每月長幾斤是正常的呢?掌握這個體重公式,可以自測娃是否達标
剛出生的寶寶體重在5到8斤是較為合理的,6個月之内是體重增長較快的時期,前後變化肉眼可見。
★1到6月的标準體重(公斤)=出生時的體重(公斤) 月齡*0.7(公斤);
★7-12個月寶寶體重增長相比較前半年會有所減慢,标準體重為6(公斤) 月齡*0.25(公斤);
★2到10歲體重大概是出生時的3倍,标準體重(公斤)=年齡*2 8(公斤)
為了保障結果更準确,父母在測量時,應該注意這個幾點:
1、測量時間最好放在早上或者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點
人每天早中晚的體重是不一樣的,相對而言,早上的體重是最準确的,所以父母可以每天早上給孩子測體重,記錄體重變化。如果做不到,也可以選擇一天中固定的一個時間點,這樣也有可比性。
2、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
即便在同一個時間點測量,也需要多測幾次,因為寶寶飲食和穿衣多少都會影響體重數值。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可以買嬰兒專用體重秤,這比一般的體重秤更為精準,多測幾次取平均值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小誤差。
3、大人抱着孩子一起測
寶寶太小,測體重的時候可能不配合,加上體重較輕,單獨在普通稱上測也許會不準确,這就需要大人抱着孩子一起測。家長一定要溫柔,因為寶寶不喜歡被控制住,所以要多一點耐心,讓寶寶安靜下來。最後測出的體重隻需減去大人的體重就可以了。
父母可以根據以上公式和注意事項,簡易測量孩子體重,如果高于或者低于平均标準的10%都屬于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要讓寶寶體重正常增長,父母要科學喂養,不要害怕孩子營養不良喂很多奶、添加很多輔食。要根據孩子發育情況逐步改變或增減食物,寶寶成長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揠苗助長。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