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這世上的人大都是比較安逸的,也正是每個人追求的人生和價值不同,才會有這樣那樣的區别,也才有了這樣那樣的痛苦,在面對安逸的生活時,有的人内心安詳,有的人内心痛苦,痛苦的人不過是内心不甘又沒有耐心付出勞動的人,有人用“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來勸勉他們,你知道其中表達的意思嗎?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的人總為自己的失敗而耿耿于懷,那失敗打掉的是自己的氣勢和信心,而有的人在失敗中尋找經驗,靠着耐久的生命力,迎接着屬于自己的成功,司馬懿的一生都被曹操和曹丕以及曹睿壓制着,司馬懿能忍,曹魏終歸司馬氏所有,這中間的那些升遷貶谪,或許就是壓垮某人的最後一棵稻草,可是司馬懿都忍了,最終都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老大的位置。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個人遇到了困難或者挫折,隻要自己不放棄或許就能重新赢得想要的成功,《後漢書》裡記載“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黾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勳”,馮異在面對與赤眉作戰的失敗中,沒有被失敗吓住,回到軍營後組織操練軍馬,後來終于将赤眉軍打敗,生俘對方八萬餘人。
所有的事情都是發展的,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對生活和未來失去了希望,自己曾經的準備隻為了最後的成功,古人說“盡人事,聽天命”,隻要不是到了自己的絕路,或許就會有逆襲的可能,這樣的信念才能見證失敗是成功之母。
人間正道是滄桑
一個人總會在蹉跎中明白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隻是面對現實的情況時,又會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給自己推脫為啥沒有成功,王勃告訴大家“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時光匆匆的流逝着,抓住人生的尾巴或許不晚,生命或許就能得到本來的價值。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識是無限的,你曾經沒有學好知識,在現在面對困難時,過往的痛苦或許會讓你更加的渴望知識,知識的學習不應該分時間,也不應該是讓你感覺過了年紀就應該放棄改變自己的機會,古人說“活到老學到老”,一個人什麼時候醒悟都是不遲的。
中國古代的武廟裡主祭是姜太公,相傳姜子牙在渭河之濱釣魚是願者上鈎,多年的垂釣終于有了西伯侯姬昌上鈎,姜太公助姬昌和姬發父子開創了大周八百年的江山,相傳在姜太公出山的時候,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還能夠建功立業,就是給後世的人樹立一個榜樣,千萬不要覺得時間來不及,隻要你準備的足夠充分就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
這世間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一直固定的,陳勝吳廣說“王侯将相,甯有種乎”,就是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内心一直有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信仰,不相信這輩子就這樣了,即使生存的很卑微,也要努力的創造一些有利的條件,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直到改變這樣的現狀。
古人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這世上的許多東西都是不那麼的完美,你的所有努力或許都不會得到最完美的結果,但是在拼搏的路上,起碼會收獲自己的認可,别人的尊敬,你沒有因為困難而跪下,你沒有因為孤獨而放棄,這一切的行動再不完美,也能成為你拼搏之路的徽章。
武廟十哲裡的諸葛亮現在常受到人們的質疑,但是武侯留下的八陣圖,以及以一域抗衡強大的對手,還能讓對手心生恐懼的,翻閱史書都是獨一份的存在,諸葛武侯的所有努力都是在向大家展示自己重振大漢的那股雄心,而且人們常說“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萬一諸葛亮的所作所為成功了,或許就不是武廟十哲了,那是超越太公的存在。
結語
沒有誰能夠預知未來的一切,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拼盡一切的努力,讓生活變得有活力,最後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雖然有過蹉跎的人生,但是未來也是可以精彩的,人生的過程還是相當重要的,畢竟人這一生隻有一次,沒有誰不想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人生豪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