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秋季是“貼膘”的好時候,人們可以多吃點肉來補充營養。
但“秋補”講究清補不能胡亂補,像羊肉、豬肉等要少吃,因為羊肉雖是很好的滋補食材卻是溫熱的,在幹燥的秋季吃太多會“火上澆油”,而豬肉脂肪多,吃多了容易長胖,不宜多吃。
秋補的時候還是要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像魚肉、大蝦等。在秋季食補時,建議少吃豬肉和羊肉,多吃這4種肉,滋潤養人不怕胖,很适合秋天食用。
一、魚肉秋季天氣漸涼,魚兒的胃口大開,攝入量增多魚兒也就更肥美了,正是吃魚的好時節。俗話說“鲈魚秋自肥,楓葉霜自冷”,常見的魚類中鲈魚不僅肉質鮮嫩,價格還很便宜,秋補時不知道吃啥時,可以選擇鲈魚。
推薦做法:金湯鲈魚
1、鲈魚買回家清洗幹淨,斜刀将魚頭切掉,将魚骨兩側的魚肉片下來後再成薄片,魚腩處也會有魚骨,要記得取下來,片好的魚肉放入碗中,打入蔥姜水和一個少量的蛋清,再加入少量的澱粉和一勺食用油鎖住魚肉中的水分。
2、一塊南瓜清洗去皮切片,放入蒸鍋中蒸熟後,倒入果汁機中打成南瓜泥,蔥、姜、小蔥準備好。
3、剩餘的魚頭和魚骨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倒入蔥段和姜片炒香後,加入适量的開水,大火煮開後倒入南瓜泥和一勺黃燈籠辣椒醬攪拌均勻煮2分鐘。
4、将魚骨魚頭撈出墊在碗底,腌過的魚肉放入鍋中,倒入2勺米醋、适量的鹽,魚肉變色後撈出,放在盛有魚頭魚骨的碗中。
5、将金湯也倒入碗中,在魚肉上撒上白芝麻、小蔥碎和小米椒圈,淋上一勺熱油就可以了。
二、鴨肉民諺有“吃鴨肉、喝鴨湯,一年四季不咳嗽”,雖然有着誇張的成分,但也足以證明鴨肉的好處。鴨肉肉質細膩,富含營養,而且食物以水生物為主,多吃能幫助人們應對秋季幹燥的天氣。
推薦做法:紅燒土豆鴨
1、半隻鴨子清洗後剁塊,放入鹽水中再加入1勺料酒,浸泡30分鐘左右,撈出放入清水鍋中,加入2勺料酒、姜片和蔥段,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焯水3分鐘左右,撈出鴨塊控幹水分。
2、重新燒油,放入适量的冰糖小火慢炒,炒出糖色,倒入焯過水的鴨塊,翻炒均勻至鴨塊裹上糖色,加入蔥段、姜片、大蒜和八角等。
3、香料炒出香味後,加入2勺生抽、1勺料酒、2勺老抽,增香增色,倒入土豆塊翻炒均勻。
4、倒入足量的開水,中火炖煮20分鐘左右,至鴨塊熟透、土豆綿軟,放入青椒片翻炒至斷生後,加入食鹽和雞精調味即可出鍋。
三、牛肉牛肉有“肉中嬌子”的美譽,不僅因為它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它還含有豐富的肌氨酸和維生素B6,在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時,也不用擔心會長胖。
推薦做法:牛肉炒洋蔥
1、牛肉橫着肌肉的紋理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後加入2勺生抽、少量的老抽、适量的鹽、小半勺料酒,抓拌均勻,繼續加入姜絲、少量的澱粉和油再次抓拌均勻,鎖住牛肉中的水分。
2、牛肉需要腌制10分鐘,趁着這個時間。可以将青椒清洗幹淨切成片,洋蔥剝好也切成片。
3、起鍋燒油,加入幹辣椒和姜片爆香鍋底後,将腌好的牛肉片倒入鍋中,炒至牛肉完全變色。
4、加入青椒片和洋蔥片,用雞精、鹽調味後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四、兔肉兔肉有“葷中之素”的美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尤其是兔肉有着高達85%的消化率,是其他肉類不能比拟的,美味易吸收。
推薦做法:紅燒兔肉
1、兔肉用水沖洗幹淨,剁成塊後放入盆中,揉抓清洗至盆中的水變清澈,再用盆接一盆清水,放入1勺鹽将兔肉放入盆中浸泡1個小時,去除腥味。
的
2、一個小時以後,兔肉從鹽水中撈出沖洗幹淨,放入煮鍋中,倒入沒過兔肉的清水,加入姜片、蔥段和料酒,大火煮開轉小火煮3分鐘,撈出控水。
3、起鍋燒油,油熱後鍋中放入2勺郫縣豆瓣醬和一小塊火鍋底料,小火慢慢煸炒出紅油,将焯過水的兔肉倒入鍋中,再加入一小把冰糖翻炒5分鐘左右。
4、鍋中加蔥段、幹辣椒、桂皮、香葉、姜片、花椒等,翻炒均勻後沿着鍋邊淋入一勺白酒,加入足量的開水、一顆山楂,生抽和鹽,大火煮開後轉中小後炖煮30分鐘,最後大火收汁即可。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頭條創作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