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業大學食用菌教授

農業大學食用菌教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4:15:01

中新網長春3月10日電 (記者 郭佳)“菌,草字頭下面一個‘囷’,囷指糧倉,這就是說菌裡藏着糧食。”有“蘑菇院士”之稱的李玉10日在吉林農業大學向記者妙語解“菌”後說,食用菌蛋白質含量高,可以成為支撐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力軍”。

農業大學食用菌教授(蘑菇院士李玉食用菌可成國家糧食安全)1

李玉在田間指導食用菌種植。(資料圖)吉林農業大學供圖

現年77歲的李玉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吉林農業大學原校長。他為食用菌産業脫貧注入科技元素,幫扶中國800餘個村、3.5萬餘貧困戶實現脫貧。

李玉認為,現在的農業是二維農業(種植業、養殖業),如果把以食用菌為代表的培植業加上,就形成了三維農業。他進一步解釋說,種糧食打糧食産生的稭稈、米糠廢棄物,養雞養豬産生的糞便,通過菌類轉化就能變廢為寶,形成真正的循環農業。

李玉表示,食用菌具有不與人争糧,不與糧争地,不與地争肥,不與農争時,不與其他争資源的特點,這意味着它可以作為中國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新選擇。

來自李玉團隊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食用菌年産量1978年隻有5.7萬噸,到2019年已達近4000萬噸。目前,食用菌産業已是中國農業繼蔬菜、谷物、水果、中草藥材後的第五大産業。

據了解,為延伸食藥用菌産業鍊條,提升産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争力,李玉及其團隊研發出了食用菌相關的脆片、冰激淩、超微粉、菌草茶等多種産品。

不過,李玉坦言,中國是“食用菌大國”,不是“食用菌強國”。“農業的‘芯片’是種子,我們在這方面擁有的自主知識産權還不多。”

這些年,李玉通過不斷挖掘菌物資源,構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統分類體系,将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相結合,創立了“菌類作物學”。如今,這一領域已經湧現出一大批科研人才。

采訪的最後,李玉透露自家的窗簾、枕套,平時用的領帶、手機殼都印着各種菌類的圖案,甚至孫輩的名字也與食用菌相關。“這輩子注定要為食用菌産業奮鬥終身了。”(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