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術評估工作?中新網上海9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在20日起舉行的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44次會議上,記者了解到,當下,上海不斷推進安全生産技術服務平台建設,以清單化方式強化危險化學品等高危領域提供檢維修服務的第三方機構管理上海在安全生産領域創設“企業碼”,以“紅、黃、綠”動态賦碼提升對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大數據智能評估畫像能力;與此同時,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建立危險化學品全過程監管信息系統、消防“一網統管”數字體征2.0版、“智慧電梯”平台、道路運輸“易的PASS”、“雲路中心”等,實現多領域、全周期、多維度數字智能監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安全技術評估工作?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中新網上海9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在20日起舉行的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44次會議上,記者了解到,當下,上海不斷推進安全生産技術服務平台建設,以清單化方式強化危險化學品等高危領域提供檢維修服務的第三方機構管理。上海在安全生産領域創設“企業碼”,以“紅、黃、綠”動态賦碼提升對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大數據智能評估畫像能力;與此同時,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建立危險化學品全過程監管信息系統、消防“一網統管”數字體征2.0版、“智慧電梯”平台、道路運輸“易的PASS”、“雲路中心”等,實現多領域、全周期、多維度數字智能監管。
上海在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0年以來,上海集中開展各類專項督導檢查15.5萬次,檢查各類企業31.9萬家,部署開展125項重點攻堅項目。相關部門對發現的隐患問題實施閉環管理、動态清零,累計滾動排查整治一般隐患150餘萬項,消除和解決重大隐患及突出問題400餘項。
近年來,上海不斷健全法規政策體系、持續優化規劃體系、完善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加強統籌協調的工作體系建設。目前,上海安全生産責任體系日益完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基層基礎不斷夯實,社會共治氛圍逐步濃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未發生重大以上生産安全事故,安全生産形勢總體穩定向好,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創造了良好的安全環境。
據介紹,相關部門制定涉及水上交通安全、建築消防安全、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燃氣安全等相關規章5部、規範性文件40件,出台相關安全專項治理方案、措施40餘項。在上海市安全生産委員會架構下組建了危化、消防、建設、道路、水上、城市安全發展等6個安全專業委員會。
與此同時,上海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修訂完善總體預案和專項預案,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轉制改革與能力建設得到有力推進。上海大力推進區域安全治理協同發展,簽署長三角一體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聯防聯控協議,初步實現長三角區域信息共享互通、安全風險聯防聯控、災害事故聯處聯動。
在持續推進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面,上海完成全市3個專業化工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和評估複核,實現化工園區安全評估全覆蓋,組織完成全上海危險化學品企業的重大危險源全覆蓋檢查督導,組織完成70餘套危險化學品老舊裝置安全風險深度評估。相關部門還深化工貿行業重點企業安全生産專項整治,加大對鋼鐵、鋁加工(深井鑄造)、粉塵涉爆等事故隐患整治力度。
平台新業态安全方面,相關部門督促快遞、外賣等平台企業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定期通報、違法記錄轉遞、平台限制接單等管控機制,騎手交通違法高發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據悉,上海在全國率先試點開展出行、外賣等部分平台企業納入新就業形态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已有24萬多名從業人員參保。
今後,在全力優化安全生産治理體系的同時,上海相關部門将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态平衡,引導企業算好安全“大賬”“長遠賬”;針對系統性安全生産短闆充分調研,杜絕“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問題發生;緊盯重點領域,加強督促檢查,分類施策,精準治理,運用“互聯網 安全生産”,鞏固既有成果,創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實效。
同時,上海将增強科技賦能,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數字孿生等現代技術,豐富管理手段,拓展監督路徑。(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