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商家拒絕退款是否構成法律責任

商家拒絕退款是否構成法律責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2:52:59

商家拒絕退款是否構成法律責任?過年,當屬孩子們最開心,因為孩子們隻要甜甜地跟長輩說一句“新年快樂”,一筆“巨款”(壓歲錢)就到手了過完年大人們需要收心上班,可是孩子們卻還沒開學沒事幹手上又有閑錢的孩子們會怎麼做?,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商家拒絕退款是否構成法律責任?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商家拒絕退款是否構成法律責任(民法典孩子亂消費)1

商家拒絕退款是否構成法律責任

過年,當屬孩子們最開心,因為孩子們隻要甜甜地跟長輩說一句“新年快樂”,一筆“巨款”(壓歲錢)就到手了。過完年大人們需要收心上班,可是孩子們卻還沒開學。沒事幹手上又有閑錢的孩子們會怎麼做?

我們經常看到新聞報道說,某地的孩子花了幾千上萬元去買奧特曼卡片、去買盲盒、去給遊戲充值買皮膚等等。一般來說,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反應肯定是先狠狠訓斥孩子亂消費的行為,然後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就非常棘手了,家長找商家退款卻碰了一鼻子灰。無論是商家亦或者遊戲公司一般都會聲稱購買行為是孩子自願的,因此商家拒絕退款。那麼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到底需要怎麼做才能挽回損失呢?

對于孩子的消費行為如何處理首先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判斷。未成年人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很容易受到誘導進行消費,因此對于未成年人的消費需要法律的特别保護。《民法典》将未成年人的年齡劃分了三類:

1、不滿8周歲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這就是說,不滿8周歲的孩子實施的消費行為屬于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商家對不滿8周歲的孩子進行誘導,導緻孩子進行了大額的消費,那麼商家與孩子之間形成的買賣合同無效,合同無效則孩子需要返還商品,商家需要退還消費金額。

2、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适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從這個規定可以知道,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舊受限,當然純獲利的行為例外。如果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進行了一次性大額的消費,那麼這種消費行為屬于效力待定,隻有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同意了這種消費行為才算有效。效力待定得不到追認則為無效,處理方法同上述第一點,也就是各自歸零,該還還,該退退。

3、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八條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這條很好理解,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雖然還沒有達到18周歲的成年人年齡,但是已經能夠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了,那麼自己賺的錢自己花沒什麼毛病,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能因為一次性消費金額過大而要求商家退款。

俗話說得好,一個巴掌拍不響。

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如果商家在進行售賣産品的時候明知道消費者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卻依舊默認或者采用誘導方式與未成年人進行了與其認知不符的交易行為,那麼由此産生的損失應當是由商家自行承擔。

但是,若商家辯稱不清楚交易對方是未成年人,例如有些消費是通過網購或者虛拟充值進行的,那麼家長需要提供自己在那段時間沒有消費操作的證據,亦或者能夠提供商家明知消費者為未成年人(例如聊天記錄、賬号實名信息等)的證據。

總之,對于未成年人亂消費的行為,商家應當盡到謹慎辨别消費者是否具有消費能力和判斷能力的義務,同時家長也必須清楚,未成年人的“巨款”來源于父母,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承擔監護職責,父母一定要避免孩子掌握過多的錢款,避免讓孩子掌握家長的網絡消費賬号及密碼,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