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很多初初養龜的小主會去到處詢問龜龜能不能混養,或者是具體到某一種龜能不能和某一種龜混養。
然後得到的答案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告知,沒事啊,空間夠大就行;有的告知,千萬不能混養,會出事的;更會有現身說法的,以自己為例,你看,我家的我一直這麼養着,沒事啊!那麼,龜龜到底能不能混養呢?
在我真正開始本篇内容之前,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思考幾個問題:
1. 你為什麼養龜?你把龜龜當做什麼?
2. 你為什麼想要把龜龜混養?
3. 你能接受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4. 你對于沒事的定義是怎樣的?
想好了麼?那麼接下來,帶着你們自己的答案,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今天的主題,烏龜可以混養麼?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提到龜龜混養的問題,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訴你,龜龜是可以混養的。但卻并不是毫無原則的混養。而是需要經過前期的分析判斷以及後期的定期觀察來決定。我個人覺得,這個決定因素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飼養環境、喂食頻率以及龜龜情況。
一、飼養環境1.容器大小
飼養容器的大小決定了龜龜生活環境的大小。如果龜龜的活動範圍較大,那麼相遇的概率就會相對低一些。再或者,就算是遇到了,彼此也能錯身而過,大大減少了起沖突的概率。
換言之,如果飼養環境比較小。兩隻龜龜打了起來,那麼弱勢的一方即便想逃也是沒地方可逃。房間大了至少還可以畫圈跑,房間要是小了,就隻能硬剛了。大約就是這樣的道理。
在這裡需要提及的是,很多人會比較注意容器底部的面積大小,而忽略了容器的高度。而事實上,對于比較大的龜龜而言,容器的高度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容器的高度,也就決定了你的最高水位。對于像巴西龜、火焰龜這種體型較大的成體龜龜,我們最好能給其提供30cm以上的水深。如此一來,它們對于進食層和生活區就會有一定的概念,避免龜龜之間咬尾情況的發生。
我去年就是因為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清水養了三隻大巴西龜,水位還隻有20cm。導緻家裡巴西龜尾巴被咬得很慘,有一隻公巴西還變成了母巴西的小姐妹,簡直哭都哭不赢。
所以,随着龜龜的長大,也需要各位小主給龜龜提供足夠大的空間。建議箱底面積是龜體面積的15倍以上,水體體積是龜體體積的30倍以上。
2.水質情況
我這裡所說的水質情況,主要是指你是清水養龜還是綠水養龜或者泥水養龜。能見度較高的環境,發生咬尾等問題的概率就會相對高一些。而像綠水或者泥水環境,就會好很多。彼此之間不太見得到,自然就很難發生沖突了。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綠水或者泥水環境的。尤其是女生,覺得缺少了很多互動,也少了很多觀賞性。所以,這個隻能看個人的喜好啦。
3.環境是否有躲避
一般對于小龜苗或者是新到家的龜龜,很多人會使用躲避。等到龜龜長大或者适應環境了,就會把躲避撤掉,我也是這其中的一員。畢竟龜龜越來越大,真的很難找到合适的躲避。
但事實上,躲避一方面可以給龜龜提供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能盡量避免龜龜咬尾等情況的發生。畢竟不是有句老話麼:打不過但我躲得過。所以,對于混養龜龜來說,自然是有躲避的環境更好一些。
❈小結:針對飼養環境,我覺得以上三點,你至少要有一點是對于避免龜龜咬尾比較有利的才可以考慮混養的問題。如果你清水無躲避環境又小,發生問題的概率真的是非常高。尤其是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兇的龜龜,更要慎重哦!
我們都知道,對于龜龜而言,喂太多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好事。但同樣,喂得太少也是不行的。一般來說,1歲以内的小龜苗,在盛夏時期可以每天喂。而1歲以上的龜龜,則每星期喂兩次即可。每次7分飽為宜。
如果喂食頻率過低,龜龜很有可能因為饑餓而去咬其他的龜龜。畢竟,在龜龜的眼裡其實并沒有不吃同類一說,真的餓了,能吃就行。
當然,如果說你是仿野環境飼養,水裡放了魚蝦可供龜龜自行捕捉食用,那就另當别論了。
1.龜龜大小
大小差異過大的龜龜一般來說是不能養在一起的。很多人對于龜龜是有誤解的,因為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小龜趴在大龜背上曬太陽,或者是大龜馱着小龜在水裡遊來遊去。因為畫面看起來特别友愛,就覺得龜龜之間是有感情的。即使大小差異很大,但是很和諧啊。
而事實上,龜龜并不懂這些的。對于小龜而言,大龜就相當于一塊可以曬背的大石頭。而爬到高處曬背是它們的習性所緻,并非感情。所以,萬不要因為看起來很友愛的畫面而放松警惕。當大龜處于很饑餓的狀态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小龜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傷害,甚至傷及性命。
那麼,怎樣的大小差異才不算過大呢?我個人覺得,這個要依據龜龜自身的情況來判定。如果是小龜苗,本身就不是很大,我覺得背甲差距控制在1cm左右會比較好。而如果是大一些的亞成體龜龜(背甲長度6-8cm左右的),則差距控制在2cm左右會比較好。
而對于真正的成體龜龜,則要看實際情況。同樣成體的龜龜,母龜會比公龜大上很多,這樣的性别決定的大小差異問題是不大的。但針對成體龜龜,我們就要考慮到領地意識以及發情期的問題,後面會給大家詳細闡述。
2.龜龜體質
但凡生命,就會有差異。有體質好,适應力強的,自然也會有體質不好,适應力差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龜龜中,有體質比較差的龜龜(一般有浮水,挑食,軟甲一類情況的龜龜體質相對會差一些),建議單獨飼養。
同時,如果龜龜是大病初愈,也建議先隔離飼養一段時間後,再考慮合缸。畢竟,大病初愈的龜龜,身體各項機能必然還處于恢複狀态。貿然放回原飼養缸和其他龜龜混養,很可能會被欺負哦。
3.龜龜習性
龜龜習性的不同多半是緣于其種類的不同。例如巴西龜和草龜、火焰龜和錦龜、紅面龜和剃刀龜,雖然看似區别不大,也有很多人将其混養。但事實上,他們的習性卻是有所不同的。
巴西龜能夠很好地适應過濾環境,而草龜則更喜歡老化水;火焰龜在飼養的時候一般以菜葉為主,而錦龜則是更偏肉食,很少有愛吃菜的;紅面龜水性相對于剃刀要差一些,想要深水飼養需要逐步讓其适應。同時,紅面龜白色環境會發色更好看,而剃刀龜則是黑色環境更有利于其放射紋的形成。
因此,在我們将龜龜混養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龜龜的習性,同時要考慮到不同習性龜龜混養後可能造成的後果,再決定是否将其混養。
4.龜龜性格
我這裡所講的性格,主要指的是龜龜的兇猛程度。一般來說,素食為主的龜龜性格也會相對溫柔,而肉食為主的龜龜則多半兇悍一點。當然,我隻是說大部分,不乏其中會有一些特例。因此,除去龜龜品種本身固有的性格以外,也需要我們在日常的飼養中多多觀察,再最終對其有一個相對準确的判斷。
例如同樣是油彩巴西龜,有的性格就比較溫順,能夠很好地和其他巴西臉龜龜相處,而有的則喜歡去咬别人。我家有一隻就是這樣。别的龜曬背飛機腿,它會偷偷爬上曬台,咬人家翹起來的小腳丫。
幸虧發現及時,趕緊分開飼養才沒有釀成大禍。由此可見,龜龜的性格也并非完全由其種類決定,每一隻龜龜,都會有其獨特的性格。而随着龜龜的不斷長大,其性格也會有變化的可能性,一如我們人類。
我曾遇到過一個小主,把鳄龜和火焰龜飼養在一起。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提醒他,趕緊分開,會出事的。但這位小主表示,他家的那隻鳄龜特别慫,平時怕火焰怕的不行,所以他才放心養一起的。
的确,這位小主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最終将龜龜混養,步驟上沒錯,而且根據當時龜龜的情況而言,也的确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做法,并沒有将風險完全規避掉。
我們都知道,鳄龜本身的性格是比較兇的,尤其是随着它慢慢長大,也會愈發兇悍。而火焰龜則相對溫順。在當時的狀況下,可能短時間内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誰又能保證這隻鳄龜一直這麼慫呢?畢竟,我們不可能一天24小時地守在龜缸邊上,不是麼?所以,最穩妥的做法就是分開飼養。
5.龜龜年齡
很多初入龜坑的小主都喜歡買小龜,畢竟小龜看起來萌萌哒。但是,據比較有經驗的飼養者表示,很多水龜,在1歲以内會很喜歡去咬别的龜龜尾巴。大約是因為好奇,或者是飼養環境比較缺乏安全感導緻的。
所以如果你比較在意龜龜的品相,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單獨飼養。如果混養,建議多注意一下密度以及合理設置躲避的問題。
6.龜龜性别
一般來說,龜龜都要長到6-8cm以上才能相對準确地判斷性别。而性别問題,在龜龜幼年時期是不明顯的。而随着逐漸長大,龜龜會越來越具有領地意識,尤其是公龜。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夠給龜龜提供足夠大的空間,則建議盡量分開飼養,避免龜龜之前互咬情況的發生。
同時,要格外注意發情期的龜龜情況。如果不希望龜龜有所損傷,建議發情期時公龜母龜分開飼養,定期合一下缸即可。尤其針對一些比較兇的龜龜,可以人工把控一下。
7.飼養時間
我們都知道,新到家的龜龜是不适合混養的。一方面是因為更換了新的環境,龜龜需要一個适應期;另一方面,新到家的龜龜,我們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才能夠最終确定龜龜本身是否是健康的。盲目混養,一旦龜龜本身是生病的,很有可能會傳染給家裡原本健康的龜龜。
例如真菌,我們就很難在短時間内确定,尤其是真菌初期,可能患病面積比較小,再加上真菌入水後不明顯,故而很難發現。所以,對于新到家的龜龜,我們一定不要着急合缸混養,先單獨飼養确定下情況。
以上就是判斷龜龜能否混養的主要因素。那麼,可能有人會問:龜龜種類呢?這個不也是判斷能否混養的因素之一麼?
其實,龜龜種類的不同,也就是習性、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本文中直接将這一點細化區分。很多時候,雖然龜龜種類不同,但如果其習性相近,且比較溫順,也是可以很好相處的哦!
同時,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以上判定能否混養的因素并非是完全獨立的,而是要我們去綜合考量。例如:飼養環境是達到了混養标準的,但是無奈龜龜不給力,總是去咬别的龜。那自然就沒辦法混養在一起;或者雖然環境不算大,但是是綠水養龜,同時龜龜之間相對和諧,那自然是可以養在一起的。
而除去以上我所講的這些因素以外,龜龜最終能否混養,怎麼混養也和我們這些飼養者的想法息息相關。那麼,讓我們回到開篇我提到的4個問題:
1. 你為什麼養龜?你把龜龜當做什麼?
我知道,很多人養龜,可能隻是一個巧合。而這個巧合,多半是從一隻小巴西開始。有的人可能覺得一隻龜太孤單,故而想再買幾隻;也有的人可能是因此愛上了龜龜而一發不可收拾。
之所以問大家這個問題,是想通過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認清龜龜在我們心目當中的地位。如果你是真的喜歡龜龜,我個人的建議是一定要将數量控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内。
龜龜的壽命相較于其他寵物而言是比較長的。而很多市面上常見的龜龜,未來也會長得很大。我們要考慮到以後的飼養問題,不能隻着眼于眼前。
而混養這件事,則更要慎重。既然是混養,那就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在飼養環境的處理和布置上,龜龜品種習性的選擇上,以及日常的觀察上,我們都需要花費一些心思。萬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喜歡,買很多,然後盲目混養。一旦出了問題,就追悔莫及了。
2. 你為什麼想要把龜龜混養?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比較多的答案應該是以下兩種:
①覺得不同的龜龜混養在一起比較好看;
②想要在有限的空間裡養更多的龜。
而我接觸的比較多的是第二種答案。這種情況尤其是在一些初入龜坑的小主身上發生的比較多。我剛開始養龜的時候,也是如此。到處去問别人,我這麼大的缸可以養幾隻。總是希望别人能夠給到一個讓我滿意的答案(能養很多隻)。
選擇第二種答案的人并非不愛龜。甚至可能恰恰相反,他們很愛龜龜。愛到每一個品種的龜龜都想養一隻。但是拘于家裡空間有限,所以總是希望能少幾個缸,多幾隻龜。
針對這一類小主,你們看看我吧,我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因為初時買了太多龜龜,現在家裡陽台、客廳、卧室,到處都是龜缸。現在一想到春暖花開龜龜出眠,我就頭大。總是希望能夠給他們提供比較大的空間,但是随着龜龜越來越大,也的确是力不從心的。
所以,一定要控制。尤其是入坑不久的小主。對于龜龜的品種、性格、飼養環境的需求、疾病治療等等問題,我們都還處于一個比較懵懂的狀态。不如先控制一下自己的購買欲,确保自己能夠很好地照顧龜龜,再行購買。
3. 你能接受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龜龜混養,如果并非合理範圍内的混養。例如鳄龜和火焰在一起、蛋龜和草龜在一起,這種情況發生問題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有的人,可能比較在意龜龜是否全品,斷了一點點尾尖都要很難過。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就什麼都不需要考慮,都單獨養吧,這樣相對穩妥一些。
如果說小的磕碰你并不在意(斷尾尖或者脖子咬傷一類),也會處理一些小的傷患,隻要龜龜健康活着就好,那麼合理範圍内的混養自然是可以的。如果哪怕是一隻龜咬死另一隻龜你也無所謂,那你當我什麼都沒說過吧。
4. 你對于沒事的定義是怎樣的?
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緣于我開篇提及的情況。有的人會告訴你,我家龜一直混養着呢,都沒事。但是我們要知道,每個人對于沒事的定義是不同的。
對于有的人來說,沒死就是沒事;而對于有的人來說,斷尾了就是天大的事。所以,當我們在聽取别人建議的同時,也要明确我們自己的需求,萬不可盲目模仿。
關于龜龜混養方面的問題,暫且和大家分享這麼多。不知道能否幫助到那些還在糾結買龜混養的小主們。我以一個過來的反面教材告訴你們,人的想法其實是會變的。當我們的購買欲壓倒一切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斷點尾巴沒關系,買!
但是當我們養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的龜龜都斷尾了,而别人每天秀的龜龜都那麼好看,心裡是會很懊悔的。這種懊悔可能會導緻你開始嫌棄自家的龜龜,也可能會導緻你入更多的龜龜。
所以,希望各位小主,都能夠理性買龜,用心養龜。不要心比天高,地兒比龜少。如果家裡實在沒有地方,那就選擇自己最愛的,好好照料,相信你所有的付出,都會有所回報!
往期内容推薦1.養龜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2.養龜,到底多久換一次水?
3.冬季買龜,新龜到家要如何處理?
4.養龜,到底多久換一次水?
5.新的一年,給龜龜DIY一個曬台吧。超詳細步驟,包你一學就會
買龜,我們是失控哒!
愛龜,我們是認真哒!
我是龜龜小主-蘇暖,下期見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