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吓人的一首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的這首《偶成》,在秋日讀來更有感觸你是否知道,古人為何把時間稱作“光陰”,又為何用長度單位“寸”來衡量時間?,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李白最吓人的一首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的這首《偶成》,在秋日讀來更有感觸。你是否知道,古人為何把時間稱作“光陰”,又為何用長度單位“寸”來衡量時間?
光陰一詞的出現,與古代的計時工具有關。在清代以前,中國沒有鐘表,要想計時很不容易。當然,這并不代表古時沒有計時工具——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産實踐中,通過對一些自然現象的不斷觀察,逐漸掌握了日升日落、星辰出沒、月亮圓缺等周期性的變化規律,并以此為契機發明了各式各樣的計時工具。“日晷”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日晷,就是人類根據日影位置的變化來測量時間的一種工具。日晷由底座、晷面、指針組成。底座與地面平行,晷面與赤道平行,指針與地軸平行。指針一般為銅質,垂直穿過晷面。晷面呈圓盤形,石質,正反兩面都刻有12個時辰。
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投影就會投向晷面,指在哪一個位置,便認定為相應的時刻。從早到晚,太陽由東向西移動,每走一步,指針影子也緊随其後産生相應變化。太陽是“光”,影子為“陰”,流逝的時間體現為光的陰影變化,“光陰”這個詞就由此而來。
我們現在用時、分、秒來度量時間,古人為何用“寸”來度量光陰?《大戴禮記·主言》中記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鄭玄注解《禮記·投壺》時說:“鋪四指曰扶,一指案寸。”可見,寸是一指寬的長度。而晷針影子在盤上移動一寸所花的時間,就被稱為一寸光陰,即“寸陰”。
古人用寸來描述光陰,自有道理。一方面,寸比尺小,又引申為非常微小、簡短之義,成語寸土必争、寸步難移中的寸均為此義。用寸來衡量時間,更顯時間之珍貴易逝。另一方面,寸比分、厘、毫等量詞更容易使用——伸出手指就能衡量,光陰由此變得可以觸摸,别有一番意趣。
在對天地萬物的觀察中,在四時的流轉往還裡,古人逐漸認識到,時光流逝從來無情,不曾等人。首先将“寸陰”與“寸金”連在一起,勸喻人們珍惜點滴時光的,是《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璧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環,雖價值連城,但時間卻比璧玉更為寶貴。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求學時,曾寫下《白鹿洞二首》,其中一首中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這可能是“一寸光陰”的最早出處了。
除“寸陰”外,古人還常用刹那、瞬間、彈指、須臾、白駒過隙、時光如梭等詞語來形容時間,無不與“寸陰”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成語白駒過隙,時光飄過縫隙,所謂縫隙也就一指之寬,與“寸”何其類似。從這些詞語中可看出,古人眼中,時間總是短暫而飛速流逝,比金子更寶貴,以至于他們常常發出時不我待、抓住時光的呼喊。所以,“聞雞起舞”、“懸梁刺股”這種争分奪秒的故事,以及“早起三朝當一日”這種朝乾夕惕的行為,才成為一種民族精神的寫照。而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深刻地懂得時間的意義,才在光陰滴漏裡得到了長存的饋贈。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寸光陰不可輕。(田心)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