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親戚和我聊天,談到自己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已經不上學兩個月了,每天沉迷遊戲,不肯與自己交流。心裡很是着急,不知道該怎麼辦,問我有什麼方法能夠讓TA的孩子上學。
很顯然,問題的核心也許不僅僅是“孩子不上學”這麼簡單。
孩子上學學習,本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除了考試升學等聽起來有些功利的目的之外,學生在求學時期的學習活動,對于其自身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人際交往以及心智的成熟發展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與提升。
然而實際情況是,不管在小學還是初、高中,常常出現學生不想上學、厭學的情況,并通過逃學、懼學以及拒學等不同行為表現出來。很多父母、老師使盡渾身解數:懲罰、勸說也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内陸的一些兒童青少年的精神門診中,竟有1/3-1/2的案例是與兒童青少年的厭學問題相關。專家表明,在所有的案例中,有50%其實是基于心理因素引發的,厭學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實在是需要引起父母,以及在校工作者的重視!
本周《青少年心理師專業》的陳祥美老師在《學校輔導工作與實務》課程中,單獨就“逃學、拒學和懼學”主題進行了細緻講解。結合着老師的授課内容與相關資料,小編也将孩子厭學問題的原因,作為父母、老師應該怎麼去看待與處理的問題進行整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什麼會“厭學、拒學”?
孩子的厭學、拒學問題,并不像表面看到的,僅僅是“不想上學”那麼簡單。其背後往往是個人、家庭、學校等多因素綜合在一起,互相影響牽連,共同造成了問題的爆發。
而作為成年人,隻有了解他們拒學形成的成因,才能夠根據不同問題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個人因素:是否因為孩子不想和TA親近的家人分開,或者患有精神疾患;
家庭因素:父母的離異、争吵,父母對于課業過于嚴格,疏忽孩子等;
學校因素:和同學的關系不好,在學校被霸淩欺負,教師的管教方式不合理;
一線青少年專家根據自己的臨床工作經驗,也提出在厭學的孩子在早年經驗,幾乎有這些共同的現象:
①早年被托付給其他人撫養
②依戀關系不夠安全
③父母懲罰、打罵孩子比較多
④過早的在寄宿小學生活,割斷了和父母的關系
可見,那些讓成人頭疼的孩子,其實内心充斥着痛苦與絕望,隻是通過“厭學”的信号呈現,讓大人關注到,背後存在的問題。
家長、老師如何看待孩子的厭學?
孩子的厭學、拒學問題的出現,往往不是一朝一夕。所以當父母、老師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應該兩個心态最重要:不勉強,不着急。
不勉強:孩子出現厭學情況,很多父母下意識的第一反應就是着急:孩子不上學,學業耽誤了怎麼辦?
然而,這樣的做法反而阻礙了對于孩子問題的解決。
首先,父母要先冷靜下來,不要通過指責、強迫等方式給孩子施壓。相反,要和孩子站在一條線上,成為“同盟”,從TA的身份、狀态去理解思考:沒有一個孩子真的不想上學,明白TA做出這樣的行為,内心一定也十分痛苦,背後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處理解決。
以溫和的态度可以嘗試和孩子聊聊:
如:看到你現在這樣,我很是心疼。雖然上學很重要,但我這次和你聊天不是逼你上學了,我更關心的是你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想上學?
不管是教師也好、父母也好,發現孩子出現厭學、拒學的問題,并且很難支持到TA的時候,就需要及時幫助孩子尋求專業人士(心理咨詢師、精神醫生)進行深入、徹底的解決。
不着急:哪怕是找到了專業人士,作為父母也好,老師也好,也要心存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的解決、孩子的轉變,甚至父母自我的反思與覺察都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成年人内心的穩定、耐心,對于孩子的問題解決至關重要。
我見過很多父母,因為缺乏對于厭學等相關問題的專業知識與自我覺察的意識,又沒有足夠的耐心,在中途結束了對于孩子心理咨詢或治療的相關工作,這對于很多孩子心理的恢複與問題的解決都非常可惜。
怎樣幫助孩子解決拒學的困擾?
不同厭學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作為青少年的心理工作者,一方面,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但僅僅從孩子自身去解決,不管是幫助孩子改變認知也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也好,很多時候往往不夠。
節選自學校輔導工作與實務的課堂講義,禁止轉載
多數情況下,孩子的厭學問題都會與其家庭有關。
如果不和父母建立可靠的關系,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支持,讓父母成為孩子問題解決的堅強後盾,哪怕當時孩子的厭學問題得到暫時的解決,但是根源性的影響因素還在,孩子的厭學問題很有可能複發,甚至更加嚴重。
這都需要與其家庭(父母)進行溝通,為孩子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
當然,在實際的案例解決中,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因素非常多:不管是孩子自身對于學習的認知、學習行為策略、家庭系統的支持,班級同伴的關系、老師的教學、甚至校園霸淩事件等,都可能涉及其中。
這對于解決問題的工作者的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的紮實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單單是了解青少年心理、以及一些個體咨詢的技能,還需要會和家庭成員進行會談,甚至在比較複雜的案例中,能夠協調、調動多個系統的力量來對青少年來訪者提供支持。
這種情況并非隻有“厭學”的案例中出現,其他青少年心理問題也都大同小異。青春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期,網瘾、強迫、抑郁等諸多心理問題也會在這個心理發展階段頻發,處理起來非常棘手。這需要從業者進行系統化的學習與訓練。
和計劃心理師學院,青少年心理師專業:兩年學制,306 學時,8大模塊,幫助學習者搭建青少年心理工作系統、完整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咨詢工作技能,并輔助以實習督導,從入門到實戰,培養高效能的青少年心理工作者!
對青少年心理師專業感興趣?
點擊【閱讀原文】預約咨詢更多!
參考資料:紀錄片|厭學背後的心理問題
文/小羊
編/不加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