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康震評清朝

康震評清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1 04:55:33

最近康震老師因解讀《石壕吏》引起了不小的争議,康老師作為一個教授、青年導師,在詩詞講解方面雖然無甚新意,有時還會有些小瑕疵,但這些都不能遮掩他那一手字畫的出彩,所以這次引起了争議,我還是覺得大家有些反應過激了,甚至有教授說他“侮辱智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康老師對《石壕吏》的解讀,隻不過是一場屁股決定腦袋的鬧劇罷了。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1

康震解讀《石壕吏》

作為詩詞愛好者中的小學生,我經常會發表一些自己讀詩的感悟,其實也都是拾人牙慧,但我對于解讀詩詞這個事兒,向來認為沒有官方的答案,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心境、讀同一首詩,你得到的感悟都不一樣。

我們來看康老師解讀《石壕吏》,最大的争議無非就在于,把抓壯丁這件事,強行往愛國主義碰瓷。怎麼講?康老師說:

1、石壕吏抓壯丁,是為國家隊平叛擴充兵力,是為了國家,是正常行為;

2、石壕吏雖然态度惡劣,但是為了國家,這件事本身沒有錯,隻是方式方法有待改正;

3、從老婦“請從吏夜歸”,讀出了老百姓慷慨赴死的愛國主義情懷。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2

最後,康老師總結說:

《石壕吏》這首詩表達了一個非常鮮明的價值觀,就是當國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災難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會挺身而出。

怎麼說呢,我不能講康老師的解讀不對,因為我也不知道康老師在作出如上解讀時,腦子裡在想什麼。說說愛國這個事兒,愛國當然沒錯,古代也有許多愛國主義詩人,比如陸遊,我們在講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時,自然而然會說愛國,會對陸遊充滿敬佩,老師也會借這個機會,告訴學生什麼叫愛國,為什麼要愛國。

但是,真沒必要硬表忠心,你不能随手抓過一首詩,就說這是愛國,這會顯得很尴尬。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3

康老師的幾個誤解

康老師之所以會把《石壕吏》解讀成愛國,我想大概率是因為他有幾個誤解,當然了,對康老師這樣的教授而言,他不應該有這種誤解,可能隻是當時在講台上,那幾十分鐘時間内,突然腦子被外星人或者其他神秘力量控制了。

1、征兵和抓壯丁是不一樣的。

征兵是按照規定、遵守法律,到老百姓中去征集服兵役的人。按照唐朝的兵役規定,征召的是18-22歲的男子。(數據來自《讀杜心解》)

抓壯丁是啥呢?在古代,達到服役年齡的青年男子,叫壯丁。在戰争年代,國家會放寬當兵的限制,就會有強行措施,比如“三丁抽一”,嚴重的甚至“三丁抽二”,但考慮到傳承煙火,還是會“獨子免征”的。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4

但這都是理想化的結果,事實情況是,兵力都不夠了,誰還管你留不留種啊,隻要是個人,殘疾不是特别嚴重的,都給你抓了,在古代(注意我是說古代,萬惡的封建社會),男性是家裡的頂梁柱,一旦被全部抓走,一個家基本也就毀了。

另外還有個官吏和士紳勾結的情況,有錢有勢的人不願意讓兒子去當兵上戰場,就和負責抓丁的官吏勾結,花錢消災,但是上面下達了抓丁的人頭指标,咋辦呢,富人家少抓一個,窮人家就多抓一個呗。

所以你看,征兵和抓丁是不一樣的,抓丁更不是愛國的借口。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5

2、石壕吏的态度問題

嗐,跟古人談态度這事兒實在有點上綱上線了,但既然康老師說了,石壕吏捉人時,雖然态度惡劣,但本質上是為國家征兵,出發點是沒錯的。那咱們也不妨上綱上線一下,你不能打着執行公務的名義就對老百姓吆五喝六,不能因為是公職人員就高人一等,“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這已經不是态度惡劣了,而是威逼。

以康老師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大概率是感受不到某些工作人員的辦事态度之惡劣,辦事效率之低下,相反,隻要康老師親自去辦事,工作人員多半是笑臉相迎,這是屁股的位置變了,腦子裡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6

3、老婦不是愛國

康老師這次解讀《石壕吏》是抱着一個前提的:“當國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災難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會挺身而出”,誰也不能否認我們的同胞都有這樣的愛國心,就拿這次新疆棉花那事兒來說,誰不為我們的愛國情懷感動?

但康老師顯然是把重點放錯了,詩裡面老婦說“請從吏夜歸”,康老師可能把重點放在“請”字上了,這是一個代表着禮貌和素質的漢字,表達了老婦對石壕吏的尊重,所以即使已經七老八十的年紀了,她依然懇請石壕吏把自己帶走,抓緊時間為可愛的士兵們做上一頓熱騰騰的早餐。

好一個軍民一家親。

但是不好意思,石壕吏的故事發生在古代,石壕吏是去抓壯丁而不是送溫暖的,老婦人一家是要躲避被抓壯丁,而不是真心要上趕着去前線從軍的。何以見得呢?因為在“請從吏夜歸”之前,足足有10句是老婦人的血淚哭訴。

康老師也許僅僅是沒有讀熟《石壕吏》全詩而已,要不然,為了自圓其說,而故意忽略詩中重點原文,這也太不負責了吧。作為頂着青年導師頭銜的康老師,這顯然不是他的作風。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7

角度清奇的解讀

實際上,曆來對《石壕吏》的解讀還是蠻有争議的,這取決于解讀者所站的角度。比如說,你若站在石壕吏的角度,那逾牆而走的老頭顯然是刁民,而老婦人則是識大體的良民;你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那你讀到的都是血和淚,是對封建官僚的無情批判。

鐵骨铮铮郭先生還提出了另一個立場,就是站在士大夫的角度去解讀,杜甫也是“士”,雖然隻是寒士,但畢竟和老百姓之間還是有階級區分的。所以老杜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就很擰巴——

第一,他要如實記錄;

第二,身為唐朝的士,他有必要為石壕吏遮掩,比如兒媳婦的結局如何,杜甫沒寫,可能就被他忽略了,忽略不等于撒謊;

第三,在第二點的基礎上,多出來的精力,才是同情老百姓的。說白了就是吃飽了沒事兒幹,就要聖母心一下。

由此可見,郭先生對這首《石壕吏》的解讀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什麼體現出了一個文豪的學問功底,他把自己帶入杜甫的靈魂,從而站在杜甫的階級,一面擁護石壕吏、一面同情老百姓,兩頭都想讨好,俗稱又當又立。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8

而康老師則不一樣,他也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他是站在石壕吏“上面的人”的理想的角度來解讀這首詩,石壕吏“最上面的人”是誰呢,那就是皇帝唐肅宗——這樣就說得通了,皇帝的理想當然是天下子民都忠于自己,因為在萬惡的封建時代,忠君就是愛國。

在這種理想裡面,當然不會有“杜甫同情老百姓”,因為在朕的領導之下,老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吃穿不愁,怎麼會需要同情?所以,康老師就直接“抹殺”掉了這一層意思,剩下的就隻有忠君愛國了。

但可惜,郭先生畢竟不是杜甫,康老師也畢竟不是杜甫,他們不知道,杜甫的終極理想雖然是“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他也是個敢怼皇帝,怼到自己被貶官罷職、窮困潦倒的人。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9

讀杜甫在安史之亂後的詩,他确實是一個愛國的詩人,有許多詩都表達了他對官軍獲勝的渴望,比如被評為杜甫生平第一快詩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他是“初聞涕淚滿衣裳”,然後“漫卷詩書喜欲狂”;但是,在“三吏三别”中,也深刻地表達出了他對封建官僚的批判,以及對百姓的同情。

支持官軍收複失地、痛恨殘酷的官吏、同情老百姓,這三件事并不矛盾。當然了,隻會唱贊歌的人是不會懂的,他們不會懂,為什麼《石壕吏》描寫官吏時,要用“捉、呼、怒”這樣的字,而描寫老百姓時,要用“啼、苦、泣”這些字;他們甚至連“再使風俗淳”都表示難以理解,因為風俗從來沒有不淳過,又何談“再使”呢?

自然,他們就理解不了“請從吏夜歸”是一種無奈、被迫的選擇,反而認為這是慨然赴死的愛國熱情。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10

坐對位置的康老師

康老師畢竟不是杜甫,他也不需要是杜甫,他曾經隻是一個學者,一個普通的教授,雖然沒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但他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把古代文學講得生動有趣了。然後他有了名氣,逐漸登上了一些電視節目,用他一貫的幽默風趣,着實吸引到了許多喜歡傳統文化的粉絲。

這時候的康老師,他的屁股坐在我們旁邊的椅子上,像是一個朋友在和我們交流。作為朋友的康老師,在解讀《石壕吏》的時候,懷抱巨大的同情,有一股悲天憫人的氣質,他會讓你覺得,杜甫真了不起,《石壕吏》真了不起,“三吏三别”真了不起。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11

但是人往高處走,尻往高處坐,康老師不可能永遠和“我”這樣的人做朋友,當他不是朋友的時候,就成了導師,隻需要打開電視,看着稍微跟文化沾點邊的節目,就少不了有康老師的身影,他坐在導師的位置上,激昂文字指點江山。從“寒士”成了“官吏”,屁股從你我身邊,坐上了導師席,思想不能滑坡。

所以康老師解讀《石壕吏》,就是個屁股決定腦袋的鬧劇,無所謂對與錯,閱讀理解這事兒,本來也沒有對與錯。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12


康震評清朝(康震解讀石壕吏)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