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到無人區時一般都會想到地處中國西部廣袤而又荒涼的羅布泊、阿爾金、羌塘、可可西裡,作為無人區的一個最重要标志就是沒有人類和人類活動痕迹,後面三個高海拔無人區:羌塘、可可西裡、阿爾金,很好的诠釋了這一點。而羅布泊無人區即使是腹地深處,也能輕松見到人類活動痕迹,甚至有時候還能見到抱着一樣目的來旅行的穿越者。
羅布泊裡的綠色
羅布泊 夜
羅布泊無人區内有哪些人類活動痕迹?
彭加木失蹤紀念碑,老一輩科學家彭加木在對羅布泊無人區進行科考時,為了給國家節省經費,獨自外出尋找水源,失蹤至今,其單位和家人為了紀念他,在他失蹤的地方樹立了失蹤紀念碑,經過多年積累,目前該紀念碑已經成為羅布泊無人區穿越 的經典節點之一,為了紀念彭加木,也為了給後來人留下更多生的希望,目前彭加木紀念碑前的各式飲品已經堆成小山;
感恩碑,感恩碑樹立的時間并不長,按照碑文記載大緻情況是,幾位自駕旅行愛好者穿越羅布泊無人區時,因為迷路,油盡糧絕,正當幾位抱頭痛哭、準備慷慨赴死的時候,幾位開礦或者是科考的河南人恰巧從此路過,給他們提供了水、食物和汽油,幾個人絕處逢生,感恩不盡。可能是由于過于激動,幾個人竟然忘了索要這幾位河南人的聯系方式和姓名,成功脫險後,他們又幾次進入無人區想尋找恩公緻謝,結果尋河南人不遇,沒辦法隻能在當年出事的地方,豎起了一個感恩碑,感謝好心的河南人救命之恩;
餘純順等人的墓地,餘純順可以算得上是中國第一代徒步驢友,有着豐富的徒步經驗,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卻在徒步穿越羅布泊無人區的過程中不幸遇難,在餘純順的遇難地建起了餘純順墓碑。除了在羅布泊老湖心處的餘純順墓碑,不遠處還有趙子允、陳宗器等人的紀念碑,關于他們在羅布泊的事迹可以參看之前的文章在羅布泊深處,有一座孤零零的墓碑
樓蘭古城等曆史遺迹,樓蘭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地處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地,據史料記載,曾經極為繁榮,但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從中國曆史長河中消失了一千多年。二十世紀初,瑞典籍科學家斯文赫定在中國工人的幫助下,發現了消失千年的樓蘭古城。樓蘭古城位于羅布泊西岸,有重大科考和曆史價值,以其高昂的門票費用和進入成本成為中國最貴的旅行景點,沒有之一。除了樓蘭古城外,在羅布泊西岸地區還分布有小河墓地、太陽墓地等曆史遺迹。
樓蘭古城
除了以上這幾個我們經常說到,同時我們2021年羅布泊無人區穿越也會到達的幾處人類痕迹外,羅布泊無人區内還有若幹:人類遺棄的車輛、作為經緯度參照物的三角高鐵塔、以及一些為了開礦或者文物保護而修建的人類建築,甚至最近有消息說,為了更好地管理開礦和非法穿越的問題,羅布泊無人區有計劃在外圍圍一個大圍欄。
在此人們不禁有個疑問,同樣是中國四大無人區,為什麼相對于後面的三個高海拔無人區的寂靜,羅布泊無人區顯得有些車來車往、人聲鼎沸了呢?這主要和羅布泊無人區的自身特點有關系:羅布泊無人區并不是一直都是無人區,羅布泊曾經是中國第二大僅次于青海湖的内陸湖,隻是因為各種原因疊加影響,才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完全幹涸,演化成無人區,在成為無人區之前,羅布泊及其附近區域有一段時間是适宜人類生存的,因此留下了若幹曆史遺迹;羅布泊無人區海拔相對較低,平均海拔隻有800米左右,而且氣候較幹燥,區域内幾乎沒有水源與河流,因此羅布泊無人區一年四季都可以進入,不像其他三個無人必須等天氣足夠冷、氣溫足夠低的時候才能進入;羅布泊無人區面積相對較小,後面三個高海拔無人區是連片分布的,進入難度大,而羅布泊無人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有城市分布,相對平坦的地貌,四個方向均可以進入,甚至在羅布泊無人區中間,為了開發的鉀礦便于運輸,還修建了一條南北縱穿,連接哈密和若羌的235省道。
無人區内的固定建築
綜合影響下,羅布泊無人區就變成了一個相對于後面三個無人區更熱鬧的無人區了。
瑪吉阿米藏地旅行,專注于小衆旅行線路,更多藏區旅行小衆線路、無人區穿越、藏區旅行資訊歡迎關注川藏線 (就川藏線 這三個字,加黃V認證,與本訂閱号頭像相同),我們一起出發,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中國西部之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