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隻要是主權信用評級相對較高的國家,想要發行國債就比較容易,因為買的人很多。比如美國,國債餘額都已經達到了30萬億美元,其發行的國債還有很多人買,而我國的國債同樣也不愁賣。不過,國債的利率一般是比較低的,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買呢?
很多人可能會嫌棄銀行存款的利率低,不願意把錢存在銀行。可與國債比起來,銀行存款的利率可能都還算比較高的了。
比如利率相對較高的儲蓄國債,3年期和5年期的利率分别已經降到了3.2%和3.37%,而某國有銀行3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都是3.4%。利率相對較低的記賬式國債更是不濟,3年期和5年期的分别隻有2.4%和2.6%。
可即便如此,每個月發行那麼多的國債也仍然有人買,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可能就是買國債更看重安全而非收益。在各種理财方式中,國債的安全性如果說是第二,恐怕沒誰敢稱第一,即便是銀行存款,也不敢說比國債更安全。
在投資市場中,很多投資者都會去尋求絕對安全的資産,而國債作為安全性很高的資産,對這些投資者來說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而且市場中從來都不缺乏尋求避險的投資者,所以國債也就總會有人買。
其次,就是國債的收益率低隻是相對的,如果不買國債,收益率可能還會更低。國債的收益率雖然比較低,但它并非就是收益率最低的資産。
即便是期限最短的三個月期的記賬式國債,利率也能達到1.6%以上,這個利率顯然不是所有資産的利率中最低的,比如活期存款就比它的利率低很多,甚至不少銀行利率最低的定期存款也比它更低。
所以,國債的利率低隻是相對較低而已,對于某些投資者來說,可能即便是看在收益上,國債也是更好的選擇。
比如一些機構投資者,手上有一筆流動資金,由于這筆資金可能随時都要用到,所以不能去做有固定期限的投資,此時與其讓這筆資金躺在活期賬戶裡,就還不如拿去買國債。
因為國債雖然也有固定的期限,但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即便沒到期也有很多變現的方式。
比如通過國債逆回購市場,用國債作為質押向普通投資者借錢。由于國債逆回購的利率大多時候都低于國債的利率,所以投資者從國債的利息中扣除國債逆回購的利息後,仍然還有利潤可賺,利潤率可能還比存在活期裡高,而且資金也能跟存在活期裡一樣靈活使用。
再次,就是國債的流動性比較高。國債的流動性是高于銀行定期存款的。雖說有些國債的期限比定期存款的期限長,但并非一定得持有到期才行。
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國債即便沒到期,也能贖回和賣出,并且利息會根據持有時間的長短來靠檔計算。而定期存款雖然也可以提前取,但利息隻能按活期利率來算。
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沒到期的國債變現方式就更多了。除了贖回或賣出以及上方提到的國債逆回購,還可以通過貼現、參與央行的回購等等進行變現。
由此可見,如果覺得國債利率低就不值得買,那不過是對國債的好處不夠了解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