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柳汽林長波簡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所以比較重視在糧食運輸方面的工具在上個世紀中期普遍都是用牲畜或者小推車來運糧食,但這畢竟都是非常原始的方法效率非常低下,既然都進入工業時代了,那也得讓農民們能夠感受到相應的便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東風柳汽林長波簡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所以比較重視在糧食運輸方面的工具。在上個世紀中期普遍都是用牲畜或者小推車來運糧食,但這畢竟都是非常原始的方法。效率非常低下,既然都進入工業時代了,那也得讓農民們能夠感受到相應的便利。
(一)、着眼農業,步步為營的發展1989年聊城高唐縣工具廠,租賃了3000平米的廠房。四年以後,又把機械廠并購了。1993年,時風集團正式成立。山東是一個農業大省,在齊魯大地生活着很多農民。時風集團在成立之前就是做農業工具的,而它收購的機械廠,也是主營農機行業。
所以,時風自它誕生之日起就和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它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把農民當成自己的消費主體。緊接着,時風又并購了拖拉機廠。可以說,它走的每一步都很紮實,也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正因如此,在1998年的時候時風拿出了30億元,打造了一個輕卡汽車工業園。而它積極的擴張合并,就是為了這一日的到來。其實說是輕卡,其實也就是三輪車。隻不過這個三輪車用了拖拉機發動機的技術,而且兩者都是柴油機。
柴油機的特點就是有勁,而且柴油相對而言比汽油要便宜不少。農村莊稼地裡很多都沒有鋪裝路面,而且大都滿是泥濘,如果動力不足就很容易陷進去。所以,時風打造的柴油三輪車一經問世,就在當地引起了轟動。
可以說,時風對商機的脈搏把握的很準。因為它的管理層,都是農民出身,而且也非常知道農民到底想要什麼。現在網上一直在流傳,單缸拖拉機的動力一直是個謎,還說當它冒黑煙的時候,才是真的發力。
而時風的三輪,當時與拖拉機用的是一個發動機,其馬力可見一般。廣大農民,所需要的就是這種物美價廉的運輸工具。而且三輪汽車還有棚子,能夠遮風擋雨,性價比要遠遠高于一般的拖拉機。
2003年時風集團的三輪車的年銷量就已經超過了36萬,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家裡有一台兩輪摩托車,都是一方的風雲人物,更不用提三輪車。時風集團決定趁熱打鐵,把三輪車的輪胎廠也給建起來。如此一來,成本就降低了很多而且還可以靠賣輪胎創造利潤。
同年,時風拿出了20億人民币建了兩個化纖輪胎工廠。既有專門供給農機使用的,也有專門供給大型裝備的。可見,三輪車的銷量,帶動了整個集團的發展方向。
(二)、獨占鳌頭,全國第一的農機企業“時風時風,路路暢通”。這句廣告語經常出現在山東衛視上,人們總是在說山東衛視土,但它的目标人群其實和時風一樣,都是對準了農民。所以,有很多接地氣的廣告,比如肥料還有尿素和太陽能等等。時風的口号,在山東可謂是人盡皆知。
給人以自信,又感覺那麼真實。自從2003年開始,時風一直占據着三輪車業内龍頭老大的席位。而且,也一直在名氣上也是一直壓着省内其他同行一頭。“價格屠夫”,是業内外人士給與時風的評價。因為它多次采取主動的連續性下調價格,所以銷量也一直遙遙領先。
價格下來了,而且産品的質量又好,自然會受到大家的追捧。雖然價格不高,但是薄利多銷。時風的利潤一直呈上升趨勢,2018年時風集團的營收為301.97億。
在聊城市排第五,在整個山東省也能夠排的上号。當然,這些不僅僅隻是三輪車帶來的。時風的輕型卡車還有大型拖拉機以及聯合收割機,都為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見,一個企業要想真正的發展,就得腳踏實地的去做。
時風就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為農民服務的初心,一直在農機領域摸爬滾打。所謂術業有專攻,在農業機械方面,時風集團在全國都數一數二。而且時風早在2007年,就開始了電動汽車方面的研究。當然,這部分的受衆還是農民。
主要是小型的電動汽車,适合在鄉間趕集或者接送孩子以及種地的時候使用。當然,它最出名的還是三輪車。在山東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有那麼一兩台時風三輪,可以用來拉麥子,拉棉花或者開着它去收樹。也正是老百姓對時風的信任,才鑄就了它今日的輝煌。
(三)、以運輸機械為核心,不斷的向周邊産業延伸時至今日,時風早就已經走出了國門。像哥倫比亞還有巴西等南美國家都對時風的産品推崇備至。物美價廉的商品,不論走到哪裡都自帶主角光環。
它從誕生的那一日起,就注定了自己的不平凡。現在的時風集團,每年都能賣出超過100萬輛農用汽車。公司旗下的輕卡每年銷量約在九萬台左右,電動汽車約為21.5萬輛還有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等。
時風的三輪汽車銷量,連續十六年穩居全國榜首,被稱為“中國三輪汽車之王”,而集團在機械五百強中也排在第36位。正是因為它的腳踏實地,才換來了今天的成就。有很多公司都是靠着實業積累資金,而後進入資本市場,如此一來雖然資金膨脹的很快,但企業随時都面臨着退市或者破産的危險。
時風從來都不去想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反而是把精力都投入到了三輪車和其他農機的研發上來。時風的發展,完美的诠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1995年初具規模的時風集團,一時無法确定該往農業的哪個方向發展。
當時的老總,現在的黨委書記劉義發,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發現鄉親們非常缺乏糧食運輸載具,與同事們集思廣益之後決定把農用三輪車打造成自己的主導産品。而且2003年的時候,公司有人找到劉義發說應該趁着還在盈利轉型到真正的汽車行業。
劉義發經過了一夜的深思熟慮,第二天就宣布了做三輪,不做四輪的準則。的确,轎車并不是發動機上架着兩個沙發那麼簡單。事實證明,劉義發當年的選擇非常正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