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9月10日,教師節。
2018年的這一天,馬雲宣布,将在一年後正式卸任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身份,完成權力交接。從此做一名「老師」,隻關心慈善和教育。
9月9日,浙江杭州,在退休前一天,馬雲回到濱江園區看望老同事,現場人山人海,圍的水洩不通,所到之處歡呼雀躍,堪比追星現場,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有人評論說:最後一天上班的馬雲,高興的就像一個孩子.....
昨天不單是教師節,同時也是馬雲55歲生日,阿裡巴巴在杭州舉行20周年慶祝大會,這一天也是馬雲擔任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的最後一天。
十多年來,馬雲先後辭去了阿裡巴巴總裁、阿裡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等多個職位。這次他辭去的也是近年來權力最大的一個職位。
分散在全球的阿裡人昨天都回到杭州
為阿裡巴巴
送上20周歲的生日祝福
阿裡巴巴20周年年會,被稱作“有史以來杭州規模最大的年會”,沒有外界猜想的大牌明星,也不對外直播。但是舞台美,效果贊,科技炫的這台晚會,不輸任何大型晚會。懷舊和青春是主題,當然,也讓人看到夢想。
晚會節目單
下午4點半,蓮花碗已人山人海了
從現場布置看
很溫馨很阿裡
晚上6點30分,晚會正式開始
所有的公仔都到齊啦,阿裡動物園集合!
煙花表演
高曉松抱着吉他,留着當年那頭長發,唱起了《同桌的你》
在年會現場
馬雲跟着唱《追夢赤子之心》時
熱淚盈眶
當然,煽情是免不了的
晚上7:50左右,馬雲登場緻謝
他表示——
沒想到等了10年的這一天來得這麼快,來得這麼美好
附馬雲演講全文:
鏡頭掃過,馬雲的眼眶有點濕潤。
9月10日,這一天,對他來說尤其特别。阿裡巴巴20周歲生日,教師節,55歲生日。
這一天,他在想些什麼,又想說些什麼。
一段幾分鐘的視頻,拉開了20年的回憶。燈光暗下來,追光打在馬雲身上,他來了,他說:“謝謝大家遠道而來,坐在下面觀看的時候無比感慨,真沒想到等了十年的這一天,來得這麼快,這麼美好,感謝所有人。”
今年不是馬雲的退休,而是阿裡制度傳承的開始
馬雲說,他感謝支持阿裡巴巴的人,感謝員工,朋友,感謝時代,國家,以及杭州這個了不起的城市。
他坐在舞台下,看着舞台上的年輕人陽光、活力,他說,阿裡人真是越來越厲害了,“可能很少有一家企業可以把文藝演出搞得這麼專業。”
這樣的晚會,馬雲參與了18年。而15年以前,阿裡巴巴決定把這家公司做到120年。如何能做到?“很多人把公司的願景當口号,他們不信,但是我們信。當時我們就考慮如何傳承,用制度去思考。我們走訪了很多公司,研究了很多公司,很多公司有兩條路,交給下一代或交給職業經理人,但是我們選了第三條,我們想要去發現,培養新的領導團隊。”
為了這一天,馬雲認真準備了十年。“感謝大家,這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迫于什麼壓力。過去20年,阿裡人從來沒害怕過,我們隻有敬畏。10年前,我提出,要離開董事長的位置,那年我45歲,很多人不相信。但是今年我做到了,我希望在座的阿裡人,未來30年,每年至少向社會輸出1000名十年以上的阿裡人。但是你要記住,你為此要準備十年。”
他說,今天不是馬雲的退休,而是制度傳承的開始,今天不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是制度的成功。
今天的世界,要用陣痛去迎接變化
最近幾年,一直有很多變化,它們釋放出的信号便是,一個新的時代很快就要到來。
“今天,所有的焦慮、困惑,是新時代到來前的陣痛。但技術改革所帶來的影響超越大家的想象。”馬雲說,這次技術影響,将使人類發生最深刻的變革,無論是人工智能、大數據,5G,都是為了三個目的:可持續發展、普惠和利他。
“如果技術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技術就毫無意義。不解決這些問題,這個世界就會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如果過去20年是互聯網發展的20年,未來三十年是用好互聯網的30年。所有的陣痛都要通過改變自己來完成。”
馬雲說,我們每個人都要走出昨天的自己。不僅要為自己着想,要為别人着想,更要為未來着想。“很多人說,馬雲你講話總是站得很高,但是,你笑話我們,我們也這麼說,你信,我們當然更高興。”
在馬雲看來,我們這代人,是最幸運的一代人。我們這代人是橫跨兩個技術時代的人,“能不痛苦嗎?能不糾結嗎?但沒有用,改變自己,不是要做大、做強,而是做好。善良是最強大的力量。”
過去20年,很多人跟馬雲說:“馬雲你運氣真好,阿裡巴巴真厲害。其實不對,阿裡犯過的錯,不比别人少。但是我們做了很多正确的選擇。我們從來沒有從商業出發,所有重要的決定都是跟錢無關。我們的思考、決定、技術、産品,目的都是是否能解決社會問題,是否源于我們的使命、價值觀?”
馬雲說,過去20年,阿裡經常被懷疑,被挑戰,但是阿裡對自己,對未來堅信不疑。“阿裡不願意隻做一家會賺錢的,平庸的公司。我們的目标從來不是打敗對手,而是給世界帶來變化。我們不想變成一家強大的公司,強大的公司很難,好公司更難。阿裡巴巴擁有了最好的人才、技術、資源,但這些不是我們炫耀的資産,是社會給我們的信任,我們每個人都會說感恩,每個人都在說感謝,但我希望阿裡人,感恩社會最好的辦法,是給社會帶來更多驚喜。”
未來,還有個巨大的機會,是新全球化。“今天我們都很自信,世界在害怕中國,害怕強大的公司。我們希望技術是善意的,技術給人帶來希望,而不是絕望。我們希望阿裡巴巴參與新一輪的全球化,讓全世界的貨,貨通天下。我們希望技術,阿裡雲、達摩院,用自己的能力,想象力,給世界帶來機會。我們必須明白,技術不會帶來很多的就業,但是技術帶來服務業的機會。阿裡的未來不是為了證明我們能賺102年的錢,而是我們願意擔當102年的責任。”
不退休,換個江湖再見
“至于我自己,我把自己想得很明白。”
馬雲說,很多很多年前,他去格林威治天文台,有人問他,太陽系在哪,他沒找到,又問,地球在哪,他也沒找到。“我突然明白,我們這些人,在地球上,啥都不是。那一刻我明白,我們不是誰。人生不是你取得了什麼,而是你經曆了什麼。世界這麼美好,很多事我都想去體驗、嘗試。還有那麼多不美好,不對,不敬人意的地方,我是要去折騰折騰的。”
2013年,馬雲離開ceo的崗位,他以為就會輕松了。結果他變得更忙。
“我是不會停下來的,阿裡巴巴隻是我很多夢想中的一個而已。我自己覺得我還很年輕,我想去玩,去折騰。教育、公益、環保,我一直在做,但是我想我能做得更好。”
“世界那麼好,機會那麼多,我又那麼愛熱鬧。我這麼年輕,哪裡舍得退休。
我希望換個江湖,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曾經,有人嘲笑馬雲在做夢、吹牛。二十年過去,馬雲的夢卻已成真。
如今,阿裡巴巴已經成長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企業,旗下不僅有淘寶、天貓、支付寶、餓了麼口碑等産品,還形成了涵蓋核心商業、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業務等的生态,影響着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出行、購物再到繳納水電煤氣、提取住房公積金。
“新六脈神劍”出爐昨晚6點,晚會開始前,20歲的阿裡巴巴公布了“新六脈神劍”,宣布全面升級使命、願景、價值觀。
"新六脈神劍"價值觀由六句阿裡土話組成,每一句話背後都有一個阿裡發展曆史上的小故事,表達了阿裡人與世界相處的态度——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今天最好的表現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時此刻,非我莫屬;認真生活,快樂工作。這六句樸素的土話将成為阿裡巴巴繼續踐行使命、實現願景的出發點和原動力。
"新六脈神劍"出爐曆時14個月,前後修改過20多稿。升級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體現了阿裡巴巴鮮明的态度、對企業發展方向的本質思考,更是阿裡人對于如何走向未來的共識。它們将幫助阿裡巴巴凝聚同路人,進一步提升組織的創造力,進而更好地擁抱數字經濟時代的機遇與變革。
那些年,馬雲造過的詞1、網商
據記載,馬雲在2002年提出了“網商”這一概念,認為認為作為在網絡上從事商業經營的人群,他們才是中國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主體。(《馬雲如是說2》,紀子義)
業内普遍認為,真正讓“網商”這一概念廣為人知是在2004年。阿裡巴巴集團在2004年舉辦了第一屆網商大會,開創性地評選出了“全球十大網商”。
當時整個淘寶的交易額不足億元,銷售額最大的網商是每月5萬元。但在會上,馬雲說:“10年之後,你要是月銷售沒有100萬,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網商”。在場的人并沒有把這句話當回事,因為誰也不會想到,不足十年,淘寶成交額就突破了萬億元。
網商的出現,讓互聯網生活不再簡單地沉迷于聊天、遊戲、交友等娛樂活動,而是将互聯網當作生産力工具,可以做生意。
2、Made in Internet
2017年阿裡巴巴重啟網商大會時,馬雲首次提出了“made in internet”的概念。
“以前我們稱之為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印度、Made in法國,以後不會存在純美國造、中國造,可能是設計是美國的,組裝是中國的,賣向的是全世界的。原來隻有大企業可以做這些東西,今天由于互聯網,每個人可能做這樣的事情。”馬雲說。
這一概念後來也被馬雲用來幫助解讀“五新戰略”中的新制造,以加強外界對互聯網的重視。在2017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上,馬雲稱:制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的制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制造。
3、新零售
2016年雲栖大會上,馬雲創造性的提出了“五新戰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與新能源。他還強調:“這五個新将會方方面面的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沖擊和影響,把握則勝。”
其中,最為馬雲所重視的就是與阿裡巴巴核心商業密切相關的新零售。他認為,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隻有新零售這一說。
随後,“新零售”之風席卷中國,并迅速引爆了一場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商業革命。諸如盒馬鮮生、永輝新物種等打着新零售名号的産物相繼出現,“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蘇甯小店”等聯動線上線下的業态也層出不窮。
不過近幾個月,“新零售”熱度開始逐步退卻,關于“新零售走下神壇”的論斷也開始流傳。
4、新制造
2018年的雲栖大會上,馬雲首次系統地闡述了“新制造”,并稱“新制造很快會對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制造業帶來席卷性的威脅和席卷性的機會,所有的制造行業所面臨的痛苦将遠遠超出想象,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
馬雲解釋,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其核心是數據。“以前制造業靠電,未來的制造業靠數據。”他預言,未來成功的制造業一定是用好互聯網,一定是IoT,一定是雲計算、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業企業。
5、新實體經濟
“新實體經濟”概念最早提出的具體時間已經無法考證,隻能從《華夏時報》2015年12月的一篇報道中查到,馬雲在當年雙11的時候提到:“網絡企業不生産産品,但會與制造廠商一起利用新技術來誕生銷售奇迹,這是一種新實體經濟、新經濟的崛起。”
馬雲在2017年4月接受采訪時強調,“未來沒有商業可以離開互聯網,也沒有線上線下之分。未來不一定屬于傳統實體經濟,但一定屬于擁抱互聯網、擁抱新技術的新實體經濟。”
闖蕩20年,大佬們眼中的馬雲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今天就不評論我們的同行了,因為跟馬雲私交也非常好,也是有競争有合作,在一起共同投資的公司都有五六家了。有競争有合作這是一種常态,所以也不必太妖魔化大家的競争。大家都是十幾年摸爬滾打,從小小的公司一點點很努力地去競争。包括說電子商務,阿裡巴巴也是很堅強地打敗了國外的對手,赢得市場。所以說大家都是互相敬重的。”
京東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
“馬雲有馬雲的性格,我感覺在任何時候,他一定要站在更高層面看問題,不願意跟你就事論事地探讨。他口才很好,講話特别有激情,所有問題都要站在一個最高的高點,從人類、國家、社會。我們和阿裡巴巴不可避免有一定競争,但是二者建立的商業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是比拼哪家公司能夠活一百年,我相信我的商業模式絕對可以存活一百年,馬雲一定會逐步學我們,一定是的。”
阿裡巴巴資深副總裁彭蕾:
“他很多事情我都不爽,也不是很看得慣,但我能夠依然對他保持最初的尊敬和佩服。我知道他身上也有他的弱點,但是對于他的格局觀和他的悟性,還有一些判斷,還有一些他身上的魅力,還是令我很欣賞,發自内心的。”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
“我覺得馬雲是個非常有遠見的人,他總是考慮得很長遠,同時他也非常在乎别人,我們一直肩并肩工作,在性格上我們也非常互補。他給了我很多創意的想法,這其中蘊含着很多機會,很值得深思熟慮。我們更像是朋友,互相分享想法,有時和生意有關,有時和生意無關。”
前阿裡巴巴CEO衛哲:
“中國應該珍惜,整個社會應該珍惜有馬雲這樣的一個人,他的電子商務真的改變了很多,盡管我也同意是時勢造英雄,但千萬不要忽略一個英雄對時勢的影響。”
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
“我跟任正非之間不知道差了多少個馬雲,跟馬雲中間也不知道差多少個任正非,這倆都是我膜拜的對象,人家可以把公司管得很強,對我來說我缺乏這種管理的能力,我的強項在于創造力和想法,曆史上證明,我也有很多好業務,像路由器和兒童手表。如果比懂技術、懂産品,可能馬雲不如我;但是他比我更懂領導力和人性,所以馬雲可以駕馭更大的事業。”
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
“馬雲他有幾個特質,他看問題可以比較快地抓住非常實質的、非常核心的問題;另外一個看問題很有格局,能夠看到很關鍵的核心問題。很多人覺得他眼光非常好,看問題非常遠,這是他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們作為朋友、同行最欽佩的地方。”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
“到了2008年,搜狐好像處在一個鼎盛時期,實際上那個時候我的管理模式是有問題的,對産品技術不夠重視,或者我本人不夠勤奮,我就飄飄然地享受自己的名聲。我有時候在酒吧唱歌玩,那時候馬雲也在北京,我叫馬雲出來玩,他到12點才過來,待半個小時就走了,那時候他在拼命地幹活。”
58同城CEO姚勁波:
“我最崇拜的企業家就是馬雲,因為要做的事情很像。馬雲是把中小制造業者帶入互聯網,我是把規模更小但總量巨大的本地生活服務業者帶入互聯網。”
蘇甯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馬雲是互聯網的大佬,不需要風口,而是自己造風。我與馬總有着共同的理念:認真做夢,踏實做事,最終成為造風者。”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
“馬雲強大得不得了,是我們中國新一代企業家裡面最成功的了。阿裡巴巴上市的那一天,我相信整個中國企業界、無數的企業家在通宵達旦地看阿裡上市的全過程,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無比驕傲的。馬雲在美國那樣的市場裡面,一個中國人創造了IPO的奇迹。”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談願景、談未來,怎麼激勵員工熱情?如果自己都沒有熱情,怎麼把别人的激情激發出來?在這方面我是非常佩服馬雲的,他自己有非常遠大的志向,而且能夠描述清楚那個未來,真的讓人相信。”
滴滴出行CEO程維:
“馬雲是中國企業家裡最有格局的,這個格局來源于他的視野,這個視野和他的英語有關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話,英語不是他的語言而是他的眼界。他是中國最早因為英語好可以去全世界交流的企業家。”
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
“馬雲本身是值得交的好朋友,沒坑過朋友,你就縱觀他這十幾年,他沒坑過朋友的錢。他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
“對馬雲還真是非常佩服,馬雲應該講是一個企業戰略家,我比他歲數要差20歲,公司資曆也比他老,但是确實眼看着他說的一些事情真的做到了,而且甚至超前做到了。這時的我不得不認真去研究他憑什麼有這個底氣說話,說完之後他是怎麼做事的。另外,他在應對不可确定的各方面因素,(這方面)我覺得他做得挺漂亮。”
分衆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
“馬雲長得蠻弱小的,其實氣場超大,他為什麼把阿裡巴巴建成這麼偉大的公司,很重要的問題,我覺得他的管理永遠不是在管事,而是在管好人。我覺得馬雲最大的欣賞點就是遠見,馬雲跟你談的事都是十年之後的事,他在跟你聊這件事的時候,你總是覺得這事情不靠譜,但是他幹着幹着就把這事幹靠譜了。”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他很會學習,到處看、到處走、到處溝通。發覺對他的企業有幫助的,那麼他會去做;對他不夠有幫助,那麼他也會去了解,這就奠定了他的知識面。他成為了中國乃至全球的互聯網營銷大家,我覺得跟他的知識積累、勇于創新和他的個性是分不開的。”
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史玉柱:
“之前沒打過交道,以為他在空談;後來打過交道之後發現,以為他空談的那些東西,最後他都實現了,那就說明他不是空談。馬雲看人應該是比較準的。”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
“馬雲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我感覺這個聰明并不是按照成績。其實在整個社會當中,一個人去實現自己的潛能,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情商,或者是情商和智商結合。當然還要在對的時候、對的行業、站在一個對的方向上面。今天我相信阿裡巴巴會很快變成最大市值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這背後很重要的就是馬雲這個創業者,這個創始人,他的布局。他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或者說前瞻性,大膽的想象力。馬雲有一些自己非常執着的想法,也能夠堅持下來,尤其是别人不太看好自己的事,馬雲看好他自己。”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
“我覺得馬雲這個哥們就是不怎麼裝,他也講很多道理,但是你覺得這個道理是真是發自内心地講。我覺得他非常之坦誠,非常之直率。他是講他自己認為正确的,甚至是說可能你不喜歡,但他覺得對你有幫助。按照古代人說,這叫诤友。”
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
“他的心态很年輕,你從他的公司企業文化來看,你就可以感覺得出來。他這個公司,永遠是一個年輕狀态的公司,整個阿裡集團的業務也是這樣的。團隊協同的精神也非常強,你看阿裡整個集團裡面,從上到下隻要目标明确了,像打仗似的,所有人都會沖上去。”
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
“馬雲一開始就想着如何做出一件更大的事情,他是一種特别喜歡驚天動地的個性,不像我這種小富即安。馬雲在美國嘗試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時候,他想到了中國黃頁,想到了互聯網、電子商務,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把産品賣到全世界做服務,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從格局上來講,馬雲是一個真正的大商人的格局,我是小商人的氣魄。”
華誼兄弟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
“他是一個隻知道工作,平時裝着會生活、基本是以裝為主的人。以買藝術品為例,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如果去拍賣會去買了一幅畫,我一定會一回家就拆開挂上。而馬雲呢,一年以後,還包着呢。”
《胡潤百富》董事長胡潤:
“他在雙十一能做一個這樣的秀,很難想到一個中國首富都能做這樣一個秀。但是馬雲也是努力不做首富的,因為他一方面創造很多錢,第二方面他也捐錢蠻快的。他拿出阿裡一定的股份捐到慈善行業。一百年以後,我們回頭看馬雲,會看到他在公開場合承擔了這個責任。”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
“我有一次作為人大代表視察阿裡巴巴的時候,他那個時候經常說颠覆,我就說你不要一天到晚說颠覆,你把誰颠覆掉,你也被颠覆了。所以我們之間也沒有矛盾,他搞他的互聯網也好,我搞我的實體經濟也好,各自走各自的路。我們也會合作搞促銷活動,他實際上也想增加零售店的交易。”
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
“你讓馬雲來做玻璃,我相信他做不起來,你錢多沒有用,不能買的。很多人說我花錢去買品牌,我說品牌不能買,這個是一個文化的沉澱,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是死心塌地搞制造業,就是實實在在做才換回來的,他們去賺快錢賺大錢,我不喜歡賺那個。”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我曾經跟馬雲說過,脫離了實業,互聯網什麼都不是,他表示贊同。不能沒有馬雲,但不能有太多馬雲。至于董明珠嘛,越多越好。”
香港首富李嘉誠:
“馬雲先生年輕有為。對我們民族來說,最重要是代代有傑出企業家,能夠投資社會,推動社會進步。見到成功的中國企業家,我内心隻會為他們鼓掌打氣。就如朋友打高球時又遠又準,我們也會高叫一句‘好球﹗’”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
“我認為,馬雲很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希望從源頭創新上比阿裡做得還要好。”
SOHO中國董事長、聯合創始潘石屹:
“馬雲現在是大神級的人物了,外界對他的看法評價有了一些神化了的感覺。我跟馬雲接觸時間比較長,我曾寫過《我的價值觀》一書,序就是馬雲寫的,内容很直接,不是耍技巧,基本上想什麼說什麼。”
軟銀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
“我們是非常好的夥伴,也是好朋友,馬雲一直指導着公司團隊,仍将發揮重要作用,幫助管理層,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需要建議時,他都會挺身而出。但是長久以來,他的風格就是讓他下面的年輕人盡快地成長,他可以更好地思考理論層面方向性的問題。”
股神沃倫·巴菲特:
“七八年前,我遇到馬雲,一起吃飯,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我可以意識這個,但我不了解他的業務來判斷是不是買入。毫無疑問,他把阿裡巴巴經營得非同尋常。”
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
“他投身慈善事業後,我相信會在過程中有很多新的收獲,也會更加理解中國背景下的慈善事業。我希望他能把鑄就阿裡巴巴成功的新思維、新能量帶到慈善行業中來。”
張勇接班馬雲出生于1964年,張勇出生于1972年,二人年齡相差8歲。而從1999年馬雲創立阿裡巴巴,到2007年張勇加盟,中間正好是8年。
進入阿裡巴巴之前,張勇是盛大的CFO(首席财務官)。當時盛大如日中天,創始人陳天橋是馬雲的老朋友。因此,馬雲處理此事時小心翼翼,特地到陳天橋家吃了晚飯,當面為招聘張勇道歉。
陳天橋後來表示,阿裡巴巴當時是一家規模較小的私人公司,那次的跳槽表明張勇是一位有遠見的人。
跳槽之前,張勇詢問了太太的意見。太太對此表示支持,她經常逛淘寶,買了不少東西。于是,張勇将家從上海搬到杭州,并按照阿裡的慣例取了“逍遙子”的花名。
2009年3月,張勇接手淘寶商城的業務。很快,他就打造了現象級的商業盛事——“雙11”。
初衷很簡單,張勇希望通過一個活動或者事件,讓消費者記住“淘寶商城”,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促銷。
效仿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張勇和同事選定了11月11日,因為這一天處在十一和聖誕節之間,是一個理想的促銷時間點。
第一個“雙11”,淘寶商城的成交額為5200萬,遠超出大家的預料,以至于張勇不停地問同事:“你們真的算對了嗎?”
經此一役,張勇一戰成名。到了2018年,“雙11”的成交額為2135億,增長了4000倍。
2013年5月,馬雲卸任阿裡巴巴CEO,陸兆禧接任。9月,張勇升任COO。
2014年後,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張勇作為主将,舉全集團之力“All in無線”,使手機淘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商平台。
2015年5月,陸兆禧調任阿裡巴巴董事局副主席,張勇出任CEO,開始被外界視為馬雲的接班人。
具體何時得知自己将要接班?張勇表示記不清了。
他在接受第一财經專訪時說:“具體場景記不太清了,肯定是在某次和馬老師的聊天當中。經常過一段時間,馬老師從外面跑一圈回來以後,我們就約個時間,喝個茶,聊兩三個小時。具體提起2019年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在最近一年左右。去年9月份,他正式說了。”
“他(馬雲)講過,做CEO需要做好下地獄的打算,做CEO是一個苦活。所以,他把我推下地獄。”張勇表示。
一年前的9月10日,馬雲和阿裡巴巴在官方微博上宣布:經董事會批準,一年後的昨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裡巴巴20周年,馬雲将不再擔任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現任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逍遙子)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職。2019年9月10日之後,馬雲将繼續擔任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直至2020年阿裡巴巴年度股東大會。
對于張勇,馬雲顯然是放心的。馬雲曾在公開信中高度評價張勇:因為他的戰略格局和在組織文化傳承上的擔當,阿裡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是馬雲與阿裡巴巴合夥人群體現在最正确的決定。
别了,馬雲!一個時代已經落幕,我們換個江湖,後會有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