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2:39:25

元稹(779-831),字微之,今河南洛陽人,出生于長安,唐朝著名詩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氏後裔,父元寬,母鄭氏。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号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佳句。元稹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主要代表作有《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惟将終夜長開眼)1

今天複習元稹的《遣悲懷》(三首之三),原文如下:

閑坐悲君亦自悲,

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

潘嶽悼亡猶費辭。

同穴窅冥何所望,

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将終夜長開眼,

報答平生未展眉。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惟将終夜長開眼)2

這首詩的大意是:閑座無事的時候,往往就想起你,為你傷悲,也為自己傷悲。我已經老了,就算能活到一百歲,也沒多長時間了。晉朝的鄧攸沒有兒子,他知道這是命中注定的。潘嶽為亡妻寫的《悼亡》詩再好,其實也不過是白費筆墨。我死後會和你埋葬在一起,墓穴幽深黑暗,你我什麼都看不到,還能期望什麼呢?來生有緣再相見,再好好報答你,更是難以指望!隻能睜着雙眼,整夜整夜地把你思念。也隻有這樣,才能稍稍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以及你所吃的苦和所受的罪。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惟将終夜長開眼)3

元稹在他24歲那年,娶了20歲的韋叢為妻。韋叢,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出身名門,是京兆尹(首都長安市市長)韋夏卿的小女兒,自小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為韋家掌上明珠,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她嫁給元稹後,雖然二人感情非常好,卻備嘗生活的艱辛,從未過上安穩舒适的生活。即便如此,她仍對元稹十分體貼、毫無怨言。可惜七年後,韋叢就去世了,年僅27歲。妻子去世後,元稹回憶起妻子生前的艱辛付出,出于愧疚,寫下了三首七言律詩《遣悲懷三首》,抒發以内疚為主的悼亡之情。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惟将終夜長開眼)4

元稹的這首《遣悲懷》(三首之三),是為悼念去世的妻子韋叢而作。共寫了三首。第一首寫妻子韋叢的賢能,安貧樂道和對自己的體帖;第二首寫韋叢死後的家庭生活變化和自己的痛苦;第三首寫自己對韋叢的懷念,表示生死不渝的愛情。三首詩互為補充,構成完整畫面,感情深摯,語言平易。為古今悼亡詩中難以企及的傑作。 

通讀這首悼亡詩,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其情癡,其語摯,吟來催人淚下。情之深,愛之切,思之強,痛之烈。怎麼能不令人動容?特别是最後兩句“惟将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這是在向已故的妻子表明自己的心迹,也是久經思量後所做的無何奈何之計。人生百年,倏忽之間,就要承受生死離别之苦。欲寄希望于死後同穴,然而死後之事哪還由得自己決定,不過是無謂的癡想罷了。隻有終夜不眠不休,永遠思念着妻子,才能報答她一生所受的痛苦。真是哀痛欲絕,千古癡情之語,比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顯情深似海。

2021年4月18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