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化學高考該怎麼提分

化學高考該怎麼提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20:32:23

化學高考該怎麼提分(高考化學從學渣到600分)1

縱觀幾年高考理科綜合中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化學試題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強調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了學科知識與社會、科學發展的聯系,注重能力考查,特别重視實驗分析和探究能力及思維能力的考查。

有很多知識來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從課本上延伸出來的更多了。因此必須以課本為準,夯實基礎。二輪複習的備考也應在此指導思想下進行。

一、明确二輪複習的任務

化學高考該怎麼提分(高考化學從學渣到600分)2

把二輪複習與一輪複習明顯地區分開來。具體任務如下:

第一項任務:形成知識網絡系統并強化記憶。

▐ 與一輪複習的區别:

①一輪複習是逐個知識點的記憶,初步掌握知識結構;

二輪複習是系統的知識網絡的記憶,熟練掌握知識結構。

②一輪複習的記憶傾向于展開;側重于點。

二輪複習的記憶傾向于濃縮;側重于網。

③一輪複習是會——記;

二輪複習是記——熟。

第二項任務:在系統把握整體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科能力。

▐ 與一輪複習的區别:

一輪複習的特點是“知識單項”、“跨度小”、“解題思路較為單一”。能力要求:低----中。

二輪複習的特點是“知識多項”,“跨度大”、“解題思路多變”。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項任務:提高考生解題的速度及準确性。

▐ 與一輪複習的區别:

一輪複習側重于做“對”。

二輪複習既要“對”,又要“快”。

二、二輪複習中的幾點做法

化學高考該怎麼提分(高考化學從學渣到600分)2

二輪複習:綜合訓練與專題訓練相結合,如有機、無機推斷專題總結,阿伏加德羅常數,離子反應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題目當堂完成,訓練答題的準确性、規範性和速度,加強易錯點、失分點的練習。而化學實驗的複習則應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題則要學會如何去粗取精、去僞存真。

▐ 具體如下:

1、立足基礎 重視教材

現在的高考強調以“能力立意”命題,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質的考查,不過分強調知識的覆蓋面,因為綜合卷容量有限,無法追求考查知識的覆蓋面。綜合測試考查的知識點随機性增大,今年的“熱點”,不一定是明年的“熱點”。這就意味着課本上的知識,任何一處都将會是“熱點”,無主次之分。

為此,高考複習備考一定要降低複習重心,淡化“熱點”,立足基礎,回歸教材、大綱,踏踏實實地完成教學任務,全面落實教學大綱的要求,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1)要引導學生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建一個較為牢固的知識網絡體系

高三複習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各部分相應的知識按其内在的聯系進行歸納整理,将散、亂和雜的知識串成線,結成網,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之中,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将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機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實驗等知識通過點、線、面連成知識網絡,進行聯想記憶、理解、應用,做到融會貫通,使學生構建一個較為牢固的知識網絡體系。

例如:可以元素周期律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機物)網絡,以化學平衡和電解質溶液等形成基本理論體系,以物質的量為中心形成化學定量簡單計算網絡,以藥品選用和儀器裝配形成實驗技能體系。要突出學科主幹知識,強調學科知識結構中的核心内容。

(2)力求改變按照複習資料線索組織教學複習

任何參考資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課本。基礎都出自課本,來自課本。無論是簡單題、還是難題它的“根”都離不開課本,而且都能從課本上找出解題依據。

在複習中要增強對課本的使用意識,以課本為複習過程的支撐點,按化學科《考試說明》要求的知識内容,逐條逐項的對照過關,使課本的概念與理論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使概念理論濃縮與凸現,便于“系統記憶”。

近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的化學II卷版塊結構淡化,走向雙基的綜合,學生往往因為一個知識點的模糊不清而導緻整個題思維困難,隻有紮實雙基,才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防止出現“以考代學”、“以練代本”的錯誤做法。

(3)活化基礎

重視基礎并不是簡單地将概念、理論知識重複一遍,而是要在複習過程中,對各種相關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首先要将相關概念、理論知識進行并合和串聯,如四大平衡即“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學平衡來進行統領或從化學平衡來歸納和發散。

其次是要将基本概念、理論知識之于化學學科的大環境中,注意基本理論、基本概念與元素化合物、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的交叉融合。化學概念零碎分散,而且不少概念相似難辨,這是化學學科的特點與難點。

因此,我們有必要借助表格與圖形來區别相關概念。注意在複習中挖掘不同概念的相互關系,着力找出它們的相似點,相異點及聯系。進行科學分類,精心對比。

2、跳出題海、突出方法

由于複習時間緊任務重,要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内複習掌握大量知識并形成知識網絡,就必須跳出題海,突出方法,提高複習效率。若仍然用“時間加汗水”,一味追求大運動量的訓練,追求新題、難題、偏題,整天埋頭于題海,那隻能是對身心的摧殘。我們注重的是建立認知結構,注重對思維能力的訓練。

▐ 解題時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能力訓練

找出該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審題)→回憶、聯想相關的知識(構思)→應用知識點解決問題(解答)。要注意無論專題訓練還是綜合訓練,都必須目的明确,落到實處,重在效果,達到訓練幾道題通曉一類題的目的,切忌貪多求全,題海戰術,疲于奔命。

化學高考該怎麼提分(高考化學從學渣到600分)4

除了合理的計劃安排之外,輕松便捷的記憶方法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應該把一些枯燥無味難于記憶的化學知識盡可能趣味化。如編選歌訣、利用諧音、形象比喻等方法都可以幫助記憶哦~

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針對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利用音韻編成,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讀起來朗朗上口,利記易誦。

如從細口瓶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歌訣:“掌向标簽三指握,兩口相對視線落。”“三指握”是指持試管時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緊試管;“視線落”是指傾倒液體時要觀察試管内的液體量,以防傾倒過多。

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編如下歌訣:“加熱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熱;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來”。

像元素符号、化合價、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編成歌訣來進行記憶。歌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确實可以用來幫助記憶,使你輕松愉快地鞏固學習成果。

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就是要把需要記憶的化學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諧音結合起來進行記憶。

如地殼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矽、鋁”,可諧北方音為“養閨女”。

再如,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錳、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加個那美麗的新的錫鉛統共一百斤。”

會意記憶法

會意記憶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進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處理,然後去巧記。

如氫氣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是:實驗開始時,先通氣後加熱,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後停止通氣,因此可會意記作,“氣體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

再如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分别會意成“一分為二”(分解反應)“合二為一”(化合反應)、“取而代之”(置換反應)、“相互交換”(複分解反應)。

形象比喻記憶法

形象比喻記憶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動的比喻,把那些難記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觀形象去記憶。

如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是:“能量低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近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多,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較遠的地方出現的機會多。”這個問題是比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

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就是把一些化學實驗或概念用聯想的方法進行記憶。

聯想法是帶有驗證性的記憶方法,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産物。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抓住問題特征,由此及彼發展聯想。

如記憶氫氣、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過程可用實驗聯想,對比聯想,再如将單質與化合物兩個概念放在一起來記憶:“由同(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叫做單質(化合物)。

對于文字較少而又零亂的難以記憶的小問題要抓住關鍵字詞進行奇特聯想,如氫氧化鈉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上,可記為:“紙(織)上染了肥油”。

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就是針對一類化學知識或規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可選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詞縮略成提綱挈須的骨架進行記憶。

如實驗室制氧氣的七個實驗步驟記為;“檢、裝、夾、點、收、移、熄。”“檢”指檢查裝置是否漏氣;“裝”指往試管裡裝藥品;“夾”指把試管夾在鐵架台上;“點”指點燃酒精燈;“收”指收集氣體;“移”指把導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滅酒精燈。

再如過濾操作中的注意點濃縮為:“一貼、二低、三靠”。

猜謎記憶法

猜謎記憶法就是把一些化學知識編成富有知識性、趣味性、生動形象幽默的謎語進行記憶。

如記憶一氧化碳性質的謎語是:”左側月兒彎,右側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有毒無色味,還原又可燃。”

形象比喻記憶法

如果我們打這樣個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記憶了。

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鷹等鳥比作能量高的電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鳥比作能量低的電子。能力高的鳥常在離地面較高的天空飛翔,能力低的鳥常在離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動。

再如有機化學烯烴中有雙鍵,易發生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乙烯發生聚合反應時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運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這樣較易記祝總之,趣味記憶的方法很多,諸如圖示記憶、歸納記憶、借曲填詞記憶等。

在學習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總結适合于自己的記憶方法。隻要記得快。記得準,記得牢,就不失為一種好的記憶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