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漢堯
《紅樓夢》故事剛剛開篇,曹公就安排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從此,劉姥姥這個“積年的老寡婦”,就同賈寶玉、林黛玉等紅樓人物一樣,廣為流傳,深入人心了。馬瑞芳老師對劉姥姥三進榮國府,進行了最精當的概括: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忍恥求告;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知恩還禮;劉姥姥三進榮國府,仗義救難。劉姥姥目睹了賈府極盛時期,也見證了賈府衰敗的日子。我們通過劉姥姥的眼睛看到了王公貴族的盛衰,也體會到了百味雜陳的社會人生。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所展示的是一幅立體的畫卷,幫助我們多側面多角度品讀紅樓故事。下面我們就随着劉姥姥的腳步,叩開紅樓之門吧!
“千裡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就是劉姥姥的家,今年年關已近,但因貧窮“家中冬事未辦”,于是全家人公推劉姥姥去賈府向王夫人、鳳姐求告。劉姥姥說:
“倒還是舍着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候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劉姥姥還真有點“光棍”精神,反正隻是舍一付臉面,在當今社會中臉面能值什麼呢?有利才是最大的實惠。于是劉姥姥就來到了榮國府。那麼,劉姥姥是如何叩開富兒之門,見到主子鳳姐的呢?
第一步從大門蹭到角門。“來至榮府大門石獅子前,隻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王府候門人來車往,達官顯貴寶馬香車,這陣勢如何不吓住鄉下貧婆子呢?劉姥姥為了壓住自己惶恐的心情,“且撣了撣衣服,又教了闆兒幾句話,然後蹭到角門前。”這“一撣、一教、一蹭”,便把貧婆子内心的慌張與自卑生動地勾畫出來了。“撣了撣衣服”,完全是無意義的下意識的動作;“教了闆兒幾句話”,從昨天晚上,到今天過來的路上,不知跟這“一無所知”,“才五六歲的孩子”叮咛了多少遍!“蹭到角門前”才是劉姥姥最無奈的舉動,“蹭”格外形象,大門不敢進,隻好去角門看看情況。誰知角門上有一夥“挺胸疊肚”的人把住門呢!原來這深宅大院不是我們的農家小院,可以随便進出的。劉姥姥隻好陪着笑,向這些“門衛”“太爺”們打聽入門的法子。
第二步從前繞到後門。有一位年老的好心的“門衛”告訴了劉姥姥,她的“經紀人”周瑞住在後門上。大門不敢進,角門不能進,隻能走後門,可悲可歎!賈府甯、榮二府把整個甯榮街占了大半條街,而在後門上的背街處全部住着賈府的寄生者,一是服務賈府的衆多仆人;二是賈府宗族裡其他貧寒的子孫。相對于賈府而言,後門上就是“貧民窟”。就是這個“貧民窟”對于劉姥姥而言,也是大且富也,豈是我輩真正的貧寒之家所能想象比拟的。“劉姥姥……遂攜了闆兒,繞到後門上”,一個“繞”字就把賈府之大活活畫出來了。當劉姥姥來到後門上時,原來這裡也是一片繁華地:“隻見門前歇着些生意擔子,也在賣吃的,也有賣玩耍的物件的,鬧吵吵三二十個小孩在那裡厮鬧。”劉姥姥拉住一個小孩問“周大娘”住哪裡?誰知孩子們答道:
“那個周大娘?我們這裡的周大娘有三個呢,還有兩個周大奶奶,不知是哪一行當的?”
這後門上能養活這些做生意的人,吵吵鬧鬧就有二三十人小孩,姓周的仆人就有五個!曹公這些不經意的叙說,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什麼是“鐘鳴鼎食”之族。
第三步從周瑞的住房逶迤來到大姐兒的東廂房。劉姥姥終于在後門上找到能夠引薦的人,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為什麼能夠幫助劉姥姥呢?隻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買田地一事,其中多得劉姥姥女婿狗兒之力。于是周瑞家的便把劉姥姥引進了自己的住房,“命雇的小丫頭倒上茶來吃着”,并安排小丫頭去打探消息。在王熙鳳吃午飯的節點上,周瑞家的帶着劉姥姥逶迤往鳳姐的住處來。但是,依然不能直接去見鳳姐,周瑞家的先讓劉姥姥在倒廳等候,自己進到院子與平兒商量,平兒同意後,方将劉姥姥帶進院子,“于是來至東邊這間屋内,乃是賈琏的女兒大姐兒睡覺之所”。也就是說,劉姥姥現在總算可以在東廂房裡等候鳳姐的召見了。那麼此刻的劉姥姥心情如何呢?《紅樓夢》書中寫了劉姥姥三個表現:一陣迎面撲來的香氣,讓她飄然如入雲端;滿屋耀眼争光的飾物,讓她頭懸目眩;遍身绫羅,插金戴銀,花容玉貌的平兒,讓她誤以為是主子。這裡已經不是她有限的知識能明白的了,“此時惟點頭咂嘴念佛而已”。其實,我們現在依然沒有見到主子,但是從賈府仆人身上已經感受到了賈府的富貴,周瑞家的可以買地,可以雇小丫頭,可想主子家該有多少土地,多少傭人仆從!平兒也不過是一個仆人,那等裝束氣質,“一般家庭的小姐也是不如的”,可見賈府的主子又是何等驕奢!
第四步從東房到西房,千呼萬喚拜見鳳姐。等鳳姐擺飯用餐完畢,從“千裡之外”趕來的劉姥姥,總算可以面見真佛了。在鳳姐與劉姥姥正式交談之前,曹公就鳳姐用餐的奢靡,裝束的華貴進行了精彩的描述,中間還穿插了“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輕裘寶帶,美服華冠”的賈蓉,找鳳姐借名貴裝飾品“玻璃炕屏”的故事。這些描寫主要是為了突現鳳姐的威權與富有。劉姥姥拜見鳳姐的目的就是為了乞求施舍,但是貧婆子的自尊心讓她無法開口,在周瑞家的反複提示督促下,“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的臉”,最後也隻得忍恥求告。面對劉姥姥的乞求,鳳姐笑道:
“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但……我…..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二則外頭看着雖是烈烈轟轟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今兒我既老遠的來了,又是頭一次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還沒動呢,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
鳳姐這番表白:我都不知道與你是親;我家也有艱難之處;二十兩銀子不論多少,也算是一種照應吧,“拿了去罷”。劉姥姥當初不過想來碰碰運氣,得了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費,如何不“喜的又渾身發㾕起來”呢,于是她便千恩萬謝之後回家過年去了。
比起“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也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确名震天下,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禅”了。“劉姥姥和闆兒又來了”,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不過是帶了些棗子倭瓜并些野菜,“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她不過是來回報上次鳳姐的恩賜。不過,更為幸運的是,她被賈母選中:“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于是,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說,劉姥姥便成了“賈府太太們精神上的調劑。”“女篾片”在這兒快樂了幾天,的确也給賈府裡這些太太們帶來了幾天痛快的笑聲。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劉姥姥是怎樣發揮自己的表演才能,逢迎賈府太太們營造歡樂氛圍的。
一是逢迎不同人的口味編講故事。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地位顯著提升,起居都在賈母房中。為了讓賈母高興,劉姥姥首先“便把些鄉村中所見所聞的事情說與賈母”,然後“又搜尋些話出來說”,最後“便沒了說的也編出些話來講”。“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曆過的”,她繪聲繪色地講述鄉野中事,候門公府中這些太太們何曾聽過這些話,加之劉姥姥又會察顔觀色,特别靈動,所以深深地打動了賈府太太們。劉姥姥講一個極标緻的紅衣少女雪夜抽柴的故事,本想迎合在座的各位年輕的金钗們,不料故事正在進行中,賈府馬棚“走水”(失火)了。雖說賈母是天下最會享受生活的人,但她曆經坎坷,尤其是生活在專制時代,整日誠惶誠恐,尤其是對災難更是格外恐懼。少女抽柴的故事,雖然對賈寶玉極具吸引力,“情哥哥偏尋根究底”,他“盤算了一夜”并去尋訪抽柴女的下落。但是賈母斷然阻止了這個“惹出火來的”的抽柴故事。劉姥姥靈機一動,馬上調整方向,講了一個九十多歲老奶奶的故事,老奶奶虔心向佛,感動觀音菩薩,讓她三代單傳之後面臨絕戶的當口,生了一個雪團兒一般的孫子,現在已經十三四歲了呢!“這一席話,實合賈母王夫人的心事,連王夫人也聽住了”。一場“脫口秀”能讓人入神,不得不佩服劉姥姥“信口開河”的水平。
二是作賤自己追求最大的喜劇效果。
賈母帶劉姥姥進大觀園,把劉姥姥樂的手舞足蹈,她具有現代一些喜劇演員的表演天賦,一上台就把自己的情緒調動起來讓觀衆與自己很快融為一體,有些演員故意展示自己的弱點,甚至作賤自己去追求效果。劉姥姥就是具有這方面的才幹。早上大家進到大觀園,李纨送來菊花,賈母便揀了一枝簪于鬓上,而劉姥姥呢?卻讓鳳姐“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打扮成了個老妖精,劉姥姥卻笑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
于是,賈母和衆人笑的不住。
衆人先到潇湘館,“隻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劉姥姥故意讓出路來與賈母衆人走,自己走布滿蒼苔的土路,邊走邊吹着牛皮,“不相幹的,我們走熟了的,姑娘們隻管走罷。可惜你們那繡鞋,别沾髒了”。正在洋洋得意之時,咕咚一跤跌倒。
于是,衆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來。
在酒席上,劉姥姥故意要換酒杯,引起鳳姐鴛鴦将“黃楊根整摳的十個大套杯拿來”, “劉姥姥兩手捧着喝”,大有梁山氣概,隻可惜最後還是醉了,這時她是靠過量飲酒讓衆人發笑。當然,最經典的笑是在酒席開始的時候,劉姥姥在賈母剛剛宣布“請”的時候,突然站了起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擡頭”。衆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
“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着桌子叫嗳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着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鳳姐兒,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腸子。”
這是《紅樓夢》裡最經典的場面之一。劉姥姥有本事把大家逗笑,曹雪芹就有本事把這個場景定格為永恒。衆人都笑的“彎腰屈背”,同時也給賈府主子們一人一個特定鏡頭,可以說每個的笑都是“唯一”,都深深地烙印着每個人的性格特征。但是恪守大家閨秀風範的薛寶钗,凡事慢半拍的“二木頭”賈迎春,心如搞槁木死灰的年輕寡婦李纨,她們三人在曹公的筆下卻沒有笑。衆美大笑圖中沒有了她們,我們難道不覺得有點遺憾嗎?
三是以限知甚至無知,戲說所見所聞,從而引發歡笑。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在鳳姐的房中,就用“打籮櫃篩面”、秤砣等農村生産生活中的東西,比附當時高端奢侈品“自鳴鐘”。這一次劉姥姥進入賈府核心區,所見所聞大多超過了她的知識範圍,正如劉姥姥自己所說,“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過的,都經驗了。”于是,劉姥姥就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去戲說自己的所見所聞,營造笑點從而達到大夥快樂的局面。在酒席上,劉姥姥把“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比如為“叉把子”而且風趣地說,“這叉把子比俺那裡鐵鍁還沉,那裡犟的過他”。引起“衆人都笑起來”。劉姥姥還故意将鴿子蛋比作雞蛋,而且說道“這裡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個。”劉姥姥用她幽默的語言,配上她的肢體動作,又一次引發衆人大笑,“賈母笑的眼淚出來”。劉姥姥不知道“茄鲞”是茄子做的,不知道那套酒杯是黃楊木做的,誤将八哥子認作老鸹子,“衆人聽了都笑将起來”。到栊翠庵品茶,劉姥姥“一口吃盡”賈母遞給她的半盞“老君眉”,而且評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一個農村的貧婆子,居然在一群貴族面前評茶,也隻能引起“賈母衆人都笑起來”。劉姥姥的限知在于農村,所以,在行酒令時,劉姥姥說“大火燒了毛毛中。”“一個蘿蔔一個頭蒜”。“花兒落了結了結個大倭瓜”。劉姥姥的酒令可謂“本色”,“衆人大笑起來”。劉姥姥的酒令俗沒有問題,但是作為農村人,卻不能認識自己生産的産品了,比喻茄子、黃楊木,也不認識天天與農村人打交道的雞子、八哥了!更不會享受自己生産的茶葉了。這正象賈寶玉到鄉下去,不認識各種農具一樣。他們都一樣受到了嘲笑,嘲笑之餘難道不能引發我們某些思考嗎?
我們說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何等慌張拘禁,面對賈府博大鳳姐威儀,劉姥姥連話都不會說了,盡說些粗鄙而又倒味口的話,什麼“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甚至當着鳳姐說闆兒是她侄兒。這些十分不得體的話語,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一掃而光,劉姥姥表現十分睿智幽默,前後為什麼判若兩人呢?首先是因為兩次的目的不一樣。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就是為了銀子,實質上就是一種乞讨,“君子不食嗟來之食”,有過激者甯可餓死,亦不可失節而食“周粟”,所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在情感心理上始終處于下位,加之懾于鳳姐之威,劉姥姥便隻有了自卑。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是拿些新鮮菜蔬去報恩,完全沒有了任何心理負擔,所以就表現的格外靈動。其次是因為兩次的遭遇不一樣。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鳳姐不僅威儀逼人,故意顯擺自己的權威,而且十分看輕劉姥姥,不僅不太承認這門子親戚,而且施舍二十兩銀子之後,立馬就要送客了。而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其待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賈母鳳姐都要留下劉姥姥住上幾天,當劉姥姥與賈母見面之後,真可謂“老壽星”遇上“老親家”,“投上緣分了”。賈母平易近人,劉姥姥放松了心态,于是便有了劉姥姥口若懸河的天才表演。所以寬松的外部環境,對一個人才能的發揮十分重要。
當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賈府已經敗落,鳳姐的女兒巧姐已被其“狠舅奸兄”所賣,受鳳姐之托,在一個很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劉姥姥把巧姐救出火坑,很可能是從“煙花巷”中救出了巧姐,而且“忍恥”納巧姐為外孫媳婦,巧姐嫁給闆兒之後,過上了農村婦女自食其力的生活。巧姐的這個結局比《紅樓夢》續書的結局更符合曹雪芹的總體構思。我們可以從脂評以及巧姐的判詞等文本依據之中,作出合理的推測。
巧姐的判詞是一畫一詩,畫上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其詩雲:
事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預示巧姐命運的“紅樓夢曲”《留餘慶》如是說: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紅樓夢判詞和曲子,應該說是紅樓金钗們命運的定論。從巧姐的判詞和曲子分析,巧姐應該為其“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所害,正因為其母鳳姐曾救濟過劉姥姥,積的陰功,留有餘慶,使巧姐“巧得遇恩人”“忽遇恩人”。劉姥姥救出巧姐,從事發情況來講一定突現一個“巧”字,從時間節點上看,賈府已敗而且已經家亡人散。甲戌本第六回有脂批雲:“此回借劉妪,卻是寫阿鳳正傳,并非泛文,且伏二進三進及巧姐之歸着。”“脂硯齋”應該是看過曹雪芹全部創作的重要人物,他所透露的應該是曹公的一個總休構思,那就是讓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而且與巧姐的歸宿緊密相關。甲戌本第六回,在劉姥姥忍恥求告處,脂批又雲:“老妪有忍恥之心,故後有招大姐之事”。庚辰本第四十一回,在巧姐與闆兒交換柚子佛手的情節處,也有兩條脂批:
“小兒常情,遂成千裡伏線”
“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隐隐約約,毫無一絲漏洩,豈獨為劉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隐《好了歌注》有雲:“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有諸多紅學專家認為這些都可以證實巧姐為劉姥姥所救。關于這個方面的探轶,專家們還有很多的文本和脂批依據,在此不一一列舉。
曹雪芹最擅于把兩種極端的人事予以并舉,讓讀者在極強烈的對比中認知人性。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就是把與賈府“略有些瓜葛”的小人物,與賈府正枝的“狠舅奸兄”進行對比,将人性的惡與善撕開給讀者看。所以戚序本第六回有回前詩曰:
朝叩富兒門,富兒猶未足。
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
劉姥姥作為賈府興衰的見證人,當賈府衰亡,人口風流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時候,也隻有鄉下貧婆子劉姥姥伸出援手,救巧姐于水火,為賈府留下人脈。倘若鳳姐還在,她難道隻會有“嗟彼勝骨肉”的感歎嗎?
四、一個叙事的“頭緒”那麼,曹雪芹為什麼要寫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呢?按照曹公自己所說,人多事雜,“并無個頭緒可作綱領”,正好把劉姥姥進榮國府作一個叙事的“頭緒”,慢慢展開紅樓故事。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發生在紅樓夢剛剛拉開序幕的第六回,在此之前作者已經通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林黛玉抛父進京都”對榮國府進行了介紹,現在又通過與“賈府有些瓜葛”“芥荳之微”的小人物之眼,讓讀者再一次走進榮國府,重點是對王熙鳳進行再次全面推介。正如脂硯齋所說,“此回借劉妪,卻是寫阿風正傳”。冷子興介紹王熙鳳說她“模樣又極标緻,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林黛玉進榮國府時,讀者也通過黛玉進一步認識了“放誕無禮”的“鳳辣子”。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通過姥姥之眼,逐步展開對鳳姐的描述。首先是襯筆,用周瑞家的顯赫襯托主子鳳姐之富貴,用平兒裝束華麗襯托主子鳳姐之氣質。然後也是按照“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辦法,采用“旁白”借周瑞家的直叙鳳姐:
“這位鳳姑娘年紀雖小,行事卻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樣的模樣兒,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萬個會說話的男人也說她不過。……就隻一件,待下人未免太嚴些個”。
最後是通過劉姥姥的視覺和聽覺,逐筆皴染。自鳴鐘金鐘銅磬般的響聲;“主子下來了”小丫頭們的跑聲;擺飯時一二十個婦人們“衣裙窸窣”聲;以及鳳姐吃飯時的鴉雀無聲,那是何等氣派!當劉姥姥進到房間看到鳳姐那裝束打扮,舉手投足以及侃侃而談時,真真的讓人“心眼兒裡愛不過來”呢?讀者諸君也就和劉姥姥一樣,被這位貴婦人徹底俘虜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主要是對大觀園進行再次介紹。在此之前,作者已通過“試才題對額”賈政遊園,以及“歸省慶元宵”元春遊園,對大觀園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這次“史太君兩宴大觀園”,賈母帶領劉姥姥遊園,再一次從劉姥姥的眼中介紹了大觀園。賈政遊園時工程剛剛完工,主要是介紹園林建築,元春遊園是賈府“烈火烹油”的大喜事,主要煊染的是氣勢場景以及燈飾夜景,而現在大觀園的各個建築裡已住進了紅樓金钗,所以這次介紹大觀園,不僅介紹了建築的巨大和美麗,更重要的是對建築裡的主人們也進行了延展性素描。比如寫潇湘館,劉姥姥看到了窗案上的筆硯和書架上的書籍,可見林黛玉的文才還是來自她的勤奮。然後通過窗紗引出“軟煙羅”之“霞影紗”,不僅是對賈母見多識廣的誇贊,更是對賈府生活奢糜的直接揭露。再比如對秋爽齋的描述,正好與探春開朗大度,才華超群吻合;對蘅蕪院的描述,正好與寶钗冷靜持中恪守規範契合。
當然,劉姥姥二進榮國府,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品茶栊翠庵”。妙玉在《紅樓夢》中正面出場僅有兩次,還有一次是黛玉湘雲凹晶館聯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妙玉覺得兩人聯詩至此“果然太悲涼了”,于是出面止住,自己親筆錄下她們的聯詩,并續上了一大段詩。這一次主要是通過茶這個角度對妙玉進行了描寫。妙玉親自為賈母獻茶,“捧了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小茶盤,裡面放個成窯五彩小蓋盅”,而且她知道賈母不吃六安茶,給她上的老君眉,茶水是“舊年蠲的雨水”。然後妙玉請寶钗、黛玉喝“體已茶”,寶玉也尾随而至,在這裡介紹了妙玉的茶具,茶水以及對飲茶的理解,也對她們之間的互動作了些描寫,生動地描繪了妙玉孤僻高傲的個性。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我們已無法看到曹雪芹的天才描寫了,僅僅隻能依據“脂批”和文本信息,合理推測大緻結果。“三進”主要寫劉姥姥仗義救難,這種世道輪回窮通交替,讓多少人唏噓落淚。根據脂批,賈府敗亡家世淪落,賈寶玉寒冬臘月圍着破氈,饑腸辘辘,何等凄涼。事實上,曹雪芹為江甯織造曹寅之孫,曹家敗落之後,曹公也過着“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生活。正因如此,曹公對“朝叩富兒門”的艱辛,應該是有深切體會的。曹公好友敦誠《寄懷曹雪芹》詩雲:
勸君莫彈食客铗,勸君莫叩富兒門,
殘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在《紅樓夢》裡,我們也能感受到了曹公這種悲苦的心情。當王夫人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之後,叮囑劉姥姥說:“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别求親靠友的”。一席話,讓多少人潸然淚下啊!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劉姥姥酒醉之後,誤入怡紅院,紮手舞腳仰卧在怡紅公子的床上,滿屋的酒屁臭氣。如此雅緻,且如天宮裡的仙女一般的繡房,遭此一劫,讓人為之一哭。我們已經說過曹雪芹最擅長把兩個極端的人事并列着對照,讓讀者在極端的反差中思索人生百态。劉姥姥品茶栊翠庵,就是把一個極粗俗的劉姥姥,與一個潔淨高傲的妙玉對寫。劉姥姥醉卧怡紅院,也是雅與俗的一個極端對照,其中也暗示着以後的窮通變化。劉姥姥進怡紅院看到了鏡子中的自己,以為是自己的親家,劉姥姥笑道:“你好沒見世面,見這園裡的花好,你就沒死活戴了一頭”。劉姥姥對自己“親家”的責罵,與自己清醒時分明是兩種不同表現,當鳳姐把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了劉姥姥一頭時,劉姥姥似乎十分輕松自得,而且還打趣的笑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劉姥姥站在這面鏡子面前,酒後吐真言,似乎有更多的隐痛。
劉姥姥面前的這面鏡子,不僅照出了雅俗窮通的變換,也照出了人的内心與外表的不同。《紅樓夢》中有一面“風月寶鑒”,正反可以照出不同的結果,如果你隻看到一面,往往會誤入歧途,堕入迷津。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見證了榮國府從極盛到敗亡的全過程,她也正如一面鏡子“立此存照”認人們反思個中滋味。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有一個著名的“螃蟹帳”賈府吃一頓螃蟹,花掉了我們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費,何等奢侈!在酒席上,劉姥姥為一兩銀子的鴿子蛋而歎息,實質上也是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反差而嗟歎!在潇湘館賈母要用高檔的”軟煙羅“糊窗戶,而劉姥姥又一次悲歎“我們想他作衣裳也不能”,貧富的差異叫人心寒。用貧婆子的眼光,看賈府奢靡的生活,更有一種強烈的反差。當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甯不悲呼!
劉姥姥的确是位鄉野貧困之人,隻是與賈府“略有一些瓜葛”然而她知恩投報,最後仗義救難,把巧姐從火海之中救出,但是,那些生于富貴之家,賈府至親骨肉的“狠舅奸兄”們,卻“愛銀錢忘骨肉”喪盡天良。這些人在窮苦的劉姥姥面前還能奢談人性麼!醉金剛倪二豪爽義氣,主動伸出援手幫助賈芸解決困厄,而他的親舅舅蔔世仁卻铿吝刁滑,無聊的真是不可理喻。人性在親情面前如此蒼白,難怪曹公都感歎,“事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有人說,劉姥姥是受恩于賈府,所以才有救巧姐的舉動,應該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劉姥姥受賈府恩惠,報答賈府是理所應當。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紅樓夢》中其他一些人是怎麼作為的呢?賈雨村受恩于甄士隐,他卻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昧着良心讓甄士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同樣是賈雨村,得到賈府的蔭庇,官運亨通,然而當賈府淪落時,賈雨村落井下石,讓賈府敗得更加徹底。再來看看在兵部候缺的孫紹祖,他與賈府世交,而且孫家是賈府的門生,當年賈府應當大恩于孫家,而且将二小姐迎春許配與他。孫紹祖僅僅是發現賈府開始走下坡路,就對迎春摧慘折磨,“觑着那,候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賈雨村飽讀詩書進士出生,孫紹祖官宦之家在京候缺,然而他們人性泯滅,畜牲不如。劉姥姥目不識丁,“小小一個人家”卻能仗義救難,的确應當受人尊重。劉姥姥這面鏡子所折射的人性的光芒以及人生百态,該有多少令人沉思的話題啊!
(圖片來源于百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