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真的值得一遊嗎?張田勘學者2月8日大年初一,來自四面八方的萬餘遊客湧向四川樂山大佛景區,大佛旁的平台上人山人海,排隊等候看大佛民衆為一睹大佛真容和拜大佛需耗1個多小時排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樂山大佛真的值得一遊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張田勘學者
2月8日大年初一,來自四面八方的萬餘遊客湧向四川樂山大佛景區,大佛旁的平台上人山人海,排隊等候看大佛。民衆為一睹大佛真容和拜大佛需耗1個多小時排隊。
在人們有經濟實力春節出國遊的今天,樂山大佛還能如此吸引人,足見其魅力十足,吸引力超強,也由不得要為自己故鄉的大佛絮叨幾句,為何大佛受人們喜愛和拜訪?
兒時過年拜訪大佛隻是一種遊玩、好奇和新鮮,也摻雜了半俗半佛的理念,新年拜佛,讨個吉利和好彩,求得一年的平安幸福和如意。但是,現在看來,拜大佛既有文化和宗教原因,還有科學、建築、環境保護和藝術的諸多理由。
拜訪大佛首先是對這一世界建築和宗教史上傑作的膜拜。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交界的合流處,端莊正坐的樂山大佛高達71米,是世界第一坐佛,比号稱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站像還高20多米。盡管巴米揚大佛的曆史比樂山大佛更久遠(約1500年曆史),但是,在曆經劫難後,2001年3月12日被塔利班炸毀,已面目全非。欣慰的是,有1300多年曆史的樂山大佛不僅保存下來,而且還真實地履行着它的呵護衆生的使命。由此,樂山大佛與峨眉山于1996年共同入選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
樂山大佛自唐開元元年(713年)由海通和尚着手建造,直到貞元十九年(803年)節度使韋臯完工,曆時90年。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坐像,依淩雲山栖鸾峰臨江峭壁開鑿,坐佛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頸長3米、肩寬24米、眼長3.3米、鼻長5.8米、嘴寬3.3米、耳長7米、頭上發髻1021個,比例勻稱,莊嚴慈祥,氣魄雄偉,是世界上少有的藝術和建築完美結合的典範。僅此一項,就值得拜訪和觀瞻。
此外,拜訪大佛的饒有興味也體現在對大佛的全程圍觀。大佛右側有九曲棧道,俗稱九道拐,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9級石階,沿崖拾級而下,可從頭到下觀望大佛。到大佛腳底後,左側開鑿有淩雲棧道,沿江邊峭壁,逶迤400多米,可經棧道上碧津樓,沿途飽覽三江交臨勝境。
值得人們拜訪大佛的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宗教、文化理念與科學原理的有機結合。這要追溯到建造大佛的動機。
洶湧澎湃的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交彙于淩雲山麓。驚濤駭浪如萬馬奔騰直搗山壁形成千堆“雪”之後,又猶如三條被困的長龍,翻飛升騰,團團尋找出路,便形成了山腳下巨大的回水沱和數不清的旋渦。古往今來,在當地讨生活的漁夫、商賈和往來于城區與鄉間的居民、農人常被湍流和回水吞噬,船毀人亡。尤其在汛期,災情更為嚴重。目睹此情此景,淩雲寺的海通禅師決心憑崖開鑿一尊彌勒大佛,希望仰仗其無邊的法力,緩減水勢,鎮波壓濤,普渡衆生。
依仗大佛的法力當然是是宗教的寄托,但真正要普渡衆生,就得有科學的力量,這就體現在開鑿的科學設計上。
從建築學的理論和實踐來看,1300多歲的樂山大佛體現了讓大佛永世保佑人間的設計、造型、技術、匠心和運作。最初鑿造大佛的目的是為“永鎮風濤”。為此首先體現于選址和設計,利用了全部山體的作法(“露頂開龛倚山大像”),将佛像修得不僅高大宏偉,而且讓石刻大佛與原生岩體連在一起,堅固踏實,穩如泰山。
對大佛的設計也一反傳統的彌勒像的交腳坐或善跏趺坐(坐下面是實心蓮花造型),這不能容受水量大的波浪沖擊,因此把大佛設計成像常人雙腳并排端坐,膝部以下便可形成倒凹字形,開拓了可以受納較大江水的空間,江水受阻返回又形成回水沱,能緩和水流,避免江水湍急和泛濫,危害公衆。
此外,開鑿大佛的大量石塊填入三江彙聚處的回水沱,也消減了漩渦,削弱了水勢,航運變得安全了。精神層面的佛助和佛佑又給予行舟于三江急流上船夫們信心。實際上,這種精神的支撐猶如江河湖海中的燈塔,為航行者指路,并通向安全的彼岸。修建的大佛也就達到“奪天險以慈力,易暴流為安流”的目的。
為了讓大佛與環境相融,避免受到風霜雨雪的腐蝕而永存,修造者把佛像選擇到坐東向西,地處淩雲山栖鸾峰陰坡,使佛像深入到人工開鑿的凹進崖壁之中。隻有在夕陽西下才能照到大佛全身,也避免了太陽的巨大毀蝕能量。隐蔽于臨江山崖灣内的佛像還受到周圍稠密樹木的遮蔽和擋雨,山體滑坡、風雨侵蝕對大佛的影響也大為減弱,岩石風化自然減少。
為避免佛體滲水溶蝕,建造者還獨具匠心,修建了“一泉泓然,正在髻下”的排水系統。在大佛頭頂部位開鑿了兩道隐蔽的排水溝,佛頭上有髻髻相通的1021個發髻,與佛頸後肩左右相連,巧妙地利用肩下袈裟褶皺構成排水系統。
與其說是大佛保護了衆生,還不如說當地的生态和衆生保護了大佛,人、生态、大佛是一種相生相随,形影相吊的關系。
由于樂山大佛是藝術、宗教、文化和科學的完美結合,當然年複一年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和公衆拜訪和觀瞻。願樂山大佛魅力、法力和護力永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