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位于我們人體腹部前側,從胸腔下部連接到骨盆前側的恥骨位置,肌纖維垂直走向,正常的腹直肌由橫向的腱劃分成若幹塊,中間有一條白色的見纖維,稱為腹白線,通常腹白線的寬度不會超過本人一根手指,當懷寶寶之後,由于腹部過度膨大,腹直肌位于腹白線兩側的肌纖維會向兩邊分開,中間腹白線的位置會出現一條縫隙,大約有52%的人腹直肌會在生産後保持分離的狀态(Spitznagle et al 2007),通常從産後第一天到第八周腹直肌分離會逐漸愈合,但是在沒有主動幹預的情況下,從第八周開始到産後一年,分離的腹直肌之間的距離幾乎不再縮小(Coldron et al 2008),所以産後主動的康複訓練對腹直肌分離的愈合非常有幫助!
腹直肌分離的自我檢測
仰卧屈膝約九十度,雙腳平放在地上,收縮腹部讓肩胛骨輕輕擡離地面,如果感覺保持不住可以一手扶住頭部,另一隻手觸摸腹直肌的中部,如果腹直肌中間有一條明顯的縫隙(如下圖所示),超過本人食指的寬度,基本就可以認為有腹直肌分離的問題啦。
1、增加腹腔出現疝氣的風險
2、影響盆底肌的收縮功能,導緻便秘、失禁等問題
3、維持腹壓能力下降,增加下背痛的風險
4、腹部松弛突出,導緻一系列代償問題,影響體态健康
怎樣進行有效的康複訓練訓練的有效性非常重要,我見過不少這樣的寶媽,花費很長時間和精力在腹部訓練上,卻因為方法不對、控制不好等原因,沒有達到效果,有的甚至造成負面影響,所以請仔細看以下訓練動作的要點,可能很多動作你們都做過,但如果沒有正确理解,達到要求,而隻是模仿動作形式,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腹直肌分離的問題幾乎每個生過孩子的寶媽都會遇到,正如文中提到的,越早進行幹預,主動進行康複訓練,越容易讓分離的腹直肌回到正常位置,另外以上這些訓練在懷孕之前也可以練習,這樣能夠減少或者降低産後腹直肌分離的程度,增強腹直肌的自我修複能力,總之,再給寶媽們提個醒兒,要想早日回複正常的身體狀況,産後康複訓練一定不可忽視!
作者
Spitznagle TM, Leong FC, van Dillen LR 2007 Prevalence of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 in a urogynecological patient population. Int Urogynecology J 18:3
Coldron Y, Stokes M J, Newham D J, Cook K 2007 Postpartum characteristics of rectus abdominis on ultrasound imaging. Manual Therapy. epub
Lee D G, Lee LJ, McLaughlin L 2008 Stability, continence and breathing - The role of fascia in both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and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following pregnancy and delivery.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12, 333-34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