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迷思:「乳牙蛀牙沒關系,反正長大會換牙。」殊不知:【乳牙是恒齒健康的基礎。】保持乳牙健康很重要!
母親開始懷孕的第六周,乳牙的牙胚即出現于胎兒的口腔中,四個月左右開始鈣化,然後一直到孩子出生的六個月以後,乳牙才長出來,所以母親在妊娠期間的營養非常重要。
我是乳牙和恒齒知識的分割線
乳牙的萌發寶寶六至七個月大時,會長出第一顆乳牙。通常下颚第一門齒是最早長出的乳牙;也是牙醫師用來判斷乳牙是否早生或過遲的标準。以後大約每隔四個月便再有對新的乳牙長出。
幼兒成長二至三歲時,全部二十顆乳牙都會長出來。六歲之後,恒牙開始長出,乳牙便會漸漸脫落,乳牙與恒牙的脫換時間要到十二歲才全部完成。而恒齒是指人類和很多動物的第二套和最終一套牙齒,與乳齒相對。
配圖1
乳牙保健注意事項一、當第一顆乳牙長出來時,要帶寶寶去看牙醫。台灣以及美國的兒童牙科學會都建議嬰幼兒在長出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該看牙醫,主要由牙醫師與父母溝通,了解父母平常如何護理牙齒和飲食習慣等等,并教導父母該如何做好清潔,保護寶寶的乳牙,如何建立正确飲食習慣,同時為寶寶進行牙齒塗氟工作,氟可強化牙齒琺琅質,對初期蛀牙有再鈣化功用,使牙齒恢複健康,對牙齒的保健有很大幫助。
配圖2
二、小心喝奶性蛀牙
臨床發現大部分寶寶蛀牙的發生,與飲食習慣有最直接的關系,寶寶的飲食頻率是一日好多餐,無論是喂母乳或配方奶,一天至少一定要幫寶寶進行一次口腔清潔。尤其是已經開始長牙後,最好能讓寶寶在每次喝完奶後都用水漱漱口。
一、 日常飲食要吃适當的食物
含有豐富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助于兒童的發育及使牙齒和牙肉健全,例如:肉類、魚、蛋、牛奶、脂肪、豆腐、生果及蔬菜等等。
二、養成正确的刷牙習慣
由于嬰幼兒不會自己刷牙,自然是家長幫忙刷牙,但孩子成長到約一歲半時,家長便可以開始教孩子自己刷牙了。幫孩子買細小的牙刷,牙刷的毛要平整的,不要太硬或太軟。
配圖3
三、養成定時看牙醫的習慣
乳牙蛀牙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嚴重時會感染到颚骨,影響咀嚼食物、臉部的外型、發音及将來長出恒牙的空間,應該要進行填補。
乳牙齲齒可能造成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配圖4
一、咀嚼功能受影響不利營養攝取營養
二、可能引發牙髓炎
三、影響發音語言學習
四、影響臉型發育
五、阻礙恒牙的健康萌發
熊貓媽媽提醒各位麻麻,别以為牙齒小就不理會,因為乳牙處理不好會影響臉(會)型(變)發(很)育(醜)。為了寶寶長大以後都能變成小鮮肉大網紅,現在趕緊把孩子抓進衛生間刷刷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