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多公裡外的
祖國大西南山區
華中科技大學
為定點幫扶地區
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
打造了一場
堪稱世界之最的
體育館投影秀
數千人一同領略了這場
流光溢彩、精妙絕倫的
視覺盛宴
9月13日至15日,每晚8點至12點,華中科技大學光影交互服務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和麥塔威科技聯合打造的體育館光影秀世界之最——“醉美臨滄·亞微之光”在臨滄體育運動中心體育場震撼上演。
175米的“超級大屏”上,每晚4小時不間斷上演光影大秀,以燈光渲情,以色彩傳意,讓觀衆沉浸式體驗大美臨滄的獨特魅力。
華中科技大學自2013年起定點幫扶臨翔區,開展一系列幫扶工作。受臨滄市臨翔區人民政府邀請,華中科技大學光影交互服務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打造了這場視覺盛宴,科技和文旅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本次活動旨在以數字媒體方式傳播特色民族文化,以科技賦能文旅振興。
光影秀通過視覺、聽覺、觸覺
三位一體的方式
向全世界展現光影流動的
夢幻美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铮铮誓言鑒初心
黨徽輝耀黨旗紅
以光影繪制的輝煌畫卷前
觀衆現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共同贊美着祖國的美好未來
臨滄火車站拔地而起
紅色火車駛過森林
中緬新通道(重慶-臨滄-緬甸)
國際鐵路班列發車成功
臨滄的成長曆曆在目
隽永茶香和綿延江水
記錄着瀾滄江畔的人們
世世代代與茶相依相伴的曆史畫卷
……
臨滄體育運動中心體育場是臨滄地标之一,也是本次光影秀長175米、高26米的“超級大屏”。在175米×26米的巨幅建築下,如何才能完美地呈現藝術成果?
臨滄體育中心體育場俯瞰圖和正面圖
由于投影面呈弧形,且結構性的線條多,為主創團隊帶來全新的挑戰。經過對投影機布置方法的多種嘗試,團隊對色彩和聲音進行了多次測試,最終使用8台投影橫向拼接(單台投射24×15米畫面)再畫面疊加一層,一共使用16台3萬~4萬流明工程投影機,100台光束燈,16個音響通道,配合先進的圖形處理、畫面渲染技術,實現“視、聽、觸、感”四位一體,超震撼、廣畫幅、寬視域的沉浸式觀感體驗。
投影方案和光速燈方案
投影方案确定後,主創團隊現場反複測量核對尺寸,将這個不規則建築的形體在三維軟件裡完美地構建出來。
三維特效和動畫制作
曆經3個月的悉心打磨,反複修改,團隊将臨滄曆史的波瀾壯闊與對未來的曼妙暢想娓娓道來,共輸出23分鐘、超33120幀的超清震撼畫面。在一次次的調試之後,一部視覺盛宴終于躍然紙上,兼具傳統與現代、優雅與動感風格的作品,為現場數千名觀衆帶來震撼的視覺享受。
幕後團隊
黨員先鋒服務隊光影耀神州分隊
主創團隊合影
跨越2000多公裡、開展“二十大回望百年路——從武漢到臨滄”社會實踐,以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振興的,是建規學院黨員先鋒服務隊光影耀神州分隊。
黨員先鋒服務隊是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思政教育的品牌項目,由專業老師和優秀學生黨員組成。
2022年,光影交互服務技術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十餘名研究生黨員,由學院黨委書記李小紅、副書記何立群帶隊,副院長蔡新元教授、張健教授、青年教師肖然、研究生輔導員王玥帶領,組成黨員先鋒服務隊光影耀神州分隊。
本次社會實踐基于華中科技大學定點幫扶計劃,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團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的支持下,依托光影交互服務技術和文化旅遊部重點實驗室,送師資、送平台、送技術、送服務,聯合臨翔區人民政府、滇西科技師範學院,開展系列合作和實踐探索,講好臨翔邊境故事、多民族文化故事、華中大幫扶故事。
團隊和滇西科技師範學院舉辦研讨會,提出本次光影秀的初步設想
建規學院黨員先鋒服務隊光影耀神州分隊滇西一行的任務之一,就是了解和采集臨翔特色文化元素。帶着豐富的一手資料回到武漢之後,蔡新元教授多次組織隊員展開研讨,就光影秀場地安排、視覺設計和視頻制作等任務進行分配和部署。
實驗室制作團隊工作中
多年來,建規學院蔡新元教授團隊深耕文化遺産數字化保護技術、光影夜遊技術等,在推動行業發展、夜間經濟等領域貢獻卓越力量。
以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振興
為區域發展注入華中大力量
HUSTer
永遠在路上!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衆号
編輯:高翔、李芊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