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道的人都在追求“悟道”,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道”呢?我們悟道究竟是為了悟出什麼?南懷瑾大師在解釋“實相般若”的時候說,所謂的“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物的本源,這就是悟道。從文字上來說,悟道,就是見到了那個道體的空性,也就是明心見性了。
真正的“道體”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不能用普通的知識,或者意識去思考它,研究它。如果你用思想可以得到,那也是屬于妄想的範圍。所以這時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當然也是不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就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道想要證悟,就要自己去修持,去求證,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道德經》中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如果可以說出來的話,那就不是“常道”,不是人們所認為的世俗之道,也可以理解為是恒常之道,永久不變的。就像《心經》裡所說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如果你把道理解為是一個有實體實相的話,那麼它也是不随着時間和空間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的。觀世音菩薩進入般若禅定時,所證悟到的就是“空性”。他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能夠證悟空性的境界,就是悟道了,也就可以度脫一切的苦厄。
中國的禅宗也講“道”,它是無所在,又無所不在的,就好像我們講“佛”,我們會自然的聯想到2000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或者是寺廟裡的那個佛像,其實,佛本來就是指“道體”,是沒有實相的,是我們自己“着相”了而已。所以南懷瑾大師告訴我們,在《華嚴經》裡,你叫它道也可以,叫天地,叫上帝,叫神,佛,主,等等都可以,都隻是一個代名詞而已,實際上就是指實相般若的道體。很多人都在追求悟道,隻有找到了這個,才認識了自己生命的本源,這個才是最根本的。
《金剛經》裡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别。”古往今來一切賢聖,都是得道悟道的,隻不過個人的程度深淺不同,時間,地點也不同,所以教化衆生的方式也就有了差别。用我們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要“與時俱進”,時代這個大環境都不停地發生變化,那麼度脫衆生的方法自然也要有所更新,才能更好的讓大家領悟真正的“道”的本質。《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華嚴經》更是直接地說:“一切世間法,皆是佛法。”我們能夠領悟到這一點,也就是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了。
一切現象,一切方法,一切事物,都是表象不同而已,本質都是一樣的,用科學的方法來說,不管是什麼物質,一直細分下去,不停的追究到底,不都是由原子、分子組成的嗎?科學再進步,還會發現更小更小的東西,所以萬事萬物的本質都是一樣的。學佛修道更是如此,如果我們執着于表象,那如何能求得真正的“道”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