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又一部“女性群像”時,舒心醬起初是排斥的。
隻準備瞄一眼,驗證一下“看,果然又是跟風套路、碎片式植入熱門議題的懸浮劇吧”,然後馬不停蹄滾蛋。
結果,不到十分鐘,就牢牢被吸引。
一口氣看完三集,破防。
吸引我的第一點,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是金靖飾演的胡晶晶擠地鐵。
短短幾幀畫面,把上下班高峰期打工人擠在地鐵裡的無奈、辛苦,表達得非常準确。
看,這屆觀衆被折磨成什麼樣了?
見到一段靠譜的“擠地鐵很累”畫面都要激動“好真實”。
很快,劇中龔蓓苾上線,幾個細節瞬間立住角色。
開會時盧以甯(龔蓓苾飾)羊水破裂,一群人手忙腳亂圍上來。
一兩秒之内、所有人忙忙亂亂,其實都沒真正反應過來。
反而是這位産婦自己發話“拿手機給我”,打電話給老公,交代他拿着準備好的東西去醫院;清醒鎮定有條理。
衆人送她上救護車,提出陪她去醫院,她笑“生孩子你們幫不上忙”;性格很有意思。
上車了她還在惦記囑咐工作上的事,門關了還讓人開門補充“記得發給我”;工作狂實錘。
見慣了各路懸浮劇作中表面拉風、空有架勢的奇怪“女強人”,很感慨龔蓓苾這個角色塑造路數精準。
前三集中她下線生孩子目前還沒回來,期待後續她的内容。
從已播出内容來看,《我在他鄉挺好的》質感、品相都相當出衆,如果後續9集水準不掉線,那麼芒果季風劇場、這一次終于拿到一手王炸。
一,情緒共振基石:對生活“毛邊”的敏銳捕捉。
劇中周雨彤飾演的喬夕辰被同事陷害。
空口辯駁沒有證據,一時之間情緒失控,憤而走出領導辦公室,這個時候電話響起。
平行的另一段劇情中,她閨蜜的姐姐急性腸胃炎住院。
(單手不方便開瓶蓋的細節好評)
電話一響,舒心醬内心:完了!又要上演她在工作危急時刻被叫走、導緻和領導誤會加深的老套刻意戲碼了!
結果,周雨彤接完電話吼了一句“沒錢買”“不買”。
當時我就震驚了。
一通騷擾電話,被用出了“神來之筆”的既視感。
賣房子賣保險賣理财産品的,狗皮膏藥一樣的推銷電話,無休無止,大家生活中都有不勝其擾的經曆。
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以為是正經電話、卻接了這麼個無聊推銷,一句“沒錢買”對情緒的宣洩,很能讓人被拉近距離。
任素汐飾演的南嘉的出場,也比隔壁莫名其妙好有錢又好有閑的“富一代”像樣多了。
讓人對這個角色頓生好感的,是她媽媽一通電話。
南嘉正在忙工作,手上一刻不得閑處理着業務、嘴上心不在焉應付着老媽。
老媽問“王阿姨你還記得吧?”
任素汐想也沒想順勢應聲“記得”,然後回過味來不對“什麼王阿姨哪個王阿姨”。
老媽開始絮絮叨叨說小時候的往事,南嘉火速打斷“媽說正事”。
整段戲都讓人覺得非常自然。
故事裡姐妹們、閨蜜們在一起時,橫七豎八随便倒着的姿态、互相擠兌的習慣,都很自然。
這個四人小團隊,三個是同鄉、同學、發小,同當北漂;
另一位是表姐,這樣的關系混在一起、也比莫名其妙見了兩面就跟回家裡送洗衣機紮實多了。
劇中在家的老母親們,牽挂孩子,諸多細節都很戳心。
喬夕辰媽深夜打電話來囑咐天氣預報說降溫,驚聞孩子還在加班,心疼不已“回去打正經出租,别舍不得錢拼車”。
喬夕辰繼續忙工作,手機叮一聲。
進來一條轉賬,上面寫着“打車錢”。
一下子就讓人鼻子酸了。
親情,牽挂,都在這些細膩的日常角落裡。
幾十塊的一個小紅包、可能遠比狗血劇裡的嚎啕大哭更有情緒感染力。
同樣,另一邊許言(孫千飾)媽媽絮絮叨叨:給我這麼貴的包我也沒正經事、我還是給你寄回去吧。
諸多細節都有着生活真實的、未經裁切裝飾的、不刻意的“毛邊”質感。
此後劇中南嘉回老家,工作時她的倒黴堂侄子搗亂,她教訓孩子,孩子口無遮攔:我媽說等你死了你的東西全是我的。
一句話,一個熊孩子,徹底活了。
塑造角色的功力很厲害。
此處安排孩子說什麼,都比不上這一句“你死了錢全是我的”有效果。
“我媽說”,這是熊孩子之所以熊的根源,家庭教育問題:什麼樣的媽在背後和孩子這樣說大姑?
“你死了”,很有沖擊力;雖說童言無忌,但這句話裡過于露骨的功利色彩,還是叫人心寒。
此外,一家人對“雖然有事業但沒結婚”的女性隐隐約約的歧視,也很直觀。
至于南嘉媽媽和她吵架的内容,也非常真實。
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當爹媽的想的都一樣,還是感慨“編劇你是偷偷藏我們家了嗎”。
你看,騷擾電話、熊孩子、被催婚,每一項都是各路劇作裡經常出現的常規例牌菜,看似非常不起眼、很邊角料。
但《我在他鄉挺好的》是活的,有機的。
不是将敏感熱門議題搞成短議論文、讓角色生硬念出來,也不是東一段西一段在故事裡刻意安排生硬沖突,而是自然、貼切、順着生活的肌理拍出來。
讓角色說人話,讓角色活在真實的生活裡。
也簡單,也難。
二,艱難處境裡的灰暗和光芒。《我在他鄉挺好的》第一集結尾,重要的女主角之一,金靖飾演的胡晶晶,就從天橋跳了下去。
目前劇作通過插叙、倒叙等方式,回溯胡晶晶生前的故事,全部謎底暫未完全揭曉。
但縱使如此,你依舊能感受到她的絕望。
工作被辭退,不是因為她最差,而是因為别人要麼有資源、要麼肯一直加班。
被炒鱿魚時她想要補償金,反被威脅:如果是勸退可以給你寫推薦信,如果你不同意、那麼按照末位淘汰制淘汰你、你這履曆可就不好看了。
走投無路的胡晶晶,上班時間遊蕩在小朋友的遊樂場裡。
用沙子給自己堆了一個生日蛋糕。
回頭看這個蛋糕,你會明白:她那個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不和姐姐、閨蜜們一起過生日了吧?
可是縱使在最絕望的邊緣,她也依舊擁有美麗、溫暖的一面。
小孩子把球打到樹上,找她幫忙。
喊她阿姨,她還記得“叫姐姐”。
幫完忙之後,小朋友又叫回阿姨。
(哈哈哈這個小朋友也太逗了吧)
她依舊記得囑咐人家改口“叫姐姐”。
換了一條漂亮的白裙子,在地鐵上被拿冰淇淋的小朋友不小心蹭髒了。
而直到最後的時刻,她依舊在仔仔細細整理雪白的袖口。
她強撐出的笑臉中,有一部分是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僞裝,負面自己扛、連對最親的人也不吐露分毫;
但另一部分,是真正溫和的願景和期許啊。
潔白美好如斯。
劇中喬夕辰遇上詐騙中介。
房東幾個月沒收到錢,兒子的房貸已經逾期一個多月,迫不得已帶着人上門砸門、清理她的東西。
好說歹說求她立刻馬上搬出去住。
她死死堵在自己的房間門口,很崩潰:我沒有錢了,我剛剛交了六個月的房租。
胡晶晶沒有錢可以借她,于是铤而走險抄起一把刀、替她吵架。
最終鬧到警察局(當然她們倆并沒有真正傷人),好心的警察幫她們協調、要來三天的搬家緩沖時間。
警察對胡晶晶說:剛看你身份證,今天是你生日吧。
說了一聲生日快樂。
來自陌生人的一點善意,像是無邊海域中閃耀的一點星光,瞬間就讓這段灰色故事有了朦胧但珍貴的光芒。
劇作前三集,胡晶晶和喬夕辰兩位的生活都很辛苦,工作壓力大、生活捉襟見肘。
一不小心就要被洶湧的人潮淹沒,無邊燈火裡沒有任何一盞屬于她們。
低頭看看,手機上排隊兩三百号的打車序列。
拖着一箱子貨物在馬路牙子上睡着。
援兵終于來了,腿麻了站不起來。
時刻要提防着同事因為擔心被辭退而害自己背鍋。
摯友離世、工作不順,萬千壓力之後,極其摳門的喬夕辰終于放肆一把,買了一瓶八百多的威士忌,買完身上就隻剩下二百多塊了。
好難啊。
可是《我在他鄉挺好的》真正拍出了一股綿長、溫柔、強悍的勁頭。
影視劇都想要極端困難的戲劇化處境,再添加些溫暖善意做調味料,妄圖大起大落吸引人,但往往浮誇走形、刻意生硬。
《我在他鄉挺好的》似乎匍匐在這屆年輕人生活的呼吸裡,拍出了真實的他鄉生活衆生相。
有樸素落地的生活質感,也有細膩微妙的火苗般的熱情。
有淚,有光。
三,特殊語境下的職場戲份。
《我在他鄉挺好的》的切入點,是内娛劇作重災區中的特重災區:職場戲份。
喬夕辰上場之後,開會向領導彙報818活動方案的内容。
本外行看這一段,觀感還不錯。
該有的戲劇性到位,講述案例也很清晰。
各路劇作裡滿滿都是“連外行都能看出明顯不對勁、浮誇上天”的職場橋段,對比執行無論如何《我在他鄉挺好的》至少有進步。
另外,劇中目前已經上線的三位高管/老闆,我都很喜歡。
任素汐、龔蓓苾、白宇帆。
龔蓓苾前文已經簡單聊過。
至于任素汐和白宇帆,首先外形和氣場,就跟各路“浮誇精英”不是一個路數,比較實。
任素汐處理工作的業務内容本身,還是讓人隐隐覺得有一絲金手指輕松解決的痕迹。
但她的氣場和氛圍,似乎天生“自帶真實感”。
更重要的是,任素汐這個角色的重點顯然不在事業成功,而是事業成功但未婚未戀的35歲女性,在婚戀問題上要遭遇的諸多偏見和歧視。
正是這困難的一面,讓覺得更有溫度、更能引發共鳴。
她的性格幹淨利落脆,爽快獨立又仗義,叫人很喜歡。
相親現場暴脾氣恐吓對方“你知道什麼是輕微傷嗎”,“我練過五年泰拳、東北的不愛聽人哔哔”,簡直非常爆笑。
準備犒勞同事們,渾然不知是七夕。
“孤家寡人”落單之後,獨自在酒吧,以為身旁的年輕男孩是來搭讪,害羞理了下頭發。
結果對方問:我們三個人,您如果一個人可以往旁邊挪一點麼?
諸多橋段中任素汐的表現都很可愛。
劇中周雨彤的角色,越看越耐看,代入感也很強。
開會時帶外賣進會議室這個情節有點離譜,進門前說話時随手把外賣放桌子上才是常規操作吧?
基于“帶外賣遲到來開會”這個點,引起領導注意,套路略有些不靠譜。
此後,胡晶晶跳下天台,偏偏砸中的就是簡亦繁的車子。
因為目睹了喬夕辰的崩潰,所以簡亦繁對她的态度複雜,這是二人未來有感情萌芽、多看一眼的重要基石。
但依舊有“過于倚仗巧合”的嫌疑。
喬夕辰飾演的真“打工人”,面對領導的真心體恤、主動放假,她卻始終誤會為變相開除的意思。
開會時心裡覺得領導講的是廢話“呵呵就你聰明”,嘴上還依舊要奉承。
後續劇作是否會把故事變成讓人不放心的“披着職場外衣戀愛”,也讓人不敢打包票。
第三集結尾,一大波同事溫暖上線幫忙的轉折、刻意又突兀。
但前三集劇作質感整體上都很難得。
目前為止最明顯的槽點,是小劇場。
本“尊貴會員”每次看戲看到投入的時候,都會冷不丁突然遭遇小劇場。
一集反複好幾次。
怎麼講呢,看見好劇能有多個植入、能掙錢,認真替劇方高興。
我們觀衆也很怕亂七八糟的劇作反而越播越有噱頭越能掙錢,怕劣币驅逐良币。
但是,能不能稍微控制一下?
就算把三個小劇場合并成一個也好過頻繁打斷劇中内容吧。
另外再雞蛋裡挑骨頭吐槽一下,明明是很有真實質感的一部劇,各路主角名字怎麼搞的和霸總言情題材一樣。
當然,劇好看、角色讓人有共鳴就行,喬夕辰叫不叫喬夕辰不重要。
舒心結語
常見的劇作路數,是從商業訴求和爆款數據中來,手握沒有生命力的幹癟台詞、編造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奇葩亂象,妄想制造爆款。
自己都不信,拿什麼糊弄别人,更遑論感動他人?
為什麼喜歡《我在他鄉挺好的》?
道理很簡單,讓我覺得,是在拍我和我朋友們的故事。
劇中人的故事都是虛構,和我們并不一樣,但那股氣息,太熟悉。
這就是影視作品“虛構意義”上的真實吧。
創作者從生活中來,有真心想表達想傾訴的内容。
看見這部劇作,就像萍水相逢、路遇世界上另一幫自己。
聽她們徹夜長歌浮生艱難、細數所愛所珍重,不覺怅怅念念、入畫入戲。
“我在他鄉挺好的”,從目前的劇情來看,這是劇中人怕家人擔心而報喜不報憂;可縱使有重重困難、層層阻礙,努力熱愛、用力生活的人啊,一定會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