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初愈、産褥期、哺乳期、老人等階段,身體較為虛弱,此時身邊人往往會提議,多喝點湯補補身子,如雞湯、鴨湯、魚湯等等,不過,要說最常見的非雞湯莫屬。
但這麼多雞的品種,應該如何選擇呢?尤其是人們難以區分的烏雞、老母雞,吃哪種營養最高、養生效果最好?滋補的效果更強。
烏雞VS老母雞
在營養元素的比拼上,看看誰能更勝一籌。
以每百克炖老母雞為例,熱量223千卡、蛋白質17.45g、脂肪14.37g、碳水化合物6.25g、膳食纖維0.34g、維生素A120.09μg、維生素C0.51mg、維生素E1.14mg、煙酸7.59mg、膽固醇141.28mg、鎂19.24mg、鈣5.24mg、鉀271.76ng、磷105.32mg。
以每百克汽鍋烏雞為例,熱量97千卡、蛋白質16.35g、脂肪3.37g、碳水化合物0.6g、膳食纖維0.1g、維生素A1.69μg、維生素C0.03mg、維生素E1.03mg、煙酸4.94mg、膽固醇67.14mg、鎂32.67mg、鈣10.35mg、鉀240.73ng、磷151.68mg。
從上面的多種營養素含量上,老母雞的蛋白質含量高、煙酸、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A占有較大的優勢,特别是在維生素A上,對于需要保護視力健康,維護皮膚黏膜組織,不妨選擇老母雞。
當然,烏雞也有它的優勢,在礦物質磷、鈣、鎂上,營養價值更高,且脂肪與膽固醇含量相對偏低。論最終的滋補效果,整體上還是可以選擇老母雞,若要控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那麼烏雞是更好的選擇。
來自中醫上的說法:
老母雞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補虛勞、消渴、去水腫等養生效果,傳統觀念更是認為老母雞是大補的食品,比如在産婦剛剛生完孩子,身體處于十分虛弱的狀态,在農村就有喝雞湯大補的說法。
烏雞,它有一個中藥名,叫做烏骨雞,有補氣血、養肝腎、退虛熱、主治消渴、久瀉、久痢、虛弱等,并在著名醫書《本草綱目》、《普濟方》、《滇南本草》等都有記載。
在現代營養學指出,烏雞之所以味道十分筋道,還與烏雞中含有的彈性蛋白含量略高有關,更适合三高群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食用。
由此可見,每種雞都有自己的優勢,以及營養含量突出的地方,無法硬要分出個高低,依照大家自身的健康基礎與經濟條件購買即可。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由于雞湯中的嘌呤含量較高,并不适合尿酸高的群體大量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