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學習的方法

古人學習的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9:51:38

從“邯鄲學步”學習古人的幽默與智慧 文/山淼

成語“邯鄲學步”,我們都聽說過。而這個成語出自哪裡呢?

我們知道我國的成語大部分都有典故或出處,不是随随便便就來的,而邯鄲學步是一個非常有曆史的成語,他出自《莊子》。我們知道《莊子》語言風格十分獨特,想象力豐富,在前秦文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說,從文學角度講,《莊子》的成就在前秦文學中是最高的。而且富含哲理,裡面形成了不少成語,邯鄲學步就是其中比較出名的一個。原文如下:

子獨不聞壽陵餘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莊子秋水》

古人學習的方法(從邯鄲學步學習古人的幽默與智慧)1

這句話的意思呢,就是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趙國都城邯鄲的人走路步伐非常的優美,于是他就千裡迢迢趕往邯鄲去學習走路。

這個燕國少年到了邯鄲,看到那裡的人們走路确實是和他們壽陵人不一樣走起路來非常優美。他覺得真是不虛此行,就天天站在那裡看人家怎麼走路,然後回到住處,他就憑着記憶學着走。可是他怎麼也走不好,于是就跟在人們後面模仿着走。就這樣學了很長時間,他覺得越學越不像。他想不明白怎麼回事呀,想來想去,就認為是因為自己太習慣原來的走路方法了。這個少年倒是挺堅決,他決定完全忘記自己原來走路的方法,另起爐竈,全部按照邯鄲人的走路方法去走。不料這樣一來情況更加糟糕了。少年走路考慮的因素太多,又要注意手怎麼放,先走哪個腳,還要注意移動的距離,擺動的幅度等等。結果他每走一步都累得滿頭大汗,緊張萬分。

古人學習的方法(從邯鄲學步學習古人的幽默與智慧)2

就這樣少年學來學去,越學越累,到最後也沒有學會邯鄲步法,可是他卻把原來怎麼走路的方法都忘記了,不得不爬着回到了壽陵。

在我國古文學作品中,類似于“邯鄲學步”這種風趣幽默又具有深刻内涵的段子非常多,比如“揠苗助長”、“東施效颦”等等,用形象的比喻闡明深刻的道理,表現了古人的智慧。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百家争鳴,形成多種思想,影響力貫穿古今,許多思想的表達就是通過很平常很诙諧的故事來傳達的。

古人學習的方法(從邯鄲學步學習古人的幽默與智慧)3

這個故事雖然聽起來比較好笑,可是卻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後來我們就用邯鄲學步比喻盲目模仿,而把自己原來的長處都忘掉了。還有個相近的成語叫“東施效颦”,這個成語應該很多人也都聽說過。長的很醜的東施,非要去學習西施難受的時候皺眉的樣子,那不是越學越難看嗎?

古人學習的方法(從邯鄲學步學習古人的幽默與智慧)4

所以我們今天也要記住,不要盲目地去追随别人,學習别人的優點是對的,但是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别人人雲亦雲,生搬硬套,或者把别人的特長硬安在自己頭上,那樣反而把自己的長處和優也都丢掉了。這個成語運用的地方非常多,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可以運用,我們平時寫文章說話都能運用。

“邯鄲學步”既有哲理,又運用廣泛。希望大家都能記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