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位泛着孤舟,身披蓑衣,獨自在江中冒雪垂釣的老翁,到底有着怎樣的精神世界,才能做出這麼特立獨行的事?
孤舟,有時讓人覺得形單影隻,孤苦伶仃;有時讓人覺得異常自信,畢竟“隻有猛獸常常獨行”,老人精神的堅毅必定非同尋常。
蓑笠,說明天還在下着雪,身披蓑衣,頭戴鬥笠。鬥笠,防止紛飛的雪花撲打到眼睛,影響觀察魚兒上鈎與否。蓑衣,防止雪落肩頭和後背,為了更久一點兒在江中垂釣。
翁,這是一位老人。老人給人的感覺多安祥,垂釣更需要安靜的心境。
千山鳥飛絕,不是眼前目力所及之處的這幾座山沒有飛鳥歡鳴,而是“千山”,幾乎囊括了天地間的所有山脈,沒有鳥鳴,也就沒有猿鳴、蟲鳴等,飛鳥還巢,百蟲冬眠,天地之間歸于萬籁俱寂的極緻的甯靜,也達到了極緻的嚴寒。
這是客觀地理環境的描寫,也幽幽然給人感覺是老翁精神世界的描寫。
萬徑人蹤滅,所有的路,無論羊腸小道,還是康莊大道,但凡平時有人行走的路,都因嚴寒不見人影。
天地間不再有人聲喧嚣,這對寂靜的描寫在首句的基礎上更進一層。畢竟有時飛鳥還巢、蟲獸冬眠,但人迹還是有的。然而此時,萬徑人蹤滅。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客觀的寂靜,與老翁的精神世界相通相應。
這樣的天氣裡,老人泛着孤舟來釣魚。
家人反對嗎?老友勸說嗎?老伴阻攔嗎?
這樣的天氣,不适合出行,在家裡喝點家釀的酒,與老友談天說地,與孫兒嬉鬧,不好嗎?
但是老人還是來了。
獨行,獨處,釣魚必定對于老人有獨特的意義。
這種獨立之精神,在塵世間,尤其重要。
抛開釣魚本身,能這樣笃定地去做一件事,讓人很容易想到很多人。
比如張桂梅老師,創立華坪女高的初期,可以說隻有自己心中堅定的信念,沒有什麼太多外在的幫助,就是一個不滅的念頭。
與《江雪》中的老翁何異?
隻有自己一人,“萬徑人蹤滅”,得不到外界的幫助,甚至被人理解都很難。“何苦要如此?”
衣衫褴褛,到處找資金,常常忍饑挨餓,何嘗不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現實寫照?
不過,她深知這件事的意義和價值,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堅持,信念笃定,即便“獨釣寒江雪”又如何?
很多有大價值、大意義、大樂趣的事情,最初多是隻在一個人心中萌芽,初期的孤獨、無望、無助,就像沒有人煙的寒江雪天,别說人煙,連聲鳥叫也沒有,鬥笠蓑衣怎能耐這冰雪嚴寒?
最初都是弱不禁風的模樣,就像蒼天大樹最初破土而出的幼芽,無助、孤單、荒涼。
心中有信念的人,或許都得經曆這樣的局面。
有意義、價值、樂趣的路,也許最初都是這個樣子吧。
外界沒有他人的理解、幫助、認同,隻有内心的聲音、樂趣、自我認同,獨釣寒江雪的箬笠老翁身上有多少人的影子?
華羅庚最初在自家雜貨鋪的櫃台上,學習數學,周圍人喊他羅呆子,父親好幾次因為耽誤生意要燒掉他的數學書。
他的世界裡何嘗不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他學數學,不知未來如何,隻有心中的樂趣鼓舞,又何嘗不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生物遺傳學的奠基人孟德爾,研究豌豆實驗,周圍人不解,甚至生前都不被人理解,在教堂的空地裡,做了八年豌豆實驗,何嘗不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寫照呢?
學會獨處且自得其樂,自我認同,獨立之精神,堅持自我判斷且無懼不合群,簡單樸素的物質條件,這首詩給了我們這些啟迪。
一首詩,微塵中可見大千,願這首詩給您更多啟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