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各位都用過卷尺吧?
是不是覺得很簡單?一抽一拉,量刻度,這麼簡單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人教。
小編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我點開了這個Youtube上3300萬點擊量的教學視頻……
之前的你,是不是都這樣量的?
其實,卷尺本身是有尺寸的,長度就标在背面。
你隻需要把卷尺貼着牆測量,然後把卷尺本身的長度加上,就可以輕松得到精準的數字。
小編也是看了這個視頻才知道,原來卷尺前面的鈎鈎,是可以代替筆用來“畫線”的。
不光是外國網友恍然大悟,視頻傳到微博後,中國網友也蒙了:
原來,平時沒注意到的設計,全部都是有用的!!!
無獨有偶,像這樣的事,其實生活中常常遇到。
買了五六把傘才知道這個玩意兒是這麼用的
油箱旁邊的箭頭,是告訴你油箱蓋在車的哪一側
有一回,一位熱心網友分享了“奶茶扣”的正确用法,就在微博引來網友9w 的點贊……
評論區網友都“哭”了:我還一直覺得它很礙事來着。
真是辜負了設計師的一片苦心啊!
這就好比很多人不知道,易拉罐上的拉環,是可以用來固定吸管的。
這樣就不需要老用舌頭勾來勾去了。
不過,相似的事情,還真是全地球的人類都一樣啊。
曾經有一個外國大叔,削了幾十年的胡蘿蔔,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原來這刀是可以來回刮皮的……
他那錯愕的表情,就像此時此刻屏幕前的你一樣,讓人看了甚至有些心疼。
這種感覺,就像你把整本書背完,最後發現是開卷考一樣,又驚喜又悲傷。
還有TikTok上一位叫Sidneyraz的小哥,熱衷于每天發現一個自己“三十年白活”的證據。
比如這種平面的吸盤,并不是用來吸馬桶的。
說明書上也寫得清清楚楚,這應該用在較為平面的,像地面下水道或洗手盆之類的地方。
而另一種氣泵型的,才是用來通馬桶的。
再比如,用了三十年護頸枕,如今才知道厚的一面是朝前放的。
我就說為啥每次用了脖子還是疼!!!
浴袍的腰帶,放在前面系會更緊,不會一直往下掉。
系上的那一刻,整個人仿佛升華了
意粉的包裝袋,是可以不用剪刀剪開的。
煮意粉把握不好分量?其實意粉勺子中間的孔就是用來掌握分量的,一孔就是一人份。
電飯鍋蓋,是可以插在把手上的。
當然,外國網友可能電飯煲用得少,但你也别笑得太早,因為——
保溫杯的蓋子,也是可以這麼放的。
圖源抖音@class3028
行李箱也是。小編用了好多年,一直都是這麼扣行李:
直到去年才知道,原來它的正确用法是這樣的:
你是不是有點不信邪,現在就要找出行李箱驗證一下了?
别急,往後看,還有很多。
就拿麥當勞來說吧,漢堡盒上的孔,并不是用來透氣的,正确用法原來是這樣:
薯條的包裝都更新N年了,我才知道,以前的薯條盒原來可以這麼用:
同理,飲料的杯蓋,可以當杯墊用,這樣遇冷液化的水就不會流得滿桌子都是了。
吃了十幾年的巧克力,一直不知道,這樣掰最省事:
每次都剝到發火的711飯團,其實是這樣剝的:
先把中間的紙完整撕掉,再從兩邊把塑料膜取下。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把海苔包在塑料袋外面。其實是為了防止海苔吸水變得不脆。
每次喝酸奶都遇到三大難題:戳不開,吸不到,喝不完。
從前的小編,隻會把伸縮吸管拉到盡頭,以為這樣就不會往回縮,沒想到原來還要轉一下。
至于喝不完覺得浪費的,大部分人是吃了不看說明的虧。
小編馬上下樓買了一盒,展開四角,邊吸邊擠壓,果然連渣都不剩。
想起之前困擾過小編很多年的,還有火腿腸。
後來看了某日本綜藝才發現,日本人對此也非常苦惱。
二十好幾了還這麼開火腿腸的舉個手吧
下面為大家表演,如何華麗地剝開香腸。
隻需要用一根牙簽穿過金屬環的底部,扭一扭,就可以縱享絲滑了。
倒大包裝果汁和牛奶的時候也很讓人苦惱:
上下颠倒之後,再試試:
很多事情,就像那句人生名言一樣:
有時候,人生啊,換個角度想想,就會豁然開朗。
每次看到這些,都忍不住想說:不是吧不是吧?我不會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吧?
裁紙刀上一棱一棱的線,原來是為了掰斷以便獲取下一個鋒利刀口的?
訂書機下面的金屬片,是可以翻轉以便區分永久裝訂還是臨時裝訂的???
超市裡鐵絲的封口,是可以不用費九牛二虎之力摳開的???
頭發上的夾子老是掉,是因為波浪紋的那邊其實應該朝下夾???
雖然這些例子不外乎有生活經驗的總結在,但許多是本身有說明書你自己不看的,這就真的不能怪人家了。
很多人洗了多年的衣服,都不知道這個洗衣液槽是可以取下來的。
很多人連哪個槽該放什麼,都稀裡糊塗;包括一大堆功能,也從來沒搞清楚過;即便每個槽口标明了注釋,也隻看得懂一個“柔順劑”,從來分不清“預洗”和“主洗”是啥……
正确答案是,預洗并不是預約洗衣,而是相當于在主洗前加了個粗洗。
比如要先消毒,或者衣服比較髒,需要先過過水,就在正常洗滌之前按一下預洗,洗衣機就會根據模式,依次從預洗口和主洗口出水。
而柔順劑槽内的柔順劑,會随着每次過水進入洗衣機。
很多人老是洗不幹淨衣服,就是因為把洗衣液倒進了柔順劑槽,結果當然是越洗越洗不幹淨……
但有些也不能怪我們,比如iPhone也沒告訴你它有這麼多功能,可隐藏用法年年都有人發,每回看都覺得自己是個弱智。
圖源TikTok@Jessicawong
打開計算器,解鎖旋轉屏幕,你将收獲一個全新的體驗
甚至地域習慣有時也會讓同一件事産生偏差,比如吃月餅這件事,小編我也是萬萬沒想到——
北方人:月餅自帶的刀叉是用來切月餅的???
南方人:啊,不然呢?你們怎麼吃?
抖音@禅意 阿健Uhair沙龍
北方人:能用一口解決的,絕不用兩口。
南方人:……
好了,今天的《這些年都白活了》系列就到此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