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2:28:22

最近,國内疫情又出現了,我們遼甯果然又是中槍的一個,幾乎每次都不落下,真是最能和全國同胞“同甘共苦”的省份。

但是,萬萬沒想到,沈陽大爺的流行病調查結果出來後,竟然帶火了沈陽的雞架。網友紛紛感歎:這大爺幾乎每天飲食都離不開雞架,沈陽人對雞架到底有多麼癡迷?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1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雞架、雞肉,和它們的飲食文化。

家雞的起源

目前我們通常吃的雞,都屬于鳥綱,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動物。原雞屬又分四種,分别是: 紅色原雞、灰紋原雞、錫蘭原雞和綠原雞。紅色原雞下面又有五個亞種,分别是原雞印尼亞種、原雞指名亞種、原雞海南亞種、原雞印度亞種和原雞滇南亞種。

關于家雞的起源,生物學家有不同的看法。達爾文認為,所有的家雞都是從紅色原雞演化而來的。不過,也有研究認為,原雞指名亞種和原雞滇南亞種是家雞的主要始祖,而其他幾種原雞也有少量的貢獻。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2

至于家雞的馴化時間,同樣在學術界有所争議。有人認為家雞在距今大約4000年前被馴化,但也有人認為家雞的馴化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印度河谷曾經出土過紅色原雞的骨骼及其手工制品,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同樣來自于達爾文的研究,他認為家雞最早是在印度被馴化,然後推廣到全世界的。

到了1994年,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紅色原雞可能是在泰國得到了馴化,我國在2002年的一項研究也得到了差不多的結論。到了2006年,我國的另一項研究認為,家雞可能是在東南亞的多個國家分别馴化的。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3

有趣的是,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表明,數千年前的人類,在馴化紅色原雞的時候,很可能不是為了吃肉,而是看這種雞十分兇猛,于是把它們抓起來鬥雞玩。萬萬沒想到,鬥雞的曆史竟然比吃雞的曆史還久遠。沒準是我們的某位祖先,在自己的雞死于戰鬥之後,順手就把雞給炖了。結果發現:哎,還挺好吃……

為啥大家都愛吃雞

最早吃雞的人,目前已經不可考了。但是在春秋時期,雞在我國就已經非常受歡迎了。尤其是在越王勾踐的時期,我國還出現了最早的大型養雞場,據說這是勾踐發展國家經濟用來報複吳國的手段之一。甚至到了後來,雞還成為了古代社交禮儀以及祭祀的一部分。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4

到了今天,雞肉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原因在于成本低。

雞的養殖周期非常短,一般來說,普通的肉雞40多天就可以出欄了,土雞也隻需要5-6個月左右。而且,養雞所需的飼料和土地也較少,碳排放也少。

正因為如此,雞肉也相對更加便宜。畢竟便宜的食物,誰會不喜歡呢?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5

于是,雞就成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肉源了。目前來說,全世界一共養了兩百多億隻雞,比人類的數量多得多。當然了,對于人類來說,一個人吃三隻雞也不是什麼難事……

雞肉的消費現狀
  • 國際

雞肉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的食品,基本上隻要不是素食主義者,平時生活中都少不了吃雞肉。但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每年的雞肉消費量竟然隻排到了第三。排名第一的,就是美國,第二是巴西(我國有時也會排到第二,巴西有時候也會降到第四)。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6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比較多,比如:我國國民的肉食中豬肉占的比例非常高,根據2005年的一項統計數據,我國的肉類結構中,豬肉占了65%,禽肉占了19%;而在歐美國家,豬肉占40%,禽肉則占到了30%。不過近些年來,我國食用的雞肉越來越多,2008年時城鎮和農村居民的禽肉占比分别達到了26.1%和23.8%(這有賴于兩大洋快餐的門店數量飙升),原諒我沒有找到最新的數據。

除此之外,我國市場内部的雞肉時不時地就會出一些問題,有的是真實存在的,有的是謠言。不論是哪一種,都會降低人們吃雞肉的積極性。

另外,美國人也确實非常愛吃雞肉。2019年時,有一項名為“雞肉消費者年度調查”的報告總結了四點原因: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7

  1. 便捷性:便于處理,節省時間;
  2. 可持續性:美國消費者可以看到雞肉的加工過程、不允許添加的成分、營養成分等等,并且很多雞肉都以可持續性為賣點,吸引消費者;
  3. 蛋白質需求:無抗生素等健康雞肉很多,是消費者補充蛋白質的首選;
  4. 電子商務和新技術:這些渠道都更加促進了美國人購買雞肉的渠道和頻率。

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美國人吃了1,907.50萬噸的雞肉(嚴謹地說是雞肉消費量),巴西人吃了,337.70萬噸,而我國則吃了1,197.50萬噸。考慮到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如果計算人均雞肉消費的話,我國甚至隻能勉強擠進前十。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8

在吃雞方面,我國還有一點比較值得注意,那就是我們國人比較愛吃雞翅、雞腿、雞胗、雞爪或者雞脖這種“邊邊角角”的部分,而雞胸肉吃得相對較少,以至于我國進口的雞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雞翅或雞爪。

  • 國内

那麼,來到我國國内,哪個省吃的雞肉最多呢?

顯然,并不是今天的主角遼甯。畢竟遼甯省的人口還是比較少的,遼甯人的熱情還彌補不了這樣的差距。或者說,遼甯人對雞肉的熱情,恐怕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高。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9

根據2018年的一份數據,我國禽肉(注意不僅僅是雞肉)消費排名中,前十的全都是南方省份。而且,以人均水平來算,海南省竟然排名第一,達到了每年人均消費45.8斤,吃雞大省廣東人則以38.6斤屈居第三,還不如廣西。

從整體來看,廣東省2018年常住人口1.13億。這麼算下來,廣東人每年能吃掉218萬噸禽肉,而海南人則隻吃掉了21.4萬噸禽肉。至于最愛吃雞架的沈陽人所在的遼甯省,人均隻消費了12.2斤,總共吃了24.4萬噸禽肉——難道是因為我們遼甯人光顧着吃雞架,這玩意每份的重量比南方人吃的整雞輕的緣故?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10

“雞架文化”

為什麼沈陽人愛吃雞架?我在搜索引擎搜了前幾個字,彈出的第一個問題竟然就是這個。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11

據介紹,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的養雞業迅速發展,同時又恰逢下崗潮。兜裡沒錢還離不開肉,于是沈陽人将目光對準了便宜的雞架。而且,沈陽人喜歡喝酒聊天,雞架耐吃,正好做下酒菜。于是,雞架越來越多地被端上了桌面,并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做法被研發出來,如今成為了一種文化。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沈陽人,在沈陽,有些老店非常受歡迎,一碗面、一隻雞架再配上一瓶啤酒,成為了許多人午餐或者晚餐的标配。這家店也沒給我廣告費,我就不說名字了,相信沈陽人也都知道。我當初的理想,就是在談戀愛時帶着女朋友去吃一頓,我覺得這是代表我們從戀愛開始轉型到生活的标志。現在,已經是老婆了。

最早的雞是怎麼來的(古人最初馴化家雞)12

(圖片說明:看了熱搜,我也忍不住買了個雞架吃)

總之,不論是雞還是雞肉還是雞架,都蘊藏着很深、很遠、很有趣的文化。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又講究飲食文化,此言非虛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