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高校圈有“北上南天”之說,作為我重要的高校聚集地之一,各個高校給上海帶來了不一樣的光芒,比如師範類有華東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華東師大)和上海師範大學(以下簡稱上海師大)這兩所遠近聞名,相對于同一個領域在國内外如果能有一所叫得響的高校就很不容易的情況,這就更為難得。遠覽認為同城而處的華東師大與上海師大很好地诠釋了同一個地方、同一個領域的不同高校也能各有特色、良性發展這個問題;何況它們還有親密的聯系,畢竟它們曾經共用過一個名字。
成立于1951年10月的華東師大在1972年5月的與上海師範學院(今上海師大)、上海半工半讀師範學院、上海教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合并,以華東師大原址為總部;高校合并本也十分常見,但遠覽看來這次合并的獨特之處在于合并後啟用了上海師範大學的校名,而放棄了更加大氣的華東師大的校牌,我覺得這是挺令人惋惜的,雖說上海師大這個名字的含金量挺高,但如果有更好選擇的時候,為何不選更好的呢?
或許這就注定了華東師大與上海師大之間的奇妙緣分,1978年4月上海師範學院從上海師大析出恢複建制和校名;此時上海就有了上海師範大學和上海師範學院這兩所校名類似的高校。有點類似四川曾有四川師範大學和四川師範學院、現在貴州有貴州師範大學和貴州師範學院一樣,遠覽認為若保持這個現狀,多年以後華東師大還是上海師大的名字,而比她更早使用上海師範的上海師範學院再更名時則沒法使用上海師大的校牌,轉而尋求上海第二師範大學、東華師範大學等類似校名。
1980年7月上海師範大學獲批恢複為華東師範大學,告别了八年的“馬甲”期之後,華東師大再次回歸,這是相當幸運的一件事,同時也避免了後期上海師範學院改名的時候無名可用的情況,畢竟這種尴尬後來在四川師範學院改名時就遇到過,最後不得不另辟蹊徑改為西華師範大學。
1984年10月建校30周年時,上海師範學院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成為全市第一所學院更名大學的地方高校;從曆史和基因方面來說,因曾“合為一體、共用校名”而導緻差點互換身份的華東師大和上海師大,從此也各就各位、身份也從此分明了。
從華東師大複名到上海師院改名,中間剛剛間隔4年時間;上海師範大學複名華東師範大學的4年後,上海師範學院又改成上海師範大學,遠覽覺得這個情況是比較少見的,特别是現在大部分高校的品牌保護意識有提示的情況下更是難得;其一是有的高校不願使用别人用過的名字,其二是可能會引起同名高校曾經的使用者的異議;關于這個問題,《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就有“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其他高等學校曾使用過的名稱”的規定,話說遇到類似情況協商也有一半失敗的可能的。
曾經也有類似情況,不過間隔的時間往往更久,比如前甯夏師範學院并入甯夏大學的42年之後才重新出現甯夏師範學院,西安醫學院改名西安醫科大學的21年之後才有了新的西安醫學院;因此“上海師大複名華東師大後,上海師範學院又改成上海師大”僅用了四年,這事才更有代表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