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9:49:54

一直以為“歲月如梭”是個成語,但是一查才知道成語中并沒有收錄這個,有的隻是“日月如梭”。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56歲蘇轼一首感慨歲月流逝的宋詞)1

“梭”在今天已經不多見,在古代的時候可是很常見的,這是織布用的工具,用梭子牽引織布用的各種線,才可以織成布匹。所以“日月如梭”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就像是織布用的梭子那樣飛快的來去,自然引申出時光飛逝的意義。

不過,在日常的使用當中,“歲月如梭”卻也是常見的高頻詞。而且這個熟語的出處,乃是出自蘇轼的一首精彩宋詞作品。且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見。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56歲蘇轼一首感慨歲月流逝的宋詞)2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減字木蘭花·送趙令》,寫于公元1091年,蘇轼時年56歲。當時的蘇轼從杭州任上去往開封,在今日江蘇高郵遇到昔日好友趙晦之,也就是題目中的趙令,感慨時光飛逝人生百态,就寫了這首精彩的詞作。

開篇回憶兩人初次見面的情景,“春光亭下”,在蘇轼擔任密州太守的時候,兩人曾經在密州“春光亭”相遇,但是距離今天已經有十六七年的時間,“流水如今何在也”,那“春光亭”的潺潺流水,早就不知道流向何處了。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56歲蘇轼一首感慨歲月流逝的宋詞)3

接下來就是蘇轼對今日兩人相見場景的感慨,“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時光飛逝,歲月穿梭催人老,今天的我們都已經是白發蒼蒼了,面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我們又能如何呢?隻能是哀歎無“奈何”了。

下片一開始,寫蘇轼和趙晦之再次相見,“故人重見”,重見之後,隻能感受到歲月的無情,隻能感慨人生的滋味,“世事年來千萬變”。這世間萬事都是變幻莫測,雖然經曆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年齡,但是對于今日這世态,依然不能适應,隻能感慨“千萬變”。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56歲蘇轼一首感慨歲月流逝的宋詞)4

此後心灰意冷的蘇轼談及自己仕途的話題,“官況闌珊”,現在蘇轼對自己的人生已經非常苦澀,對于仕途也沒有了之前的熱情了。确實,經曆了少年成名的榮耀,也經曆了烏台詩案的死裡逃生,56歲的蘇轼對這一切也開始淡然。

最後是蘇轼對于自己“不忘初心”的尴尬表示慚愧。“慚愧青松守歲寒”,我們翻閱蘇轼的詩詞不難發現,之前的很多詩詞都在訴說着仕途不得意、要返歸山林的主題,比如什麼“休對故人思故國”、“人生幾度秋涼”、“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等等,但是他對于仕途,卻也不敢輕言放棄。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56歲蘇轼一首感慨歲月流逝的宋詞)5

所以對比“青松守歲寒”的面對嚴寒守住本色,他隻能“慚愧”。

蘇轼這首宋詞,對比他的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确實知名度低了很多,但是詞作中“歲月如梭”、“世事年來千萬變”的人生感慨,結合了他自己豐富的人生體驗,充滿警醒意味,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依然很有思考意義。

蘇轼最超凡脫俗的一首詩(56歲蘇轼一首感慨歲月流逝的宋詞)6

雖然這隻是一個一千年前的年過半百的老人對人生發出的感慨,但是并不妨礙其跨越千年,融入到今日我們的血液之中。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