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7:38:52

馬鈴薯作為主糧作物,其産量高低不僅影響種植戶收益,還影響到國家糧食供應安全。決定馬鈴薯産量水平的因素裡面,薯種自身品質是基礎,但栽培技術是關鍵。圍繞栽培技術研發并推廣的技術裡面,覆膜栽培的優勢已得到實踐證實并被廣泛推廣。

但技術的研發通常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應用推廣過程中,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馬鈴薯的覆膜栽培也是這樣。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1

覆膜栽培背後的痛點

先播種薯塊,然後覆蓋地膜,是馬鈴薯覆膜栽培的通用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防止土壤水分散失,對灌溉不方便的缺水地區,以及降水相對較少的春季栽培來說,意義重大,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首先是在薯苗拱土的時候,需要人工逐個開口放苗,這個過程非常費人工,而且現在人工成本較高,這樣就會降低生産效益;其次是薯苗出苗整齊度往往不一緻,需要分幾次進行,會增加管理負擔;其三是如果破膜不及時,膜溫度較高,容易燙傷柔嫩的薯芽。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2

覆膜栽培的另一種形式是先覆地膜,後播種薯塊,這種方法用的相對來說少一些,優點是及早覆膜可以最大限度加速地溫回升,這樣播種的時間就可以提前,對延長有效生育期和提高産量有明顯的作用,但是缺點也很明顯,主要是播種種薯的時候,需要逐個打孔,播種速度明顯變慢,播種用工自然也會增加,并且打播種穴後,損傷的地膜保溫保濕效果也會降低。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3

解決覆膜栽培痛點的新方法——馬鈴薯自然破膜技術

綜合以上兩種方式的優缺點,最近幾年一種改良後的馬鈴薯覆膜栽培技術,在甘肅、黑龍江等馬鈴薯的主産區正被逐漸推廣應用。

具體的做法是在馬鈴薯播種後進行覆膜,然後往栽培行上的地膜上面壓土,在壓土往下産生的重力和薯芽朝上生長産生的穿透力共同作用下,薯芽憑借自身的力量就可以穿透地膜。在生産上推廣的研究的統計數據表明,采用這種方法,薯芽自然破膜的比例可以達到95%以上。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4

自然破膜的六個好處

這種膜上壓土,自然破膜的升級版馬鈴薯栽培技術,彌補了傳統覆膜栽培的缺點,同時又保留了傳統覆膜栽培的優點,在生産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

  • 省工省力,節本增效

薯芽自然出土,就節省了破膜放苗需要的人工花費,目前人工成本多數地區的價格都在每小時12-15元,這對馬鈴薯生産,尤其是規模化生産,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省下這部分成本對提高栽培效益的作用自然也就不容忽視。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5

  • 早播延長生長期,促增産

比起露地不覆膜栽培,馬鈴薯覆膜栽培的播種時間大約可以提前半個月左右,提前播種可以延長馬鈴薯在适宜溫度範圍内的生長時間(高于25℃的時候,生長停止),而生長時間是影響馬鈴薯産量的重要因素,這對早春茬的馬鈴薯栽培實現增産增收,有積極作用。

  • 防草

雖然薯芽能頂破地膜,但是田間雜草的穿透力較弱,絕大多數都難以憑借自身力量頂破地膜,而雜草幼芽在膜下遲遲得不到光照,長勢自然就會偏弱,甚至停止生長。雖然膜上的土壤裡面也會長出雜草,但在地膜的阻隔下,根系難以下紮,長勢較弱,趕不上馬鈴薯的生長速度,在馬鈴薯封壟之後,雜草就基本失去争光争肥的能力。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6

  • 保濕防澇

在地膜的阻隔下,地下的水分難以蒸發散失,這樣一來土壤的含水量就可以有更好的保障,秧苗的抗旱能力也就更強,安全生産就更有保障。同時在壓土的時候,會在栽培行兩側形成澆低窪的溝,發生強降雨時有利于及時排水出田,并且灌溉或者降雨也不會破壞栽培行的土壤結構,有利于根部生長和薯塊發育。

  • 預防産生綠薯

薯塊膨大過程中,一旦露出地面,在陽光的作用下,薯塊表皮就會産生葉綠素,這樣一來馬鈴薯的口感品質、商品品質都會直線下降,而在地膜和膜上壓土的雙重作用下,膨大中的薯塊更不容易露出土壤,這就提高了薯塊的商品性。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7

  • 穩定地溫

在地膜和膜上壓土的的雙重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因破膜不及時而燙傷幼苗的同時,還可以使土壤溫度保持相對穩定,避免因地溫忽高忽低波動過于頻繁而影響根系的功能期和根系生理功能,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空心薯,對供給地上部分生長所需的水分和礦物養分也提供良好基礎。

操作技術要點
  • 覆膜要求

首先是在地膜的選擇上,一般選用的是黑色地膜,黑色地膜不但防草的效果更好,而且韌性強度相對較差,在薯芽露頭的時候,就更容易穿破。受生産工藝影響,白色地膜的韌性較強,薯芽自然破膜的比例會偏低。

其次是在覆膜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把地膜繃緊展平,緊貼地面,如果地膜覆蓋不平,褶皺較多,這樣薯芽朝上生長時産生的穿透力就被大大緩沖或低效,自然破膜率不但會降低,破膜出苗的時間也會相差較多,不利于形成整齊的田間苗勢。

馬鈴薯怎樣種植才能高産(馬鈴薯栽培新方法)8

  • 覆土要求

覆土一般要三次進行,第一次要在薯塊即将拱土之前進行,但不宜過早,否則會影響地溫的提升,不利于早出苗,具體時間會因各地以溫度為主的氣候環境的影響,一般來說是在播種後的大約半個月以後,這一次覆土的面積可以适當大一些,以免有播種薯塊的位置沒有壓到而影響自然破膜率,覆土的厚度保持在3厘米左右為宜。第二次覆土是在薯苗出齊之後進行,第三次覆土是在整個田塊的花即将開敗的時候,進行,後兩次覆土主要是在植株基部培土。

對這種方法,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