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黃公墓”,究竟“墓主”是誰?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九十年代以來,閩、粵二省的史學家和黃姓譜史研究者,曾作過考察和撰文探讨。
一、1994年秋,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館館長傅宋良、傅喚民,邵武市黃氏峭山公後裔聯誼會籌委會副主任黃承坤等一行,專程來潮汕考察了蓮花山的“江夏黃公之墓”。以後,傅喚民館長曾來信告訴我說:“是宋墓,沒署名諱;據當地有人說:‘是峭公墓!’但沒有證據。我想:如果是峭公墓,也是邵武和平峭公的分墓。好像是‘衣冠冢’。……手頭沒有史料和物證,不敢妄下結論。”……二、(1)江夏入閩始祖黃膺公宗史研究會編輯(黃如論總編)出版的《正本清源 光輝曆史》57頁第二章 黃公墓在蓮花山(土名燈心池),存有原墓碑‘江夏黃公之墓’,左右刻‘宣和己亥(1119年)十一月十四日丙辰安厝’。”(2)《正本清源 光輝曆史》(227頁)
第八章文物刊登:
澄海古迹——江夏公墓江夏公墓。江夏公諱黃程字守度,自号江夏,生于公元一OO二年六月十二日,三甲進士,官居太子中舍,終于一O七四年十月廿三日,享壽七十有三歲,于宣和己亥年十一月十四日丙辰日安葬于蓮花山麓,燈心池上。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則有管隴、潛溪、東鄉黃氏裔孫,前往祀拜,十一月初一日(起),則有饒平、潮安、澄海、遠至揭陽、梅州、诏安、南京等地,為人數多達幾千人,車輛盈百,其況甚盛。
黃明球摘自《泰國黃氏宗親會成立卅一周年紀念刊》(1994)三、汕頭市黃哲宗長,于2002年夏印刷面世的《潮汕黃氏淵源》,第15頁中載文:黃程的墓究竟在哪裡?這是一個迄今還是說不清,尚未統一意見的謎題。據惠來周山系宗親,和澄海菊池等幾個鄉宗親的意見,說現存蓮花山之江夏公墓,即是黃程之墓。而潮汕各地其他衆多宗親,則說該墓是峭山公衣冠墓。多年來,上述兩類宗親,都依照各自認識信念,熱情虔誠地前往掃墓祭祀。為什麼會有此不同認識意見呢?問題在墓碑的墓主人名字上,令人難于理解确認。該碑石是可以确認為原碑。碑文中行刻江夏黃公之墓,左右兩旁刻宣和己亥十一月十四日丙辰安厝。兩旁二行字體較中行小。認為是黃程之墓者意見是,說族譜明載黃程自号江夏,并載墓在蓮花山土名豬頭墓或燈心池。傳統以來,以拜祭黃程公觀念,常往掃墓。認為非黃程墓,而推為峭公衣冠墓者意見,說“江夏”乃黃姓人常用共用代号,黃程自應用正式或字立墓碑,豈可獨用此代号緻混不清。認為峭山是潮汕大多數黃氏公認共祖,是先宗賢經營的峭山公衣冠墓。估計黃程之墓應另有所在而暫未被發現。原有景道公墓道碑,碑文傳承有存,然碑石屢尋找未得。碑文對墓址記述又欠精确可辨,實屬遺憾!……近期,據江夏公墓附近農村一外姓老人說,他的鄉人一直傳說的江夏公墓,是古代某位黃姓官員,營葬袍靴後遷移往廣州,年久而子孫失記或路遠無來認拜。姑錄供參考。……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江夏黃公之墓”不是“黃程之墓”!《正本清源 光輝曆史》57頁、227頁及《潮汕黃氏淵源》15頁所記叙、論及“江夏黃公之墓”墓主即黃程。依據不足,均不可取!因為,筆者查閱了《潮州府志》,在《潮州府志》中,關于黃程的出身、官職及墓址,已有明載。無容置疑,應依照《潮州府志》的記載為準确。那麼,“江夏黃公之墓”究竟是誰呢?
探究的線索尚有兩條:
1、是否是峭山公的“衣冠冢”?我認同傅喚民館長的推測(“猜論”),和黃哲宗長寫的:“而潮汕各地其他衆多宗親,則說是峭山公衣冠墓。”
2、黃哲宗長寫的第三個疑點:“近期,據江夏公墓附近農村一外姓老人說他的鄉人一直傳說的江夏公墓,是古代黃姓官員,營葬袍靴後移往廣州,年久而子孫失記或路遠無來認拜”。除此上述兩條存疑線索外,尚未尋有其它翔實可靠的史料和物證。故想解開這座距今986年的古墓的“謎”底,有待于閩粵兩省熱心關注此墓的史學家、考古學家和本姓賢哲進一步探入調查研究(特别到蓮花山毗鄰各縣的鄉村采訪,拜民間長老為師)。從“地方志史”、“譜牒”記載,“民間傳說”、“實地勘查”(尋找物證)……等等方面,做大量細緻的搜集、考察工作,獲取有第一手材料後,再加分析、研究、探讨,方能找出答案,得出正确的結論。盡管“江夏黃公之墓”之“謎”,尚未能解開,而這座古墓及澄海觀音山的黃程墓,同廣東曲江的“張九齡墓”(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邵武的“黃峭墓”(已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樣是國家文史寶庫中的珍貴遺産。“潮汕黃氏宗親會”、“澄海江夏海内外宗親聯誼會”,應積極向市(或省)政府申請,要求将蓮花山的“江夏黃公之墓”和觀音山的“太子中舍黃程墓”,列為市級(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