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07:09:16

臉上長痘痘一直是很多人的煩惱,影響容貌,也影響心情。如果是青春期長痘痘,那還可以接受,每個人都要經曆這樣一個階段。而很多人青春期已過,痘痘依舊執着的留在臉上,實在是苦不堪言。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1

要想去掉滿臉的痘痘,首先要明白長痘痘的原因,而不是道聽途說,随意使用一些祛痘産品,那樣可能不僅沒有效果,還會适得其反。長痘的原因是體内濕熱過重的表現,當濕熱太多時,身體要排出濕熱,所以就以長痘痘的形式排出。那如何減少體内的濕熱,就是消除痘痘的方法了。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2

現代人習慣熬夜,生活水平提高了,經常吃肉,或者油炸食品攝入較多。有些人愛吃辣,無辣不歡。這些習慣就會導緻身體裡蓄滿了濕和熱,又不能及時排出,就長痘痘了。那有人問了,為什麼南方妹子吃那麼多辣皮膚還是那麼好呢?很簡單,南方環境濕熱,人的身體裡肯定也會多濕、多熱,而辣椒有燥濕、散寒的功能,所以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人嗜吃辣椒,很巧妙地跟身體裡的濕熱達成了一種平衡。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3

我們知道了長痘痘的罪魁禍首是濕和熱,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如何去化解。我們吃的所有食物,都要經過脾胃這一關,其實脾胃的壓力也是很大的。冷日酸甜都要通過脾胃過濾。而濕熱是脾胃最難以對付的敵人,遇到濕熱,就仿佛被纏住了,工作能力就會下降。所以我們要提高脾胃的戰鬥力,讓它們振奮起來,化解濕熱。在這一方面,艾灸上場,當之無愧。因為艾灸調理脾胃,太擅長了。

使用艾灸療法調理脾胃,趕走濕熱,擊退滿臉痘痘,需要對症三個穴位:中脘穴、足三裡穴和豐隆穴。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每個穴位的位置與功效。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4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即:從心口窩到肚臍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窩到肚臍眼中央)。中脘穴屬于“任脈穴”,艾灸此穴有疏肝養胃、消食導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養顔、延緩衰老等作用。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5

2.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橫指(中指)處。坐位屈膝,取犢鼻穴,自犢鼻穴向下量4橫指(即3寸),按壓有酸脹感。足三裡穴歸屬足陽明胃經,艾灸此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6

3.豐隆穴

豐隆穴位于足外踝上8寸(大約在外膝眼與外踝尖的連線中點)處。豐隆穴歸屬“足陽明胃經穴”,艾灸此穴可排除體内濕熱,有化痰、減肥消脂等作用。

以上穴位,每天每個穴位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5分鐘左右,每周休息一天。有見好轉後,可以減少為一周3至4次,每次每穴20分鐘左右。平時注意保暖并進行适量的運動。穴位的艾灸順序應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時間,最後可艾灸足部湧泉穴,避免上火。

除濕下焦濕熱的穴位(濕熱重容易長痘痘)7

艾灸期間不應着風受涼,保持平和情緒。飯飽酒後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後毛孔舒張,故半小時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氣趁虛而入。艾灸一向講究循序漸進,無論是養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堅持。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每日按揉相應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醫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們國人共同去挖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