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的檢出率為20%~76%,而其中惡性腫瘤僅占7%~15%,如何将低發的甲狀腺癌從高發的甲狀腺結節中鑒别出來,讓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治,是臨床醫生工作的重點。
穿刺
選粗針還是細針
甲狀腺穿刺是術前鑒别甲狀腺結節良惡性很好的方法,它可分為粗針穿刺和細針穿刺兩種。
粗針穿刺 優點是可以獲取更多的甲狀腺組織,為更加準确的病理結果提供保障。但缺點是對甲狀腺正常組織損傷較大,出血或血腫等并發症的發生率也會升高,且對于較小的甲狀腺結節取材效果也不理想。
細針穿刺 具有創傷小、無痛苦、費用低、出報告快及可反複取樣等優點,被臨床醫生和患者廣泛接受,尤其是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技術,是目前極為敏感、有效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因良性結節誤診誤治給患者帶來的各種痛苦。
什麼情況
需要做甲狀腺穿刺
甲狀腺結節穿刺的适應證有以下幾個。
1.結節直徑>10毫米且超聲表現為實性低回聲。
2. 結節直徑雖<10毫米,但具有惡性超聲征象,如低回聲、邊界不規則、縱橫比>1、微小鈣化或結節内穿支血流等。
3. 結節直徑>10 毫米且伴有高風險病史,如多發性内分泌瘤病2型綜合征、頭頸部放射治療史、甲狀腺癌家族史、甲狀腺癌手術切除史或降鈣素水平升高。
4. 任意大小的甲狀腺結節,隻要超聲顯示頸部淋巴結轉移征象,均應進行甲狀腺結節穿刺。
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耐受甲狀腺結節穿刺,但有如下情況時一般不建議或應暫緩穿刺。
1.存在心功能不全、呼吸系統疾病等導緻患者不能平卧的情況。
2. 頻繁咳嗽、吞咽,不能保證一定時間的靜止狀态,或存在精神病史等任何不能配合的情況。
3. 凝血功能異常者。
4. 存在心肌梗死、腦卒中等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急症者。
5.甲狀腺穿刺部位的皮膚存在未被控制的感染者。
6. 囊性結節和甲狀腺核素顯像提示為高功能腺瘤的患者無需進行甲狀腺穿刺。
穿刺前
要做的準備
1.行甲狀腺超聲檢查,以明确甲狀腺結節的數量、大小和位置,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進行初步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細針穿刺。
2. 穿刺前需常規進行甲狀腺功能指标化驗,如三碘甲狀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促甲狀腺激素(TSH)等,進一步評估是否合并有甲狀腺功能異常。
3. 評估凝血功能,如果患者正服用華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時,要及時告知穿刺醫生,以選擇合适的時機穿刺,盡量降低出血的風險。
溫 馨 提 醒
很多患者擔心疼痛,會問甲狀腺細針穿刺前是否需要局部麻醉呢?答案是不需要。
穿刺後
注意事項
甲狀腺細針穿刺是目前較為安全、簡便的臨床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并發症可能。
患者穿刺後會有輕微、可忍受的疼痛,不過一般無需處理。雖然會有出血和血腫的風險,但是發生率較低,穿刺結束後患者按壓穿刺部位15~30分鐘即可,其臨床表現包括頸部疼痛、腫脹和瘀斑,嚴重時可能出現呼吸、發音和吞咽困難,但是非常罕見。氣管或食管損傷的風險就更小了,尤其是細針穿刺,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後果,損傷的組織會自愈。腫瘤針道種植(若在人為操作過程中,腫瘤細胞在針道裡留下來形成了新的腫瘤,就叫種植)更是極其罕見,即便發生,手術治療的效果較好,所以患者不用過度擔心。總之,如果穿刺後有明顯不适,要及時就診。
專家名片
謝壯麗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内分泌代謝科副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周五上午
從事内分泌代謝疾病診療近20年,在糖尿病的血糖管理及并發症診治、甲狀腺相關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結節等)、骨質疏松症、垂體、腎上腺、性腺等腺體疾病、血脂異常、電解質紊亂、鈣磷代謝紊亂等内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于進行性骨化性肌炎、骨纖維異常增殖症、進行性骨發育異常等罕見骨代謝疾病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網上預約挂号
專家門診
媒體 | 家庭用藥
圖 | 以上均為版權圖
文 | 内分泌代謝科
編輯 | 宣傳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