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慎寶
小雁塔是唐朝長安城中著名皇家寺院薦福寺的佛塔,有1300多年的曆史,是西安地區保持了初建時期原貌的唐代建築,是“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世界文化遺産。
羊年端午節,西安已是酷熱難當,趁幾個月的小孫女雨墨去河南亞武山避暑,難得清閑,我又攜夫人來英乘地鐵到小雁塔乘涼。走進北門,遠遠望去,見小雁塔被擁翠的古樹包圍着,松柏國槐像是給小雁塔周圍廣大的園區搭上了涼棚,濃蔭中透着綠意,酷暑中透着清涼。一隻隻黑色的大鳥高興地在枝間穿來穿去,不時聽到“啊、啊”的叫聲,叫聲高亢粗犷,穿過千年的高空,散發着濃郁的肅穆淡雅的味道。目光随着大鳥起落的地方,注視着枝葉間青瓦起脊的石碑牌坊,碑坊是青磚壘砌的,兩通古碑鑲嵌在中間,石碑的上面小瓦出檐起脊,像深宅大院裡的影壁牆那樣古樸壯觀。兩個碑坊之間、綠陰之下有一條磚鋪小道,這小道正北正南,穿門過洞,貫穿寺院内所有的古建築,成為小雁塔景區的一條南北中軸線。
從小道鑽進一個青磚發碹的拱洞,便可來到小雁塔的背面腳下,伫立在小道上,透過高大的樹隙仰面朝天仰望,佛塔頂天立地,拔地通天,有着壓倒一切的氣勢和威力。仰望,隻看到古塔似一尊方形立柱,卻看不到塔的層次級數。于是,我們從拱洞門一側沿着一個磚鋪的窄窄的台階,爬上拱洞門之上的二層閣樓,從閣樓匾額得知此閣樓叫“白衣閣”,白衣閣的拱洞磚砌平台之上,紅柱格窗頂起了小瓦青頂,飛檐挑角,黃銅風鈴在四個挑角上搖曳着,發出微微脆響。站在閣樓前廈下,南望小雁塔,小雁塔近在咫尺,盡收眼底。整個塔呈土黃色,像黃土畫派畫家描繪的黃土高原上的渾厚的黃土色調,顔色灰淡中泛着黃,每塊磚的邊沿都從黃中微微透出淡淡的青,有着曆史的滄桑感,好像有許許多多的曆史故事就暗藏在這一塊塊塔磚裡,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小雁塔共十三層,每層都是一個正台形,如同十三個台體垛起來一樣,邊角形成四條矗立的塔的邊線,在陽光折射下棱角分明。每層的上檐都是二十一層磚斜着垛成的出檐,出檐像塔的一條條腰帶緊緊地纏在塔身上,像給高塔打上十幾個鐵箍子,生怕磚塊垛起的塔子散落。從這些出檐上會感覺到塔身的層次美,也體味出精湛的建築技巧和建築藝術。每層都有一個拱形塔窗,上下十二個塔窗都在一條垂直線上,窗的上拱發碹的磚縫還清晰可見,每個拱窗像唐朝胖胖的仕女微微打開的扇面,靜止在曆史的畫面裡,記憶在曆史的時空中。最頂層的塔窗處朝天豁開一個朝天的“凹”字形豁口,沒有了塔尖,透過豁口可看到藍天上流動的白雲,飛翔的大鳥。這豁口見證着曆史風雲的變幻,見證着曆史的氣象萬千,是小雁塔獨有的缺憾。更為遺憾的是小雁塔每層的出檐沒有檐角,每層的四個檐角都被滄桑的曆史撕掉了,像刀砍斧劈的一樣,露着不願離去的塔身咬住的個個斷裂的磚塊,殘留着曆史的傷疤,仿佛還聽到曆經苦難而發出的微弱的呻吟聲。據說,塔頂的殘缺是緣于兩次相隔34年的地震,第一次地震把塔尖撕開了一個大大的裂縫,雖張口向天,似在祈求上天讓它合上那張着的大口,但沒有坍塌下來;第二次地震卻老天有眼,真的讓張着的大口閉上了,隻是留下塔頂那個永遠的缺陷,使威風凜凜的古塔失去了桂冠,成了秃頭寶塔。那塔上失去的缺角,是緣于戰火,是楊虎城将軍與敵作戰的見證。下得白衣閣,站在塔底順着一個個缺角望上去,還隐隐約約地看到一些鑽過的搶眼,戰火同樣不放過十三朝古都的城牆和古塔,這些軍人在守衛這些古建築的同時也毀掉了古建築當初的輝煌,留下了千古遺憾。
小雁塔坐落的磚砌高台上,有前後兩個登台的台階,台階接着南北中軸線上的磚鋪小道,從後台來到前台階,塔前台階兩側也矗立着兩座碑坊,形制色調與白衣閣後面的兩座碑坊一樣,點綴在塔的前面——塔台之下,塔與高台、台階、碑坊形成了錯落有緻的建築之美,更顯佛塔的出類拔萃。碑坊前,我駐足辨讀着青磚鑲嵌的石碑,小楷碑文記錄了《薦福寺來源》:“西安府永甯門外西南三裡許有寺,曰‘薦福’,本隋炀帝潘時舊宅,唐京城内開化坊之舊地也。至武後始,立為大獻福寺,度僧三百餘。。。。。。”此碑是吳堡縣知縣趙西撰文,清朝雍正十二年立修。碑的大緻内容記載了康熙丁巳年西安巡撫杭愛迎紫谷禅師駐錫薦福寺,其後紫谷禅師多化緣重修小雁塔基座,使薦福寺殿宇得到全部修繕。
由碑文得知,小雁塔始建于707年,初名薦福寺塔,明清時稱小雁塔。小雁塔為十五級密檐磚塔,因多次地震,塔頂墜毀,塔身出現裂縫,1965年國家按照原材料和原工藝對塔進行了整修,現高43.38米。方形塔台磚表土心,高3.2米,底邊長23.38米,下有地宮。塔身單壁中空,内壁有磚砌登塔蹬道,外輪廓呈現出自然圓和的卷殺曲線,每層疊澀出檐,二層以上南北均開有券窗。小雁塔與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座千尋塔造型結構一緻,是中國古代密檐方形磚塔的傑出代表,是古代建築瑰寶。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塔前向南對着一個過屋,後門與小雁塔前台階相對也在中軸線上。過屋磚牆起脊,幾級台階入門,門兩側有一幅金字對聯,上聯是“女皇賜禦寺”,下聯是“寶塔撐青穹”。進得過屋,可參觀文物展覽,一些石雕像和碑刻見證了薦福寺及其寶塔的曆史痕迹。讀着這些文物,使我對這裡的曆史有了進一步認識,不禁為之慨歎不已。
薦福寺比小雁塔建築年限尚早,始建于唐朝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當時掌握政權的皇太後武則天為去世的丈夫唐高宗李治追福,将其三子李顯在開化坊的英王府舊宅改為寺,初名“獻福寺”。天壽元年(690年),當上女皇的武則天将“獻福寺”改名“薦福寺”,并親書飛白體寺額——“敕賜薦福寺”。
薦福寺是長安三大佛經譯場之一,其他兩處是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和小寨的大興善寺,都建有大雄寶殿和藏經庫。唐僧西天取經歸來後,帝王倡導建設了規模宏大的長安譯場,高僧領銜、人才彙聚,當時唐僧唐玄奘住持慈恩寺、高僧義淨住持薦福寺,經過幾朝幾代高僧的修行翻譯,成果豐碩,今天佛教經典漢文《大藏經》大多數都譯自長安三大譯場。義淨撰有《南海寄歸内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書中叙述了他唐初時期赴印度求法途中的見聞,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珍貴史料。印度總理莫迪于今年訪問中國的首站就來到西安的慈恩寺、興善寺了解印度佛教文化傳入中國的曆史淵源。印度高僧金剛智于唐朝玄宗八年(720年)來到長安,開始住慈恩寺,不久移居薦福寺,建曼荼羅灌頂道場以度四衆。可見當時的薦福寺佛教文化鼎盛,吸引了中外衆多僧衆。薦福寺現在挂着日本僧人圓仁用毛筆書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記》,記載了開成元年(836年)親曆薦福寺供奉佛牙舍利盛會的情況。
提起薦福寺,就不能不提及義淨大師。義淨高僧是山東濟南人,七歲出家為僧,唐高宗鹹享元年(公元671年),經海路赴印度取經,公元695年回到河南洛陽,武則天親自迎接于洛陽上東門外。公元706年,唐中宗特請義淨進入薦福寺,住持佛經譯場。在薦福寺七年間,共譯出經、律、論等佛教經典31部106卷,是繼唐玄奘之後在佛經翻譯上取得成績最大者。公元713年,義淨圓寂于薦福寺,葬于長安延興門東陳張村。
薦福寺大雄寶殿坐落在小雁塔前,從雁塔前的過屋穿過,經過一個臘梅園,便到了大雄寶殿後門。春節前雪後,我和來英來薦福寺賞梅,金黃玉脂臘梅花不懼寒威,漸次綻放,簇錦凝霞,于群芳之中最早傳遞春之訊息,滿園散發着清爽的花香。大興善寺放生池旁也有兩株臘梅花,我們也去賞過。我不知道寺院裡為什麼要栽植臘梅花,但臘梅花那迎着風雪綻放的精神,或許對埋頭譯經的義淨高僧行修積德有激勵作用吧!也許義淨不畏逆境堅韌不拔的精神就取自這臘梅花吧!“漏廬鐘聲動”,“星稀鶴夢殘”,“巍然古塔聳”,“千載壯長安”。這是過屋出廈擎起的四條柱子上的隸書詩聯,還有“三秦之光”的匾額,這都是對義淨為佛教文化獻身精神的肯定和褒揚。
寶殿前後門與過屋前門相對,也連在寺院的中軸線上。後門對聯為高僧義淨所書,黑底金字,上聯是“已畢隻山本願誠難遇”,下聯是“終生持經振錫往神州”。寶殿正門上方懸挂著名書法家舒同所書的“大雄寶殿”匾額。大殿為廳房式出廈建築,飛檐挑角,雕梁畫棟,前廈紅漆木質門扇及窗扇通體充當大殿前牆,木格花棂通透明亮,出廈基礎之上立有四條黑柱,分别書有:“千年古刹自女皇開基走過風雨夏春秋,百代皇寺徒盛唐立業跨唐宗元明清;義淨弘願仰玄奘大德西度天竺求經典,孤帆劈浪慕那爛鹫領二十五載傳文明”。
大雄寶殿前辟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廣場左右兩側有兩個對稱的涼亭,有四座碑坊對稱矗立,碑坊之間生長着形态各異的唐槐,樹齡最長者達1300年,樹幹粗有雙人合抱,有的卧姿,如龍騰飛;有的兩枝淩空高架,似展翅雄鷹;有的樹幹中空可藏身,有的樹幹開洞可鑽人。株株古槐枝枝交叉相接,勾肩搭背,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給寺院增添了古穆莊嚴氣氛。穿行于綠陰廣場,有陰森清涼之感。
廣場南端的中軸線上,有一座閣樓,與進門時的白衣閣遙遙相對,也是雙檐拱門,飛檐挑角,雙檐之間懸挂着一塊金字黑匾,那就是武則天所書的“敕賜薦福寺”五個大字。這五個大字均為楷體,内涵豐富,書技老練,剛勁有力,彰顯着皇家霸氣。這個門樓也許是薦福寺的正陽門吧,左右分别有鐘樓相配,東邊挂着一個巨型鐵鐘,鐘高355公分,重9000公斤,鐘的大小和鐘紋仿鑄于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所鑄的古鐘。為寺院佛事報時達820多年。“雁塔晨鐘”成為關中八景之一。
一天,高僧義淨譯經至夜半三更還沒完成規定的篇幅。他抖擻精神又翻譯了一個多時辰總算完成了當天的譯述,但他已勞累不堪了,不覺伏案睡去。直至日上三竿方醒,誤了晨間的法事和功課。義淨悔恨自己貪睡誤事,又抱怨寺中無統一的起床信号,寺内二百多僧衆起休時辰不一,往往誤事;他更感到自己所剩的時間不多了,如果再把時辰消磨在睡夢中,那麼翻譯和著述的宏願便要付之東流,必須立即想辦法。恰在此時,鐘聲響了。原來是皇後聖駕光臨到寺東院的放生池去放魚鼈以積德。義淨的心中一動:“何不每日清晨擊鐘為号早早起床禮佛、譯經呢!”從此,每日清晨鐘聲震響,清脆悠揚,催人早起,勵人奮進。義淨更是聞聲即起,奮筆疾書,持之以恒,毫不偷閑怠慢。因為義淨惜時如金,勤奮譯著,因此他在薦福寺住的時間并不長卻翻譯了佛經五十六部,還寫出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後世研究中印及中、印尼的文化交流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噌嚨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迹聰蒼茫。”這首古詩描寫嘹亮的鐘聲在月亮欲落未落的拂曉,時光沖破黎明的霜露,使人們從殘夢中驚醒,振作奮起,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和學習。這首詩也是對義淨高僧惜時如金精神的贊頌。
如今,薦福寺千年鐘聲佛号不再,但小雁塔依然巍巍矗立,在人類認識史上作出了卓越貢獻的高僧大德永存,小雁塔那洋為中用的中國佛教文化寶庫不斷放射出燦爛的文明之光。
作者周慎寶,濟南鋼城區人,退休幹部,作家協會會員。
壹點号 遺忘時光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