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别人的信息跑滴滴?很諷刺,筆者體驗了三天滴滴司機,上瘾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用别人的信息跑滴滴?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很諷刺,筆者體驗了三天滴滴司機,上瘾了。
每天早上出車看到“點擊接單”這個選擇,我莫名地躁動,我希望點開的同時,就能接到一個10公裡以上的訂單。
但往往接到的都是距離我2公裡,送2公裡的起步訂單。
三天後我發現,網約車這個行業風險太大,與收入不成正比。
想要看透一個行業的本質,去親身實踐才能有最大的收獲。
抱着這種心态,我為了合規運營花了10多天備考拿到了駕駛員運輸證,并下血本租了輛營運性質的新能源汽車。
然後通過滴滴的視頻面試,并将車輛在滴滴備案後,我成為了杭州一個合規的滴滴司機。
第一天,跑了8個小時,流水200元。
8小時已經是我的極限,開網約車不同于開長途,長途隻需要在一條道上踩着油門,就是乏味了一點。但網約車則需要在城市裡穿梭,交通路況複雜,而且走走停停,接接送送特别考驗人的耐心。
最大的感觸是,不敢随便停車,上廁所十分困難。但諷刺的是,很多乘客會把上車地點設置在違停路段,車到了乘客還在家裡。
第二天,因為前一晚在家算了一筆賬,車租每天都要100多,然後充電又要50元,因為吃飯上廁所還付了10塊錢停車費,隻跑8小時等于倒貼。
所以我決定跑到400元流水就收車回家。
但現實總是打臉,首先是遇到乘客說我不認路罵罵咧咧,然後一個乘客讓我把車開到小區裡等,她半個小時以後才下樓,時間就是我的運營成本。
為了好評,我妥協。
但我最大的困難就是疲勞駕駛,10個小時的時候我的流水還停留在300出頭,但我的思維已經開始模糊,特别是在進入隧道那忽明忽暗的燈光讓我眼睛都閉了起來,一個激靈吓得我後背發涼。
最後我再次妥協,因為12個小時過去了,流水也才350元。
第三天,我不跑了!
因為我意識到自己再跑下去,會因為疲勞駕駛而沒命。
兩天的開滴滴經驗讓我認識到幾個滴滴存在的問題。
第一個訂單問題:高峰期的時候單量多,但特别堵,大多是起步訂單,平峰期的時候訂單很少,我選擇接特惠單。
第二個是抽成問題:按照滴滴的說法抽成是在20%左右,但事實上快車、拼車、特惠的抽成都不一樣。一個司機賺的錢,有三分之一租車,三分之一被抽傭,剩餘三分之一才算司機盈利,不公平。
第三個問題是滴滴終止疲勞駕駛隻依靠AI,治标不治本:車上安裝了“桔視記錄儀”,通過分析司機面部表情來提醒或強制休息,這是很雞肋的AI,因為疲勞駕駛的根本原因是司機想多賺點錢,而掙的錢三分之二都被平台拿走了,那想多掙錢隻能用時間去堆流水,隻有疲勞駕駛。
至于乘客倒不是什麼問題,畢竟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些人天生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三天的網約車體驗并不精彩,上車就壓抑,收車時腰疼,我本錢都沒賺回來就打退堂鼓,在這裡,感謝堅持運營的網約車司機,在一個腿都伸不直的空間裡為我們服務十幾個小時。
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