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2 10:01:00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高考“指揮棒”對于普通高中發展具有直接的調節與導向作用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探索實施“兩依據一參考”,開啟了恢複高考制度以來力度最大的新一輪高考改革截至目前,已有三輪14個省份試點新高考新高考帶來的創新變革,對于普通高中的職能、教學、評價與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新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普通高中如何應對新高考帶來的四重變革)1

新高考改革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高考“指揮棒”對于普通高中發展具有直接的調節與導向作用。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探索實施“兩依據一參考”,開啟了恢複高考制度以來力度最大的新一輪高考改革。截至目前,已有三輪14個省份試點新高考。新高考帶來的創新變革,對于普通高中的職能、教學、評價與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

職能變革:加強學生發展指導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增加學生選擇權”。但是,賦予學生選擇權并不等于學生真的能選、會選。在已開展試點的省份中,不會選、代替選、随大流、功利選是一些高中生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就此而言,如何确保學生真選、能選與會選,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發展面臨的首要挑戰。

如何落實學生選擇權,讓學生學會選擇,是一項關涉高中教育基本職能的關鍵性問題。多年以來,我國高中學校過多重視教學與管理職能,存在學生發展指導職能缺失的問題。直至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才在高中階段教育章節中明确提出“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指導”。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拓展學生發展指導職能,開展生涯規劃教育,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注重加強學生發展指導的全面性,積極開展對于高中生的理想、學業、生活、交友、升學、心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指導。當前,部分高中在開展學生發展指導工作中,存在“窄化”或“簡化”的問題,即将學生生涯規劃簡單等同于選學科、選專業、選高校,這表明高中尚沒有将學生發展指導上升到學校育人職能的高度來重視。其次要将生涯規劃教育納入高中三年的全程來安排。學校可以結合學年或學期任務安排,系統有序設置生涯教育的内容。如部分高中結合學期任務與學生發展特點,形成了高一“認識自我,規劃三年”、高二“學習體驗,職業規劃”、高三“總結收獲,未來展望”的生涯教育安排。再其次,指導學生選擇時要兼顧“喜歡的”“需要的”與“擅長的”,将自己的興趣、社會需要與個人特長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理性選擇考試科目。最後,學校要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真正感知與體驗現代職業和社會實踐,而不僅僅隻是在教室裡憑空想象。

教學變革:有序推進選課走班

新高考打破了文理分科模式,改革考試科目設置,讓考生根據報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納入高考成績。學生自主選科對高中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提出嚴峻挑戰,選課走班成為高中教學的新常态。

傳統的行政班教學,教師與學生在固定班級搭配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利于課堂教學的高效傳授,利于班集體的建設發展與活動開展。而選課走班教學,則依據學生選科情況把固定的行政班打散,學生在不同班級流動上課,為學生提供更多課程選擇。選課走班被寄予厚望,但在現實中依然遭遇諸多問題:走班走散了行政班,原來許多靠行政班推行的德育工作、團隊建設、集體活動受到影響,學生集體歸屬感被削弱;學生依據興趣選課走班,班内學生學習差異大,教師對學生全面了解變得更加困難;走班對課堂教學與課後輔導等教學常規帶來較大沖擊,學生作業如何收集、課後輔導如何開展等成為新問題。

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教學,是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學變革的重要趨勢。其一,高中要制定選課走班指南,規範學生選課流程與調換機制,讓學生的選課有規則、有流程。其二,向學生做好宣傳動員,在調研學生選課意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較為充分地了解高考政策與高校專業,分析學校的學科特點與師資力量,把握社會行業趨勢與職業特點,在結合自身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科學進行選課走班。其三,要努力提升走班教師的組班能力。在走班教學中,學科教師既承擔教學工作,也承擔班級管理職責。高中學校可以通過教師培訓、專題研讨、共享交流等方式,不斷提升學科教師的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引導任課教師基于學生相似的興趣愛好與選課傾向,構建基于學科興趣和學科文化為特征的教學或學習共同體,從而與行政班集體相互支持、相互輔助。其四,改造教學流程,改進課後輔導。走班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課上講授、學生課後作業,加以課後輔導的常規流程。在走班教學流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課前預習,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環節增強知識應用練習與診斷反饋,在課後化整為零,靈活利用時間增加小組或小班輔導。

評價變革:強化綜合素質培養

新高考創新提出了“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對于推進素質教育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2014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明确指出綜合素質評價要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意味着高中除了要加強學科知識教學外,更要通過課程與育人方式創新,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學以緻用,在實踐與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強化高中生綜合素質培養,是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的前提和基礎。就此而言,高中學校迫切需要以課程規劃為抓手,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首先,高中要以課程規劃為抓手,加強課程供給能力,開齊、開足、開好各級各類課程,為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高中要強化優勢課程,優化教學方式,凸顯學校育人特色,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高中可以基于自身曆史傳統與發展趨勢,基于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不斷強化學校的優勢與特色課程,一方面讓學生在特色課程與社會實踐中,不斷提升素質與能力;另一方面則利于學校不斷深化内涵發展,辦出品牌,推進高中多樣化辦學生态的形成。

再其次,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讓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内容可記錄。素質是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面對複雜問題時,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017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明确将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并列設置。高中要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積極統籌協調校内外課程資源,面向課外、面向實踐、面向綜合,通過精心規劃與科學實施,加強學生在日常生活、社會生活與自然生活中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不斷提升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着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别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高中隻有紮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才能成為有本之木、有水之源。

管理變革:以管理創新适應新高考

新高考改革涉及一系列理念創新、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對高中的基本職能、教學方式與評價内容産生了全方位影響。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如果不改變傳統的管理思路與方法,以不變應萬應注定是行不通的。

首先,要進一步落實高中辦學主體地位,構建适宜學生特色發展的管理機制。增加學生的選擇權,促進學生個性成長首先需要進一步落實保障高中辦學主體地位,盡量緩解政府對于學校管得太多、幹擾太多、激勵不夠、保障不夠等突出問題。高中學校能夠自主決策,自主安排教學計劃、自主運用教學方式、自主組織研訓活動、自主實施教學評價,才能因校制宜地構建适宜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課程、教研與管理體系,并通過學生發展指導、選課走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管理機制的優化與創新,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

其次,要強化高中師資與條件保障,加快學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中學校的軟硬件資源直接影響着新高考功能的發揮。選課走班與行政班教學相比,在師資、經費、教學空間等資源方面要求更高。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迫切需要政府部門進一步增強教師統籌協調與供給能力,緩解選課帶來的教師潮汐問題;不斷改善學校教學空間,适應選課走班要求;繼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适應選課走班需要;大力提升學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适應高中選課走班、學生指導與綜合素質評價帶來的複雜要求。

再其次,要加強高中與高校聯動,加強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成長。新高考改革是“教、考、招”聯動的系統工程。高中要積極邀請高校走進高中,讓學生走進高校,通過與高校的銜接互動,打破高校及專業的神秘感,讓學生能夠以平常心理性面對選課。高中還要積極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積極以學校為基地向家長、社會宣講新高考理念,引導家長與社會的價值認識,積極争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為高中發展與新高考改革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學校變革機制研究”(BHA19015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劉世清 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上海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曹金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KPLAD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