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前海的蛻變

深圳前海的蛻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2:20:05

這是一塊“依托香港”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平台。

這是一個“服務内地”的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高地。

這是一座“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1

2021年9月8日拍攝的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11年來,灘塗變新城,前海“一張白紙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

從14.92平方公裡,到120.56平方公裡,面積擴大8倍!随着《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公布,“特區中的特區”深圳前海站上新的曆史起點。這個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引擎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高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旗幟,以更加昂揚的姿态續寫改革史詩。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2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照片均由深圳前海管理局提供。

希望的熱土——不斷拓寬的深港“前海橋梁”,鋪就灣區合作坦途

姚震邦的信心更足了。

他是香港出生的“80後”,曾在香港數碼港、美國創業,2015年來到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創業,見證了一座新城拔地起。

“剛來前海時,地鐵還沒開通。”姚震邦說,這幾年地鐵已經通了4條,“前海速度”令人震撼。他創立的天空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為煤礦、電力等行業從業人員提供生命健康監測及工作管理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在前海發展迅速,公司已經獲得兩輪融資。

從一片灘塗到高樓林立,前海已累計實現226棟建築主體結構封頂,累計建成84條(段)市政道路。

引人注目的不僅是快速的基礎設施建設,前海的改革創新舉措,始終圍繞港資港企港人所需,推動深港深度合作。

港人生活更便利了——前海推出資費優惠的包含兩地号碼的電話卡,路面上噴塗“望左”“望右”,引入國際學校、醫院和香港餐廳。

港企進入更方便了——前海三分之一以上産業用地面向港企出讓,對符合條件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港人工作更容易了——前海創業社區和人才房優先配租給港澳人士,率先允許擁有香港執業資格專業人士直接執業,港人在繳納和提取住房公積金方面享受市民待遇,符合條件可享受15%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3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

到前海去!

新方向成為香港青年的新選擇、新機遇。

“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研究在前海合作區工作、居留的港澳和外籍人士參與前海區域治理途徑”……近期出台的《方案》為前海進一步推進深港合作指明了方向,也帶給香港青年更多信心。

入駐夢工場4年來,深圳百邁技術有限公司從7個人發展到一百多人。公司總裁助理羅元禮是“95後”香港青年,還曾是香港的公務員,選擇“下海”到前海,就是感受到“内地巨大的發展機遇”。“未來是科技的時代,創新的時代。”羅元禮說。

陳升、郭玮強、李德豪……一個又一個香港青年,實現了“前海夢”“中國夢”。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524家,其中香港團隊245家。截至目前,前海企業共吸引3652名香港籍人才。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4

前海石公園。

改革的高地——“特區中的特區”探路改革創新,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

企業登記“秒批”,企業開辦“一窗通”,外商投資“一口受理”平台……

11年來,前海累計推出645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制推廣65項。

人工智能港企深圳思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沈小勇說,令他印象深刻的改革節點是2018年3月,前海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在區内工作免辦《台港澳人員就業證》,為港澳青年來前海創新創業開拓了便利的流動渠道。同年,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範圍内取消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業許可事項。

互聯網與金融的創新,前海進行了有力探索。

當了20多年貨車司機的徐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成為第一個嘗試互聯網銀行貸款的人。

前海微衆銀行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民營銀行。截至2020年末,微衆銀行有效個人客戶數突破2.7億,“微粒貸”客戶約80%貸款客戶為大專及以下學曆,筆均貸款8000元,但可解燃眉之急。

如今,前海持牌金融機構累計達252家,形成跨境人民币貸款、跨境雙向發債等“六個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5

航拍前海。

“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産品和金融監管創新”“完善國際人才服務、創新基金、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鍊條配套支持措施”……方案為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擘畫了藍圖。

作為内地首家港資控股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16年的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展迅速,管理規模超50億元。

“我們的控股股東恒生銀行在境外與很多國際金融機構長期合作,增強了我們跨境業務的比較優勢。”恒生前海基金總經理劉宇說,恒生前海基金正在積極研究跨境理财通業務,力争進入首批産品名單。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同時指出,積極探索行政區和經濟區适度分離下的管理體制問題。

“相比較傳統的改變行政區劃推進改革,前海要探索行政區和經濟區适度分離下的新改革路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說,以前海探索為樣闆,可以逐步推廣至深圳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等,比如社會管理職能仍屬于行政區,經濟規劃發展等職能屬于經濟區,突破行政區域的隔閡,對全國來說意義重大。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6

2010年拍攝的前海(上)與2021年拍攝的前海(下)。

開放的未來——構建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方案指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彰顯。到2035年,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改革創新經驗得到廣泛推廣。

更加快速的國際人才、資本、貨币與信息流動,需要更完善的法治保障,加快建立接軌國際的規則和制度體系。

近年來,前海法院不斷推進适用域外法審理涉港商事案件機制建設,并明确域外法查明和适用機制,保障當事人用“自己熟悉的法律”處理商事糾紛的權利。

“目的是在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中消除制度或文化差異給當事人帶來的不安感,增加裁判透明度,提升前海司法公信力。”前海法院院長聞長智說。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7

航拍前海。

從事跨境商事糾紛解決工作超過20年的律師高峰說,自己所在的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代理的涉港商事案件适用香港法的訴求越來越多地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單在前海法院,我們就有12宗代理案件适用了香港法審理。”

——這是一座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持續深化的開放橋梁。前海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如開通“深港通-注冊易”“深澳通-注冊易”,實現港澳投資者足不出港澳辦理前海商事登記,已有43家港澳企業完成登記。

——這是一個對外開放業态“新勢力”孵化的夢工場。前海支持跨境供應鍊業務創新,通過“全球中心倉”等方式實現了貨物按狀态分類監管模式創新。深圳市東方嘉盛供應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李旭陽說,這為新業态企業大幅節省了倉儲和物流成本。

——這是一塊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與分工的全球重要“支點”。方案提出,支持在前海合作區以市場化方式發起成立國際性經濟、科技、标準、人才等組織;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粵港澳研究基地等。

大前海,大灣區。大機遇,大未來。

“前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海,更是中國的前海、世界的前海。”鄭永年說。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8

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

相關閱讀

更深改革·更大開放·更廣空間

香港青年熱議前海深改“擴區”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孫飛、趙瑞希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公布後,前海合作區将邁入新的發展征程。

“我舉雙手贊成‘擴區’,希望更多香港年輕人來内地、來前海工作。”香港青年李志峰1年前來到前海,擔任昇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該公司主要為智能制造企業提供聲學技術支持。

便利的商業環境、廣闊的市場前景,讓他信心滿滿。考慮到教育、醫療等因素,他暫時還是選擇讓家人留在香港,自己兩地跑。“受疫情影響,有幾個月沒回香港了。希望随着前海公共服務的提升,有更多港人來到前海工作,并在這裡紮根生活。”李志峰說。

方案指出,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區學習、工作、居留、生活、創業、就業等提供便利,如:支持港澳和國際高水平醫院在前海合作區設立機構、提供醫療服務;建立完善外籍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實施更開放的全球人才吸引和管理制度等。截至目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524家,其中香港團隊245家。前海企業共吸引3652名香港籍人才,如2015年在前海成立的深圳市前海手繪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有33名香港籍員工,占總部員工比重約三成。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0年8月正式獲批成立,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内地、面向世界”。11年來,落戶前海的港企超萬家,灘塗變新城,開發開放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如今,方案為前海這個“特區中的特區”更上一層樓,擘畫嶄新前景。“前海對于香港青年來說,是一個接觸高新科技産業的窗口。”“95後”香港青年、深圳百邁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羅元禮說,自己原在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了一段時間,感受到時代的“科技脈搏”,選擇北上來到前海,轉換賽道進入機器視覺領域。

方案指出,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粵港澳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科技合作管理體制,促進港澳和内地創新鍊對接聯通;聯合港澳探索有利于推進新技術新産業發展的法律規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創新;構建知識産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生态系統等。

“前海每一天都有新變化、新發展,在前海工作的每一天都很開心。”今年5月入職深圳市前海金融管理學院有限公司的香港青年孫淑萍說,作為香港青年,身處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對祖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在公司負責招聘等工作,最近溝通聯系了80個人,其中10多個都是香港人,他們都希望來前海工作。”孫淑萍說,前海發展日新月異,對香港青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深圳前海的蛻變(深圳前海從一張白紙)9

來源: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趙瑞希、孫飛)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趙小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