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文言倒裝句課堂實錄

文言倒裝句課堂實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2 18:40:58

文言倒裝句課堂實錄(高考古文四大倒裝句式總結)1

一、主謂倒裝

在感歎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歎或疑問語氣。

主謂倒裝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歎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 了”

二、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标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後,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a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麼” 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

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可譯為“有哪一樣”。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标志。

②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③用“之”或“是”把賓語提于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隻是賓語前置的标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喜愛蓮花”。 " 孔子雲:“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這裡的“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标志。

④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

⑤其他,表示強調。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

⑥特殊結構

用"之"、"是"将賓語提前。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個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 惟命是聽 (成語) 惟利是圖 (成語)

惟馬首是瞻 《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三、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定語一般在中心詞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語有時在中心詞的後面,這是為了使中心詞突出,或者為了使句子流暢順口。特點是用“者”煞尾,意為“的”,或用“之”做後置的标志。

(1)表數量定語的後置

數量詞做定語往往放在中心詞之後。例:坐桂公塘土圍中,騎數千過其門,幾落賊手死。(《指南錄後序》)——坐在桂公塘圍堤裡,數千敵騎從圍堤門口經過,差點兒落在敵人手裡死去。

(2)定語後置的标志

定語後置大多要借助于一定的結構助詞作為形式上的标志。主要格式如下:

①[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例: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蔺相如列傳》)——尋找可以出使秦國回報秦王的人。

例句中“可使報秦”做“人”的定語。 “者”是定語後置的标志。

②[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千裡馬,吃一頓可能吃盡一石粟。

③[中心詞+之+後置定語]例:帶長铗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佩帶着閃光的長劍啊,帶着高聳的切雲帽。

四、介賓結構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的介詞經常同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即它的賓語)結合,組成詞組,這個詞組叫“介詞結構”,也稱做“介賓詞組”或“介賓短語”。介詞結構後置有的書上把它稱為介賓短語後置。應該注意的是不能把它稱為狀語後置,因為這種結構有時做狀語,有時做補語。常見的格式如下:

(1)[乎……]介詞“乎”與後面的詞組成的介賓結構,隻能做補語。翻譯時,一般要提前做狀語,有的依舊做補語。例:悍吏之來吾鄉,叫嚣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強悍的差吏來到我們鄉下,在東西南北,呼号咆哮,橫沖直撞。

(2)[于……]由“于”字與後面的詞構成的介詞結構在文言文中最多,可以表示處所、比較、被動、對象等。

①表示比較。例:長于臣。(《鴻門宴》)——(項伯)比我(張良)大。

②表示處所。例: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複見将軍于此。(《鴻門宴》)——然而沒有料到能先入關攻破秦軍,有機會在這裡又見到将軍。

③表示被動。(參見被動句)例: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傳序》)——禍患常常是從微小的事情積累起來的,而智勇雙全的人也大多被自己溺愛的人所困厄。

④對象。例:趙氏求救于齊。(《觸龍說皇太後》)——趙國向齊國求救。

(3)[以……]介詞“以”帶賓語,一般做狀語,有的做補語。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孟子?梁惠王上》)——五畝的住宅,用桑樹種在它的周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